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袁龙

身份证号码: 330211198110090012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不仅能保障工程建设组织有效开展施工建设,而且能够使组织管理规范化。然而,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着全过程管控制度不完善、建设成本体系亟待优化、工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制约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拳整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规范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引言

在我国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建筑行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为了能够实现行业的稳定发展,需要结合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等,积极改善和优化建筑施工模式,并采用先进的装配式结构,提高行业竞争优势。目前,在施工技术不断改进与创新的影响下,需要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关注与重视,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

1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具有一般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包括时间、成本和质量三大体系,这三大体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又具有其工程管理特性,需要统筹兼顾项目管理知识、施工专业技能、人力资源,均衡时间、成本、质量、安全四项指标,以此才能促进工期目标与计划的完美统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的目的是确定工程建设目标、明确建设工程内容和责任、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和交付。其意义在于能够增强控制力度,准确控制成本、工期和资源需求;能够制定出更高效且易落实的控制措施,细化权责分配制度;能够减少项目成员之间、相关方之间的摩擦,和谐沟通机制;能够合理规避风险,提高风险辨别意识,使风险分析有据可依。然而,我国很大一部分企业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时均存在着重实施轻计划,管理目标不均衡等问题,常常只注重管理指标中的某一个要素,忽视各目标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人才。因而,结合目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项目管理中的知识探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2.1钢混模块设计

与传统建筑结构不同的是,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较为简单,设计人员只需要按照功能空间分布进行空间钢混模块设计,从而实现异地浇筑后,将对应模块转运至现场进行拼接即可。该装配式别墅采用了大量的钢混模块,不同结构位置的钢混模块的参数也有着—定的差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大大缩短传统现场浇筑所需时间,同时,异地浇筑也能够保证结构质量的—致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问题,自行解决,避免了—体化浇筑带来的整体返工,有效降低了建筑施工的风险成本。

2.2规划成本体系管理

规划成本体系管理是确定如何估算、预算、管理、监督和控制项目成本的过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成本包括设计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建造成本,因此需要制定体系化管理方案,对成本进行体系化管理。应该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规划阶段的早期就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建立各成本管理过程的基本框架,以确保各过程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在进行成本估算时应考虑建设过程的全部资源,包括人工、材料、设备、服务、设施以及一些特殊成本种类。同时明确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重点事项,采用合理地工具精准识别成本风险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管理,并且根据项目章程、项目计划实施范围控制,严格把控施工范围控制、材料费用控制以及管理费用控制,避免范围蔓延造成的成本浪费。同时应当把强化工程人员成本控制理念纳入成本体系建设,明确各级工程人员的权力和责任,进行成本控制方面的绩效考核,制定相关奖惩措施,有效提升工程人员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时合理的进行成本规划管理,不仅能节约人力物力资源,而且有效地控制了成本,节约了资源。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重点内容。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需要对周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审核,尤其是水电以及消防等,并结合施工情况,保证施工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这些工作确认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通常情况下,主要会采用分层浇筑的形式,并对混凝土浇筑的厚度进行控制与管理,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将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浇筑的第一层处于初凝状态,而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从源头上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水平。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振捣。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振捣棒进行操作,保证其处于均匀振捣状态,提高混凝土浇筑表面的平整度,并为建筑工程后续施工提供有利条件。在实际振捣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插点间距进行合理地控制与管理,尽量避免漏振的情况,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而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处理好混凝土表面的泥浆,清除部分浮浆。可以通过长刮尺对其进行刮平处理,并用木抹子对其进行搓平压实。在混凝土初凝的时候,为了能够有效避免裂缝的出现,需要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做好二次处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效果。另外,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时做好对应的测温处理,并记录好相关数据信息,减少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

2.4规划全过程控制管理

全过程控制管理应包含资源分配、平衡竞争性需求、研究各种备选方法、管理知识领域之间的依赖关系。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时,根据施工设计以及管理计划,经过工程管理人员组织,采用会议的形式制定出全过程管理计划。合理的全过程控制管理能有效提升工程人员的生产意识,保障工程按期施工和交付。在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时应当:第一,使用自动化工具。项目工程人员需要整合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有必要采用自动化管理信息工具和系统,以此节约成本,例如采用BIM、VR、AR、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建立虚实的建筑信息模型,实现建筑项目全过程控制管理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第二,使用可视化管理工具。可视化管理工具便于整个团队直观地看到项目实时状态,促进知识转移,提高工程人员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采用BMI技术可以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可视化管理;第三,进行项目知识管理。工程人员的流动性大,不稳定性高,因此造成历史项目知识流失情况严重,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项目知识管理便于知识的积累和传递,防止知识的流失,有助于组织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发展。

结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装配式建筑依托其灵活的结构预制工艺,从而保证了主体结构之间能够通过节点进行拼接,并满足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性和稳固性等要求。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特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施工技术,解决装配式混凝土预制件之间的力传导问题,使之能够具备更强的抗震性和受力性。除此之外,装配式混凝土的结构特征与施工技术符合新时期我国在绿色节能建筑方面的相关要求,使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更加环保,推动了建筑行业的低碳改革。

参考文献

[1]冯军岗.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5):12-13.

[2]姜继红,潘奕瑾.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8(04):87-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