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工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工艺分析

周伟

13108219801216****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增多,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越来越重视。墙体作为建筑主体结构,在墙体砌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与整体工程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当前大部分建筑采用都是填充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墙体砌筑施工技术要点,并针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墙体的质量和安全。文中分析了墙体砌筑施工工艺,并进一步对墙体砌筑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体砌筑;填充墙;抹灰;混凝土;质量控制

  建筑墙体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关键的一项内容,当前墙体施工中多采用混凝土砌块,以此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由于砌块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基于混凝土自身的特性易出现变形和开裂等情况,因此在混凝土砌块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增强墙体的承载能力,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一、砌筑施工工艺流程

(一)选砖

砖块是砌体施工中主要的材料,因此做好砌体施工首先选好砖块,根据砖块烧制成分的不同,砖块可分为:页岩砖砖块、粉煤灰砖、水泥砖、加气混凝土砖等。根据烧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多空砖和实心砖、空心砖,这三种形式的砖块有各自的用途。随着烧制技术的发展,砖与瓷的结合烧制出了瓷砖,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建筑和室内装潢。其次砖块运抵建筑现场后,需对砖块充分进行浇水,以增大砖块的柔韧性及提高砖块质量。一般应该保证普通砖的含水率在10%~15%。

(二)砂石

砂石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决定着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在砖砌建筑中一般选用小颗粒砂石作为拌料,砂石的选取有天然开采和人工机械加工两种,但不管是哪种方式要求砂石干净,以增强混凝土的塑性,牢固凝结砌砖。

(三)水泥

以砖块砌筑的建筑,其水泥用量不大,但是质量必须过关,否则无法将钢筋砖块凝结在一起,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

(四)测量放线

在砖砌建筑中最主要的是测量放线,砖砌根据测量放线的结果进行砌筑墙体,因此测量放线程度决定了墙体砌筑的垂直性,如果墙体不垂直,则砖砌墙体就会受力不均,从而造成建筑坍塌现象。这是砌筑施工工艺中最大的病害。在测量放线中:①建筑地基放线,必须要求纵横地基放线水平、合理,地基宽度、大小一致;②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要求施工者边砌筑墙体边移动测量放线,也就是说测量贯穿于砖砌施工的整个过程,直到工程结束为止,所以测量放线对于砌筑施工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边砌筑边检查测量放线的正确性和垂直性,以保证墙体的垂直性。

(五)砖块排列

一般砌筑墙体的砖块大小是一致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只需将砖块在测量放线的范围内进行砌筑即可,施工中墙体按照一个砖块的宽度进行,一层砖块一层水泥砂浆,其次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0mm而且不应该小于8mm,也不能超过12mm。应该对砌体的转角处和连接处同时进行砌筑,严格禁止出现没有可靠措施的砌筑施工。

二、砌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一)测量放线不正确

由于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牵动砌筑线,造成砌筑线发生位移出现偏斜现象,误导施工者按照错误的砌线进行施工,这样整个砌体倾斜,墙体倾斜是无法支撑建筑重量的,其倒塌也在所难免,对测量放线没有进行固定和水平检查,造成砌线不稳容易发生偏移,水平检查不足则造成砖砌上下不平,整个建筑就会出现前仰或后仰现象。

(二)施工者技术不熟练

主要表现在对砖块的砌筑标准不够准确,对砌线掌握不准从而导致砌筑施工发生错误。其次对砖块表面混凝土的抹平厚度不一样,造成水平方向砖块砌筑不平。

(三)水泥砂浆搅拌质量不高

主要表现在:①水泥的质量不过关,造成水泥砂浆的塑性下降,从而无法将每一层每一个砖块凝固结实,导致砌筑建筑质量下降。②砂石含有大量的泥土,降低了水泥砂浆的凝结性能,泥土可以将灰层与砖块隔离开来,这样砂浆失去了凝结砖块的作用,造成砌筑施工失败。

(四)灰缝砂浆不饱满

水平灰缝砂浆疏松,不饱满或竖缝有空心缝的原因是由于砂浆用沙偏细、配合比不准、和易性、保水性差。竖缝过小或灌缝不实,表面擦缝形成空心缝;砌筑时铺灰过长,砂浆失水后松散等。预防措施可以采取配制砂浆,不宜采用细砂或含泥量过高的砂,配合比计量要准确,一般稠度控制在5~7cm,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砂浆应随拌随用,不准使用隔夜砂浆,水泥砂浆在初凝前用完,混合砂浆在4h内用完。混凝土空心砌块不宜过多浇水,但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在砌筑前1~2d浇水湿润,按气候情况控制好砌块湿度,砌筑时应保持湿润。灰缝要均匀,砌筑时应随砌随用原浆勒缝,应密实。铺灰不应过长,一般情况下铺灰长度不超过2块砌块的长度等。

三、砌筑施工优化措施

(一)控制测量放线

按照建筑工程规模的需要,做好地基测量放线,然后进行固定效验砌线,包括垂直程度、水平程度,保证地基测量放线准确,在砖块砌筑过程中效验砌线的垂直性和水平性,每砌一层砖块进行检查一次,层层检查直到砌筑完工为止,这样就能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性。

(二)提高施工者的砌筑技术

在砌筑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者做到手快眼齐,能准确判断和俯看砌体的垂直性和水平性,即使砌线是施工的标准,但是如果不能熟练操作砌筑工艺,那么即延误了施工又不能保证砌体的垂直性,从而容易造成墙体发生偏斜。所以施工者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对砌筑施工很重要。

(三)提高水泥砂浆搅拌质量

首先要求砂石干净,必要时用水清洗砂石冲去泥土,减少砂石的泥土含量。其次严格控制水泥的质量,对于过期的或者潮湿了的水泥禁止使用,而且对水泥要妥善保管。为了提高砂浆的搅拌质量,也可以在砂浆中加入掺和剂以降低水泥水化热,这样对于砌筑砖缝的砂浆不容易产生裂缝,提高了砖块砌筑的质量,避免转块灰缝裂缝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四)对灰缝砂浆不饱满的预防

(1)改善砂浆的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低等级砂浆(小于等于M2.5)必须使用混合砂浆,若使用混合砂浆确有困难,可掺微沫剂或掺水泥用量5%~10%的粉煤灰,达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目的。

(2)改进砌筑方法,不宜采用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砖法”。(3)严禁用干砖砌墙。冬季施工时初冬季节亦应将砖面适当湿润后再砌筑。对于按设计烈度九度设防的地震区,在严冬无法浇砖的情况下,不宜进行砌筑。

(五)做好构造柱、圈梁施工质量控制

构造柱、圈梁是砌筑建筑中的主体框架结构,一般用钢筋箍圈加钢筋做成构造柱、圈梁的框架,为了使构造柱、圈梁不变型,需用铁丝将钢筋箍圈与钢筋绑扎牢固,然后用竹胶板外围固定,在构造柱中四周需全部用竹胶板裹以便浇筑混凝土;圈梁则需将钢筋框架两侧和底部用竹胶板固定结实。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墙体结构是其主体结构部分,其对建筑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这也对墙体砌筑施工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墙体砌筑施工过程中,宜严格把控施工工艺,保证墙体施工质量,提高建筑整体的承载能力。墙体砌筑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宜针对每一道施工工艺严格把控,确保施工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保证墙体结构的稳固性,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海东,刘科辉.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1303.

[2]陈姗.现代建筑工程再生砖墙体砌筑工艺分析[J].四川建材,2019(07):83+85.

[3]宁鹏飞.浅析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施工[J].砖瓦世界,2019(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