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培养发展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1

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培养发展对策

丁福安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415003

一、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培养发展现状

1991—2015年,由于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布点数的上升,专科招收数量也在增长。截至二零一五年,学校体学类本科专业的学生数量已超过了二十八万,随着培养规模的增加,已经较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体育运动专业人才的需要。据统计局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截止二零一八年末,全国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总产出)为26579亿元,共有体育产业从业人员四百四十三点九万人(不包含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从业人数)。按照历年来该项数据的8.百分之五的年均增长率,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四十六号文提出的到二零二五年中国体育产业实现总体规模五万亿元目标测算,到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预计将达到800万人,适应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从业人员数量缺口巨大。

二、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培养发展存在问题

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或者较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学校的教学安排对他们的求职、工作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这与上文所分析的"调查对象一半以上是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即将或者已经从事"体育教师"工作的结论保持了一致。但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体育经营与管理岗位的从业人员则认为在校期间对于"实习实训"重要性要大于"专业技能",而部门主管则把"创新创业"的教学安排放在首位。

超过60%的调查对象认为,我国体育专业学生求职、就业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实践能力不足",随着毕业年限的增加,体育行业的从业人员会比毕业生更倾向将求职、就业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归因到专业技能、信息渠道等多方面,但"实践能力不足"仍然是体育行业从业人员认为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中国目前的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设置,主要还停留在"专才"教育的培训模式上,教学设置比较简单,专业性强,但灵活性小,知识面窄,且缺乏整体性和时代感。部分教学内容复杂,更新速度缓慢,教辅资源短缺,教学方式陈旧,严重落后于运动科学的发展。表现为:一,学科基础课多以竞赛内容为主,少数民族传统运动、社区运动、健康运动等项目开展较少,婴幼儿运动、老年人运动等特定人群的运动项目开展更少之又少。第二,专业选修课覆盖范围狭小,忽略了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多样性与时代感,而相应选修课如体育休闲、文化娱乐、旅游、体育产业管理、体育营销等的建设也尚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三,公共基础课数量较小,对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涉足不够。其四,实践课程不足,第二课堂开展不丰富,缺乏新意,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培养发展对策建议

3.1定期制定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发展,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方面,必须要保持与时代发展的需要保持一致,以建立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将当今时代新的体育教育科学知识、理论融合到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创造力,这样学生的各项才能都获得了培养,就可以培育出综合性的体育运动人才。

3.2合理确定课程设置

在各院校中,学科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育专业中,学科设置上要自始至终坚持科学教育思想的引导,做到做人和做事相结合,并相应增加了教育类与社会人文类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人文素养。同时学生还应通过适当增加合理的选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3.3合理选定教学内容

内容的选择一定要与经济发展和科技相匹配,还应当反映时间精力。在确定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要充分的运用最现代化发展的教育手段,使教学效果大大地提高。并在此基础上面,运用最先进的模式,让学员能够更全面的了解、掌握教学知识,从而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