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现代化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现代化措施

黄尤腾

河池市金城江区自然资源局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绿化环境和健康的生活质量。因此,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相关概念被提上议事日程。林业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不仅可以增加我国森林覆盖率,而且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木材供应的充足性,为我国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资源。为了提高林业工程造林质量,加强管理,采取科学的控制措施,有必要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现代化;管理措施

引言

林业造林工程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造林管理是当前林业绿化工作中的重点。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把握不同林木的管理要点,切实提升林业造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工作中,务必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充分了解和掌握地区各方面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和科学性,确保林业树木健康生长,从而使其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最大化发挥。为此,应结合目前造林管理实况,提出现代化管理措施,促进林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重要意义

(1)切实发展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林业建设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林业局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林业局的管理人员对每个环节的要点都有所了解,尤其是在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上,应当科学选用方法,并且不断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2)促进林业工程可持续发展。在林业工程当中,促进持续发展首先要从播种入手。播种造林法是通过把挑选好了的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当中,这种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它的过程简单不复杂,不需要花时间去进行育苗的工序,节省了时间,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只用在大面积的地区中,而且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和调查,因为这种造林的方式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在后期的抚育管理上也会比较严格。

2 林业工程造林方法

2.1 人工播种造林法

这种造林方式比较原始,属于多种播种方式的统一,包括点播、播种、分块播种、条播等,具体播种形式需结合造林地的自然环境和林木种子类型确定,确保造林技术能够满足森林树种生长各方面的要求。在颗粒较小、数量较多的树木种子播种时,撒播方式效果比较好,种子播下后更容易泥土掩埋;在颗粒较大的树木种子播种时,可以采用穴播方式,缩短种子和外部环节的接触时间,提高发芽成活率。从人工播种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来看,可以充分结合树木种子特性进行科学播种,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成活率,在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区域比较适宜,而且也集中在经济性树苗的播种中,对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显著。

2.2 植苗造林法

苗木造林方法的使用需要以确保植物根系的完整性为基础,这样才能进行造林。这种方法造林效果相对稳定。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将培育的幼苗移植到造林区域。在种植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土地进行有效清理,要做好挖穴等基础工作,同时还要确保幼苗在移栽过程中的完整性,在种植时要将苗木的根系全部埋入地下。从起苗、运输到种植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保障树苗水分的充足性,避免树苗因缺水而死亡。另外,在对幼苗进行栽种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用水充分浸泡树苗根部,使其能够保存适量的水分。与此同时,要除去树苗的侧根,并将腐烂部分及带有病虫害的部分全部剪掉。在选择苗木时,需要专业的人员对造林区域的环境条件进行科学勘察,以便于选择合适的苗木进行种植。优点是植苗造林法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不高。

2.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技术一般主要用于珍稀树种的造林,林木价值较高。实际应用中,它是利用母体林木的枝条或根系进行二次培育的方式,在母体树木上选取健壮的枝条,插播到土壤中,这种造林形式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使新造林的树种尽可能的保持母体林木良好特性,具有操作性强、造林效果好的特点,但是这种造林技术的适用树种很少,不易大规模应用。

2.4 混交造林法

混交造林主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木组成的森林。根据树种的生长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合理布局,科学合理组合,既能提高森林生产力,又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和阳光。混合造林的方式对土地资源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如果树木没有得到合理分配,可能并不能达到混合造林预期的效果。混交林和单纯林相比,混交林整体的温度比较低,风速比较小,湿度比较大,出现火灾的情况比较少,在比较复杂的自然条件中混交林还能够有效地实现树种之间的平衡,保障了森林树种之间的稳定性。

3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现代化措施

3.1 科学建设林业生产基地

有关部门在管理森林生产时,需要提高树种选择的科学性和森林生产结构的合理性,以促进林业的长远发展。林业部门可以扩大林业的建设规模,借此提升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调整原有的树林结构,选择一些新的且达到林业生产标准要求的树木品种,将其与原有的树木合理地混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对珍贵林木基地进行合理划分,并结合林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及林业生产的规章制度,对整个林业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引进先进的技术,开展种子优化选育工作,为林业生产提供更多的品种,进一步提升营林生产工作质量与效率。

3.2 注重造林技术优化研究

目前,我们需要注意技术的引进。在林业工程方面,中国仍然注重人力,机械的引进仍然相对较少。所以,林业局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引进相关设备,实现机械化发展。对于相关设备的引进,要坚持经济适用的原则,而且还要根据当地造林需求,选取合适的设备,不能盲目选取。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不仅能够节省人力,还能促进机械化造林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保证造林项目的质量。造林技术的提高不仅仅体现在引入更加先进的设备,对于林业局而言,也需要不断对造林技术进行创新与研究,对此林业局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术团队,对造林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当前最为先进与常用的造林技术,从而分析是否引进新技术。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如林木种植前要经过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在项目开始之前,先做好造林规划,对造林的位置选取、土壤成分的分析、林木种植技术的选取、树木种类的搭配等,最后还要做好日常的管理维护工作,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注重绿色健康发展

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要在保证森林资源充足的前提下,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环保是贯穿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和内容。要确保林业资源的绿色、长远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了解林业资源增长最快的树种,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林业资源质量,为中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林业资源管理和林业造林是保障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地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防止森林资源的浪费,林业造林则是保障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对林业资源管理的监督,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实现森林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只有坚持科学管理和控制中国造林面积和技术的原则,才能为科学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造林工程,促进中国林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杭新.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花卉,2019(06):155-156.

[2] 霍秋英.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种子科技, 2019,37(08):99.

[3] 王志胜,黄永生.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探讨[J].中国绿色画报,20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