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儿肿瘤患者应用中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在小儿肿瘤患者应用中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干预

李明月

( 济南市儿童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在小儿肿瘤患者中,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我院实施静脉输液港护理的小儿肿瘤患者,本次研究共选择了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在选择的40例患者中,出现注射座囊皮肤破损被迫取出的患儿是2例,出现滴注液体不畅回抽无回血患儿要求取出的是2例,剩余36例继续使用。结论:对肿瘤患儿实施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措施,能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使反复穿刺的情况大幅度降低,尽可能减少了对患儿静脉的损伤,不会影响到日常的活动,便于开展药物治疗,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静脉输液港;患儿;肿瘤;护理



近年来我科收治的肿瘤患儿越来越多,对整个家庭产生严重的心理和家庭负担,多次反复的化疗药物或是静脉穿刺,都会对肿瘤患儿的身体和思想造成巨大的伤害。因为化疗药物大部分会刺激到静脉,所以采取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目前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该方式是埋植于皮下组织,将各种药物通过导管直接输送至中心静脉,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减少反复穿刺对患儿身心造成的伤害,改善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文就选择在我院实施静脉输液港护理的肿瘤患儿,本次研究共选择了40例作为研究对象。下面是详细的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就选择2017-2018年在我院实施静脉输液港护理的小儿肿瘤患者,本次研究共选择了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是26例,女性患儿是14例,最小年龄是2月,最大患儿年龄是10岁。其中,经过四次后注射座皮肤破损被迫取出的有2例。经过化疗之后第三次液体补偿的患儿有2例,剩余36例均完成整个过程的化疗。

1.2 植入方法

40例肿瘤患儿在手术的过程中,采取的是一次性经门静脉系统成功植入静脉输液港,注射座固定于胸前壁。

1.3 护理措施

1.3.1术前宣教: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系统,术前让患儿家属充分了解静脉输液港植入的方法、效果以及目的,对费用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充分说明。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甚至对孩子有一种溺爱的心理,这就需要让患儿及其家属充分了解,采取这一方式主要是因为与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尽可能降低对患儿机体的损伤,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尽可能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输液港植入方法主要是通过颈内静脉穿刺或是锁骨下静脉至上腔静脉,注射座一般放置在前胸壁。不影响外观及日常生活。

1.3.2术后使用前护理。(1)消毒方法:在进行穿刺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流程进行操作,以输液港为中心,先用酒精再用碘伏由内向外螺旋状消毒皮肤,消毒范围10cm*12cm(大于敷贴范围)3次。(2)碟翼针固定:左手固定底座,右手持碟翼针垂直刺入,成功穿刺之后,需要在碟翼针下方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垫上小纱布,再使用透明敷贴进行固定。

1.3.3使用期间的维护:在对患儿用药之前,一定要经过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经核对之后才能使用药物,以脉冲方式注入20 mL生理盐水,输液系统排气后连接开始输液。有配伍禁忌的药物用0.9%的生理盐水冲管,避免药物化学成分对导管造成堵塞的情况。长时间输液每6-8小时用20ml0.9%的生理盐水冲管一次。每次使用后用20 mL的0.9%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防止发生导管堵塞。治疗间歇期每4周冲管一次,每3-6月复查胸片一次。护理人员要不定时的进行检查,查看患儿注射部位是否出现松动、肿胀或是出现渗液的情况。

1.3.4使用后处理:每7天使用蝶翼针后给予拔出,或是疗程结束之后给予拔出。在拔针的时候,要使用食指和拇指固定住注射座体,使用安尔碘棉签消毒拔针部位,轻轻拔除使用方纱压迫止血。

1.3.5出院指导: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之后,护理人员要让患儿及其家属对注射座的皮肤状态实时进行观察,检查是否出现灼热、疼痛、肿胀或是发红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的防止对注射座部位的撞击,避免术侧肢体过度外展。尤其是对于患儿来说,因为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如果注射座出现瘀斑、疼痛或同侧上肢感觉异常的情况,要及时回院进行检查。

2 结果

在选择的40例患者中,出现注射座囊皮肤破损被迫取出的患儿是2例,出现滴注液体不畅回抽无回血患儿要求取出的是2例,剩余36例继续使用。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孩子们的健康问题,是所有家长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产前检查和儿童体检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目前的现状可以发现,护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家属及医院的责任之外,与护理人员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医院就医的时候,患儿家属的情绪比较焦虑,如果护理人员出现差错就非常容易引发护患纠纷。比如,在对肿瘤患儿进行治疗的时候,会经过化疗以及反复的静脉注射,对患儿的身体和生理是造成很大的伤害,这就比较容易引发纠纷。而对中就患儿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能够有效减少反复穿刺,减轻患儿的疼痛,弥补了PICC的不足。

此外,应用静脉输液港的方式,能够直接把药物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避免了刺激性强、高浓度的药物对患儿血管壁的损伤,确保顺利完成肿瘤术后化疗,相比较其他静脉通路来说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首先,在手术的过程中由医师完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防止PICC穿刺时对患儿造成的影响;其次,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留置时间长,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可以长时间使用;再次,维护间隔时间长,每4周时间维护1次;最后,感染率低,在本次选择的40例患儿中,出现感染的例数非常少。实际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关注导管是否出现堵塞等情况,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护理干预促使,在小儿肿瘤患者中,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患儿的生活质量有非常显著的提高,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今,梁琳,熊壮,等.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中心静脉置管效果的Mc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1);1158-1161.

[2]罗讳,石磊,江智霞,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2);1681-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