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

1 随威力 2 刘洪豪 3 邓通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普外科, 475000

摘要:目的: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肝胆外科患者4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镇痛药物使用率、对于本次治疗的满意度、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对照组患者对于治疗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同时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肝胆外科;应用

引言

胆结石、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发生原因十分复杂,与不良生活习惯、遗传、结石梗阻、嵌顿胆囊管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发冷、黄疸等症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手术是治疗胆囊炎的常见方法,常见手术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传统的开腹手术针对病情难以诊断、腹腔环境复杂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但因切口较大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而腹腔镜手术的伤口较小、但针对一些难以操作或腹腔环境复杂的患者则难以实现彻底的手术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肝胆外科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8-65岁,平均(46.5±3.2)岁;肝囊肿4例,胆总管结石10例,血管瘤3例,胆管癌3例。观察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0-68岁,平均(47.3±2.4)岁;肝囊肿5例,胆总管结石10例,血管瘤3例,胆管癌2例。比较两组患者如疾病类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麻醉后,在右上腹作反L切口,切口长度15-26cm,游离肝叶、阻断肝门血流,切除后,利用血管钳夹闭后,剪短、结扎,同时缝合、结扎、止血,探查、取石及引流等方法同研究组。

1.2.2研究组

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术式有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等。采用30°腹腔镜镜头、超声刀、血管夹、电子胆道镜、取石网篮及无菌导尿管等。根据患者结石或肿瘤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方案,以胆总管结石患者为例,术中全麻,气管插管,取头高脚低位,利用5或6孔法,在脐环下10mmTrocar放置腹腔镜,锁骨中线脐上3cm左右放置10mm与5mmTrocar,腋前线肋缘下置入5mm与5mmTrocar,其均为操作孔。游离肝脏、阻断肝血流、离断肝脏,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吻合胆肠,常规置管,处理切除标本。

1.3观察指标

运用计分法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0分:无腹胀、恶心呕吐、腹痛、嗳气以及腹泻等症状;1分:有轻微临床症状,但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无需服药;2分: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服药;3分:临床症状极为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需服药和修养。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疗效计算公式为:(治疗前计分-治疗后计分)/治疗前计分*100%,≥50%的为显效,20%-50%之间为有效,<20%的为无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其精神状态。SAS评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SDS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的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对照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对于本次治疗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传统的肝胆外科手术主要是开腹手术方式,开腹手术的创伤较大,针对肝胆疾病比较复杂、腹腔情况复杂、合并存在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效果较好。一直以来,开腹手术都是肝胆疾病外科手术的主要方法,但正因为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导致腹腔接触外界的时间太长,术后患者伤口愈合需要更长的时间。再加上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患者恢复较慢,而且腹腔手术后患者很长时间不能下床活动,因此预后时间更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肝胆外科的腹腔镜手术逐渐受到关注。腹腔镜手术方式借助腹腔镜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腹腔的情况。同时利用腹腔镜只需在腹腔中打孔操作,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再加上出血量少,患者身体状况不会受到较大影响,术后也能尽早下床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特点;术后,观察组患者总计发生2例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总计发生6例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显然说明,针对胆结石、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所消耗的时间短,且对患者的伤害小,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肝胆外科应用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减轻了患者身心负担,满足了其手术治疗需求,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临床上积极推广。但该研究仍存在不足,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日后应通过大样本、多中心及长随访研究,以此明确腹腔镜手术的远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鋆耀,姜海,喻志敏,等.完全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5(4):353-356.

[2]姚文.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5(1):119-121.

[3]闫君义.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