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芸豆高产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5
/ 2

绿色芸豆高产栽培技术

贾进东

山东省宁阳县伏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绿色食品工程是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措施之一,“绿色、安全、营养、健康”成为食品发展趋势,抓好绿色蔬菜生产,对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增进人民健康,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都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绿色芸豆高产栽培技术是确保“菜篮子”质量安全,提高产量,保障供给,促进蔬菜优势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1. 主要技术集成

实现绿色芸豆的高产栽培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选择优良芸豆品种,推行工厂化育苗,搞好配方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才能促进芸豆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效。

1、优良芸豆品种选择。芸豆要高产,品种是关键,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结构和土壤情况,选择高产、优质、商品价值高的品种。

2、搞好工厂化育苗。通过浸种,催芽,点种于合理的营养面积以及严格的苗期管理等系列措施,从而提高芸豆种苗的质量,以降低农户个人育苗成本,同时便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芸豆产业化发展。

2.1蔬菜种子消毒,浸种。一般蔬菜种子用55-60℃的温水浸种,同时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时,浸种5-8小时。保证种子吸足水分。

2.2种子催芽。催芽室内温度保持20-25℃,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保持透气,避免烂种。

2.3培育壮苗技术。通过调整育苗期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一系列的技术应用,促使苗全苗壮。后期进行炼苗培育出优质的种苗,为高产打下好的基础。

3、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对种植芸豆的地块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芸豆的肥水需求情况,追施芸豆专用的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每亩追施10-15kg,也可随水浇施碳铵等肥料,坚持“小水勤浇”的原则,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促进芸豆生长。生长后期,喷施0.01%至0.03%钼酸铵或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延缓植株衰老,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4、加强病虫害防治。合理浇水防根部病害,根部菌核病、立枯病、炭疽病等会使芸豆根系变红且腐烂,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措施,防止病虫害发生。因而,管理上一定要严把肥水关。温度较低时,切莫大水浇灌,以防地温下降幅度过大而造成伤根或沤根。温度回升时,为确保芸豆大量开花结荚所需的营养,应加大肥料用量,可用生物菌肥配合化肥一起冲施,如可用海状元微生物菌肥混加免耕肥或硝酸钾等进行冲施。温度升高后,可适当加大用水用肥量,可用优质复合型冲施肥或优质硫酸钾复合肥25-30kg/亩进行冲施。花期棚温过高是造成芸豆落花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芸豆管理上应合理调控温度。根据芸豆的生物学特性,芸豆定植后的温度管理可分三段进行管理:开花前:控制棚温白天在23-28℃,初花期:可控制棚温白天在20-24℃,结荚期:可提高棚温,白天控制棚温在25-30℃,以利于果实和茎蔓的发育。芸豆烂荚主要是灰霉病侵染所致。管理上,在采用熏烟和喷药进行防治灰霉病的同时,还要及时拾去残花,切断灰霉病菌的传播渠道。

三、主要技术指标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生长势强、开花结荚期长、产量高、品质优、耐贮藏、好销售的日本江户川、绿龙、老来少等优良品种。

2、整地、施肥、起垄。每亩施优质圈肥1000kg或腐熟鸡粪7500kg,同时施饼肥200kg、磷酸二铵50Kg、三元复合肥50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撒匀后深翻整地。按大行距75cm、小行距50cm起垄、垄高20cm。

3、建造标准化育苗温室:温室坐北朝南,主要参数如下:脊高4.3m,后跨1.3m,前跨10m,无立柱,采光屋面参考南平均角度23.5°,后墙高3m,后尾面仰角46°。采取穴盘育苗,穴盘规格为72孔苗盘。大棚管理 棚内温度白天维持在20-25℃,高于27℃通风降温。下午大棚盖草苫的时间,以盖草苫后4小时,棚内气温不低于17℃为标准,使棚内夜间维持在15-17℃,凌晨短时最低气温不低于13℃。

4、工厂化育苗的关键环节:浸种、催芽用55℃的水浸种并不断搅拌,水温降至30℃浸种5-8小时;催芽室内温湿度管理:温度20-25℃,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采购育苗专用基质;苗期温度白天20-25℃,夜间13-15℃,地温18-20℃,防止徒长苗和老化苗的出现;移栽前进行炼苗,定植前一周左右,逐渐降低苗床温度,加大通风量以增强秧苗对栽培环境的适应能力。

5、整地、施肥、起垄 消除枯枝杂草,每亩施优质圈肥1000kg或腐熟鸡粪7500kg,同时施饼肥200kg、磷酸二铵50千克、三元复合肥50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撒匀后深翻整地。按大行距75cm、小行距50cm起垄、垄高20cm。 6、适期定值. 苗龄25天左右,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带土坨定植。每穴双株,穴距30cm-35cm。定植后用地膜覆盖小行距的两垄,浇足定植水。
7、适期追肥。结合浇第一次结荚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kg,之后每采收一茬,追施磷酯二铵或复合肥15kg。采收盛期加施两次磷酸二氢钾,每亩10kg。结荚期晴天上午增施CO2气肥。


8、防治病虫害。根腐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ml,7-10天后灌第2次,也可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或50%多菌灵600倍喷洒。细菌性疫病和细菌性晕疫病: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防治。灰霉病: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1000倍液防治。锈病:用15%粉锈宁粉剂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喷2-3次,病毒病:从初花期开始,每15天喷1次病毒A500倍液,并及时防治蚜虫。蚜虫:用灭杀毙4000倍液防治。白粉虱:用10%扑虱灵或21%灭螨猛1000倍液喷雾防治。

四、适时采收

选择豆荚生长均匀一致,结荚饱满,不弯曲,不畸形,光泽度好,即可采摘上市。

五、社会效益

绿色芸豆高产栽培技术,能改变农户传统种植习惯,淘汰一些产量不高的品种,改变农户个人育苗现状,实施统一标准化蔬菜育苗,解决好因农户个人育苗,造成的品种多、乱、杂及容易产生弱苗、种苗带菌等问题。推行先进的芸豆种植模式,搞好病虫害防治,制定统一的绿色芸豆种植规程,推广芸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在提高芸豆产量的同时,改善芸豆品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使绿色芸豆能够打入城市超市,真正成为居民餐桌上的绿色食品

六、生态效益:

绿色芸豆高产栽培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使发展高产、高效、生态、环保型现代农业变成现实,确保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