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控量减负 ,创新增效—— "双减 "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

曾巧玲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中心小学 523000

摘要:在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这也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压力的主要原因来自教师布置的大量作业,这严重打击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教师认为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上这种教育观念是不正确的,这样会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疲惫感,还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学生的成长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国家颁布的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创新。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是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获得能力得提高。但是传统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一部分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作业,这样的作业并不能发挥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控制好作业时间和作业量,避免让学生陷入题海中。并且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成长。

一、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学生只有感受到快乐时,才能主动参与进来,在作业中也是如此,只有充满趣味性的作业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完成,这样学生就不会将作业当做任务,而是将作业当做自己学习的一部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小学生个性活跃的特性,因此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兴趣,在作业中添加兴趣元素,从而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1]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这一内容设计预习作业,比如可以让学生在周围找一些四边形的物体,并在作业本上写下来或者画下来都可以,然后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四边形物体,这样还可以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四边形的兴趣,促使学生快乐学习这部分知识,有效增强了课堂学习效果。

二、在作业中融入生活化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中,教师总是以传统的标准要求学生,所以在作业布置上也以练习题为主,很少给学生设计生活应用题,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比较差,也不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把课堂生活化纳入作业设计之中,培养学生处理具体问题的意识,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项拓展作业,比如学生需要连续统计自己三天的午餐,并根据统计的数据制作成条形图。通过这项作业,可以让学生感知生活和数学是相互联系的,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含义。

三、重视作业的差异化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减负增质,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设计观念。但是由于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同,如果教师布置统一的作业,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作业的差异化,分层布置作业,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2]

例如,在学习《2-6》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教师可以分别布置基础题、提升题和拓展题。比如基础题可以是462666da862460_html_e3e1c78db9a78532.gif 、562666da862460_html_e3e1c78db9a78532.gif ,提升题可以是()62666da862460_html_c0dbb151982c56d1.gif 、()62666da862460_html_97197f121da62190.gif 6=24,拓展题可以是262666da862460_html_2d665561227ca3dd.gif =()62666da862460_html_97197f121da62190.gif 6、562666da862460_html_97197f121da62190.gif 6-6=()62666da862460_html_97197f121da62190.gif 6。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学生的选择性更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这样既能为学生减轻负担,又能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成就感。

四、注重作业种类多样化

传统数学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而且作业的内容不够丰富,所以学生对作业没有兴趣,在写作业是需要教师和家长监督,比较被动。因此,教师需要注重作业种类多样化,让学生通过完成不同形式的作业,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口头形式的作业,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也可以布置绘画类作业,这样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比如学生需要在生活中找出存在的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含义;在学习完人民币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用人民币完成一次购物。通过这样操作性较强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提出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明确了小学生作业的合理时间,所以教师需要严格将作业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教师在减负的同时还要提高作业的质量,努力实现减负增质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主动完成作业,可以将作业和生活元素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作业的差异化和多样化,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嫌治.试论"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J].读与写:上旬,2022(6):3.

[2]程光华.巧设课堂创新思维培养兴趣——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课堂有效教学[J].新一代:理论版,2021(18):2.

[3]李劲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分析[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