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提升农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对策 

刘胜民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三农场 河北 唐山 063203

摘要:农场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发挥出示范引导的功能,确保我国农业经济规范开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局面。为有效达成这一工作目标,需要农场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此提高农场职工的个人效能,使其能够以自身为节点扩大思想宣传范围,对更多的基层群众起到带动作用。如此才能够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与经济建设工作,带动农产生产效益提高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贡献作用。

关键词:农场;思想政治;发展建设;工作创新

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向着国际化方向靠拢。而农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基石部分,不仅在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建设理念上也被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以此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建更为理想的新型农村产业。为此农场单位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建设工作,确保其深入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指令,同时把握新时期农场升级转型工作重心,以此有效发挥群众力量,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目标。

一、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明实践活动与经济建设活动脱轨

文明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基层单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渠道,旨在通过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娱方式,来宣传正确的政治思想,以便于能够有效加强职工的代入感,并使其更好地吸收思政工作的宣传内涵。这样一种活动方式无疑可以更好地深入到职工群体当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职工的主体作用,进而实现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然而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基层单位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时却不免落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活动在主题选择、活动载体、实施方式上缺乏对职工群体特征的思考,同时也没有能够与农场日常经济建设活动融为一体。这样一来便导致了活动形式过于僵化,并且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度,自然无法有效唤起职工共鸣,同时也没有实现强化宣传效果的目的,从而导致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不仅人意[1]

(二)忽视基层党群部门的帮扶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群部门的重要属性,但却绝非是唯一属性。我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群众”作为宗旨,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需要以体现群众利益作为基本原则。而部分党群工作人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过于专注“教育”,但是却无意识的忽略了“服务”,使得思政工作与帮扶项目相互脱节,因此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引导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农场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以带动群众经济为核心,这一过程中农场职工既是自身的管理对象,同样也是单位的帮扶对象。而要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则需要加强职工对于“绿色经济”、“生态工程”、“低碳生产”等发展理念的理解,并把握国家政策的实施核心,如此才能够实现精准帮扶目标,并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基层党群工作人员来说,需要在解读政策的基础上,拿出更为直观、更为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落实思政工作的基本目标,并体现出基层部门的服务职能。

(三)需要进一步拓展思政工作队伍

在新时期背景下,农场基层党群部门作出很大变动调整。为了确保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农场单位需要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对人才资源充分利用,因此对于多个部门都采取了岗位兼职或机构合并制度,如此一来便是的基层思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增加,不仅要确保对员工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负责对外进行文化宣传或是科技展示工作,因此不免会导致对员工队伍群体中的热点敏感问题产生忽略,从而降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效率。针对这一现象,上级主管部门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及时补充更多人才力量来协助工作开展,以便于能够对农场职工起到更好的教育宣传作用。

二、提升农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对策

(一)定向设置文化主题,服务经济建设工作开展

文明实践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推动单位内部的思政政治宣传效率,同时增强工作效果,加深职工群体以及广大群众对国家政策指令的了解。然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其实质也是针对农场各项业务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确保农场生产行为的规范开展,以此直接带动生产效益的有效提升。因此对于党群部门来说,在设置活动开展主题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农场的发展理念深度结合在一起,以此放大活动开展的实际价值,除了加强职工的政策理解之外,更要解决其在工作当中面临的主要困惑,如此才能够有效带动农场经济发展,并全面提高其生产效益。

例如,农场党群部门可以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中提出的新型农村产业,为员工组建“秋收农趣”主题活动,将收割后的农作物秸秆捆扎在一起,在稻田中堆砌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如迷宫、稻草屋、电影人物等等(如图一),并邀请周边的居民群众一同参加。活动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可以深入解读以“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新型农村旅游产业结构,并融入一定的科技知识、环保知识讲解农作物残留的正确处置方法。如此不仅能够扩大宣传影像范围,同时还能够帮助职工明确农场单位地发展观念,确保其更好地执行农场管理制度。

626512ca8a8b2_html_a4ae42d1b47d29b2.png

图一、农田迷宫

(二)重点体现帮扶特色,提高区域群众生活水平

农场单位大多集中在一些农村地区,一是为了更好地整合土地资源;二是为了能够有效起到生产示范作用,使得农场经济不单纯只是为了创造更高生产效益,同时也能够进行教育宣传,并配合地方政府的扶贫工作取得理想成果。因此农场党群工作人员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职工群体或是周边群众的精准帮扶,了解其在生活生产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并主动从健康托底、经济补助等多个层面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扶贫工作。以此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并使群众增强对国家政治思想的认可程度[2]

例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可以联合乡镇政府干部一同到群众基层深入走访,了解当地的主要农作物种类以及生产过程中的障碍。然后基于农场的科技资源,选择高产量且抗旱、抗寒、抗病的新型农作物种类进行推广;或是主动宣传农业生产技术,帮助群众了解各类生物防治工程,以此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以此解决群众生产难题,并带动区域工作绩效的提高。

(三)联合高校教育力量,打造新型思政工程项目

针对当前农场政工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农场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借助“校企合作”契机,与地方高校力量或是政府部门进行合作,联手打造更加高端的思政工作队伍,并针对职工群体的主要特征打造系列思政工程项目,以此有效提高职工的思想建设工作。如此不仅能够避免农场思政工作出现思想与业务分割的现象,还可以配合农场发展需求来针对性提高员工思想认识。

例如,农场在开发智能化农业种植系统,可以采用与农业科技院校合作的方式来共同研发。而为了确保员工能够适应这一全新种植技术,并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党群工作人员可以先在农场设立小型示范基地,并与高校师生群体一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从产量、经济、节能、环保等多个层面为职工群体推广智能种植的生产优势,并结合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帮助职工看到这一种植模式的切实利益。如此不仅实现了思政宣传目标,同时也保证了能够切实结合农场发展目标取得实际利益。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以此为基础讨论了创新工作形式的具体途径,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带动我国农场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胜永. 新时期农垦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J]. 科学与财富,2021,13(2):55.

[2]兰玉彬,赵德楠,张彦斐,等. 生态无人农场模式探索及发展展望[J]. 农业工程学报,2021,37(9):312-327.

作者简介:刘胜民、男、1969年10月28日生、学历、本科、职务、职称、高级农经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