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高中通用技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刘丰顺

浦江县中山中学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设计的一般过程、结构、流程、系统、控制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入渗透我们的生活,体现一定的基础性,是一门引领全体高中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实践,引导学生积极理性地参与技术活动,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强化学生手脑并用和知行合一的课程。

关键词:通用技术;技术试验;教学策略;教学实施

引言

由于高中生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对技术学科的认知、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因素影响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以及整体教学效果,因此针对高中学生特点,笔者结合教学现状,积极探索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创设情境教学体验,吸引学生注意力

例如,《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是介绍技术的作用及其发展历程,其内容较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创设“未来的技术”主题,采用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去探究,通过小组辩论、组员抢辩、教师评价等环节丰富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挖掘技术的应用具有的两面性,侧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又如,《技术与设计2》“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首先让学生对控制系统的设计萌发兴趣,可以采用模拟情境方法:“当你上厕所遇到没有厕纸的时候怎么办?”学生各抒己见,有学生想到要设计一个提醒装置。全班就围绕着这个装置展开了思考和讨论,如这个装置用什么软件控制,控制系统又要如何设计,从而引入了这节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最终,经过几节课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共同设计一个利用Arduino程序和几个传感器来完成的装置。其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案是通过超声波模块检测到有厕纸,就让彩色灯模块亮温暖的黄色;通过超声模块检测到没有厕纸,就让彩色灯模块亮彩灯;另外一个超声波模块检测到有人靠近,则无源蜂鸣器模块同时发出嘀嘀的响声,提醒人注意。同时,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和液晶显示屏模块,展示有无纸、温度湿度值、请戴好口罩等信息。学生通过这个装置的设计研究与探讨,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高效地完成了本章的学习内容。

二、紧抓时代脉搏,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教材是知识的基础,通用技术教材内容丰富,融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蕴含了丰富的育人价值。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科技热点事件非常关注,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群体的改变实时调整、不断创新。我国各项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通用技术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例如:神舟十三号、港珠澳大桥、天问一号、大兴机场、复兴号等,教学过程中应挖掘科技热点事件与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通过经典的技术案例、技术试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宏大的技术工程。例如:港珠澳大桥是我国在自主创新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其设计蕴含了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四个概念的典型的技术思想和方法,是一个承载了通用技术学科大概念的设计项目。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包含路面、供电、监控、消防、抗震、通信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各具功能,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赖共同实现了港珠澳大桥的整体功能,通过对港珠澳大桥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系统、子系统的含义及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技术认同感,使学生对系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历时十四年,科研人员攻克了大量技术难题,通过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和建设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技术设计的复杂与艰辛,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形成,增强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还关注学生品格的塑造,在教学活动中推进德育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例如:通过水火箭设计科技实践活动普及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引导学生在水火箭设计过程中感受技术设计的魅力,激励学生探索浩瀚宇宙,努力建设航天强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例如:嫦娥五号成功登月并返航,带回月球上的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和岩石样本,我国与世界共享月球样品科学成果,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受用的良好的技术理性和个性品质。

三、开展项目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为了完成按压式延时水龙头的项目,学生在课前设计三个项目任务:首先,是校园节水活动,依据青岛市水资源情况和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提出更换按压式水龙头;其次,对按压式水龙头原理分析并进行试验;最后,对按压式延时水龙头进行试验,体会系统的特性。1.任务一。征集校园节水方案。学生通过自学、查阅资料的方式,设计不同的节水方案,不同的小组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有的做宣传画,加大宣传,提高节水意识;有的提出更换水龙头,解决水龙头没关或漏水而造成的浪费问题;有的提出应将洗手和洗拖把的水循环利用于厕所冲洗及绿化浇灌;还有的组提出,可以将雨水收集和利用起来。教师基于学生的设计方案及实际分组情况肯定学生:第一组,提高节水意识;第二组,更换水龙头解决问题,增强技术意识;第三组,体现一水多用的原理;第四组,收集雨水再利用。2.任务二。组装按压式延时水龙头。学生基于任务一中更换按压式延时水龙头,看懂产品的装配图并能够按图正确组装,在组装过程中,认真体会和领悟各部分的作用、价值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学生通过组装按压式延时水龙头的实践活动,从技术的角度知道系统的含义及基本构成。3.任务三。按压式延时水龙头试验。学生基于任务二,经历按压式延时水龙头延时试验,分析试验现象并从应用的角度归纳系统的基本特性,最终完成学科知识的理解、应用、迁移、创新。

四、自主合作探索,凸显技术试验的探究性

在《教学指导》一书中,明确指出技术试验是为满足人们需求的一种探索性实践活动,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深化知识、优化技术的重要环节。在该单元的技术试验中,学生分小组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试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学生应用技术试验可以探究技术原理和规律,形成科学的概念,如上述的三脚架稳定性试验。学生也可以探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桥梁结构的优化与改进,都充分体现出自主探究的整个历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技术探究的思想、掌握技术探究的方法,有效提升技术探究的能力。

结束语

通用技术课程倡导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形成,也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技术学习活动中技术经验的积累、设计的创新、技能的迁移等。教学实践表明,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有助于达成通用技术课程目标,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解决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构建所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通过项目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全面提升创新设计、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健军.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2):96-97.

[2]李静.高中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实践分析[J].求学,2021(44):37-38.

[3]李剑东.生活化教学资源在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的利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157-159.

[4]黄丽燕.高中通用技术生活化教学措施探究[J].新教育,2021(31):62.

[5]魏敬涛.“互联网+”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