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3

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

叶国庆

浙江绿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衢州市 324000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的越发富足,城镇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园林景观的建设既能提高城市环境的美观性,又能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优化城市空气质量,使城镇周边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本文结合园林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特点,对当前景观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景观工程的整体艺术效果、保障后期的物业管理便利性和低成本运营,实现景观工程全周期的成本控制。

关键词:风景园林;硬质景观;施工技术

引言

在城市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无论是软质景观还是硬质景观施工,都要遵循城市的实际情况。在城市风景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植物景观是施工的重点对象和内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要素较多。如施工人员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植物配置,同时也要确保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生物性。将适合种植在阴面的植物种植在阴面区域,做好植物种植区域内的土壤酸碱度配比工作,避免因为酸碱度不合导致植物出现枯萎等现象。

1.园林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特点

(1)园林软质景观主要是借助人造材料实施外部景观创造,并以自然界中的水、植物等相关素材对园林景观进行打造。在植物景观构建过程中,得益于现有的丰富植物种类,为打造出具备地域特点的景观提供了可能。设计施工人员如果能观察总结当地的气候、土壤及植被特点,充分利用植物的高矮及株型、叶型叶色、花色果色等形态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就能体现出园林景观的季相变化特点,同时保证每个场地的植物景观各具特色,与其他景观要素有机结合,组成具有寓意的软质景观。水体景观的构建除了能够为植物提供水源、提高空气湿度外,还能烘托出植物的特色,如湖边种植垂柳、多花红千层等利于体现细枝飘逸特性等。水体景观要与整体园林景观相匹配,力求成为整个园林景观中的点睛之作,与植物景观相得益彰。软质景观除了具有天然材质上“软”的特点外,还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在设计施工中要充分预估其未来的发展态势。

(2)在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规划中,硬质景观多属于人工方式所打造的景观建筑,硬质景观不仅其外形结构比较坚硬,同时也不容易受到各类综合因素的影响。园林硬质景观主要是用人工材质塑造景观外形,这些景观元素在整个景观存续期间可以长期保持原有的景观面貌,设计目的属于服务于人的景观。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硬质景观的分布以及外形情况将其划分为点状、线状以及面状景观。就点状的景观为例,主要为公园内的凉亭、雕塑建筑等,点状硬质景观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线状的硬质景观则主要包括常见的石头园路、石头围栏以及石桥等,线状景观的主要作用为实现景观区域的有效连接。而面状的硬质景观通常都是用来产生造景效果的大型景观模块,常见的有雕塑墙、广场、景观楼、景观路等。

2.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2.1软质景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1植物景观问题

在软质景观施工中,常见问题有植物数量不足或过多、植物幼苗景观效果较差、植物品种选择错误及因植物移栽前定杆高度和骨架修剪不当导致植物形态杂乱无章等。设计人员往往注重整体的设计施工效果,而未能对植物自身的需求予以妥善考虑,没有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致使施工中发现所需要的乔灌木数量及植物种类与设计图纸的安排不相符。施工人员若严格按图施工,其结果可能会严重弱化整个景观施工效果。比较常见的设计施工缺陷有七类情况:①设计图纸的水平空间比例不当。如果在大的场地落地时效果不错,但如果在小地块落地则明显的比例不当、植物过密、品种太杂,并因缺少水平空间的纵深而间接导致在高度方向上的构建物与植物的视觉高度比例不当。②图纸的留白与现场的空间不匹配,未能给植物预留出若干年的生长空间,导致根不深、叶不茂、难抗风。③盲目追求乔木的大胸径,对大胸径苗木移栽后的根系和树冠的恢复能力明显认识不足。针对该情况,建议从规范上对苗木规格做出应用限制,一方面要控制进场苗木的规格上限,特别要限制大树、老树从农村搬入城市;另一方面要提倡从适当规格的中小苗开始种植,以便达成驯化目的,促成生长。比如,丛植和列植乔木胸径建议以8cm~10cm为原则,以不超过15cm为特例;孤植乔木以胸径不超过20cm为原则,以不超过25cm为特例,这样才有利于起苗、运输、种植和植物恢复。④要对进场苗木的育苗方式做出选择,某些地块需要限制高空压条苗的使用。高空压条苗无主根,根系生长弱,且生理年龄较大,很快进入开花结果的阶段,景观效果差。⑤种植环节中,乔木种植间距小于8m,未留足乔木在未来5年的生长空间以让植物经年生长呈现出预期的景观效果。在利益驱动下种得太多、太密是当前更为常见的景观和经济现象。⑥在树种选择时不重视非本土景观树种可能不适合在本地域大量种植的问题,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差异,在本地域难以达成原生地的景观效果。如樱花、水石榕、龙船花等并不适合在厦门地区大面积种植,但个别品种在小气候条件下的种植效果尚可。⑦施工技术人员未能按照生长习性合理选择植物,常常将喜阴性植物设计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将喜干旱的植物设计在潮湿的地方,使得在完工后植物长势越来越差,不但加大了后期的物业管理成本,还抬高了人工管理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安排植物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现场指导,根据生长习性对已经选择的植物进行适当调整,在提高成活率和景观效果的同时,为后续的物业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1.2水体景观问题

设计人员在设计水体景观时,只注重了水体景观的美观性,未能对水体景观的现场水质进行综合考虑,使得建成后的水体景观气味较差,不但不能达到整体美观效果,还会成为蚊虫的滋生地。这就要求设计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充分熟悉水源特点,并预估后期可能产生的问题,在现场施工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解决水质问题后再施工。而针对有些园林景观施工现场水质情况良好,但水量稀少无法满足施工设计图纸实际需求的情况,设计施工人员可以将原有水体景观进行修改,修建成阶梯状,这样既可以保证水体资源充足,又能保证水体景观符合园林景观的总体需求,即便在旱季水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足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保证园林景观场地的功能性。如果水体景观设计方案的水流走向与施工场地地形有明显差异,则不按图施工就会出现水往高处走的问题,按图施工则会导致改造地形的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人员应依照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调整水体景观线路,使水体景观顺势而走。水体景观在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常见不注水的问题,也需要在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探究该现象的成因,形成应有的基本预判和解决方案,对水体景观的照明、防滑、换水便利、阻隔设施的需要进行充分的安排。

2.2硬质景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2.1道路铺装问题

道路铺装作为施工中的重难点,许多施工人员未能意识到道路铺装的重要性,随意地进行道路施工,致使施工后与设计方案明显相异,严重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视觉效果,也影响道路铺装的实用性与便捷性。另外,施工过程中选择的铺装材料,与整体景观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不融合,给人一种较为唐突的视觉效果,降低了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针对这种情况,设计施工人员应对现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模拟和优化,力求铺装道路与整体艺术效果相统一,加强铺装道路的景观协调性。设计施工人员在特定位置应选用材料表面具有防滑功能、品质优异且美观度较高的铺装材料,以此为游人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公共绿地,尤其是公园的地面处应少用光面石材、瓷砖等,且当坡度大于8°时,人行通道应禁用光面材料。对于通道和广场位置树穴的围护,宜采用便于更换调整和扩张的材料来减弱人为踩踏,可优先采用塑料格栅、不锈钢格栅,还可以用10cm×20cm的小规格透水砖呈放射状铺设。道路和广场实施海绵城市理念,可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对植物生长成活、提高空气湿度、减少城镇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除了道路表面应用透水砖外,真正对透水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透水砖下垫层、基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法等因素。当前,无砂混凝土被普通配比混凝土所替代、砂垫层被砂浆垫层所替代的现象屡见不鲜,事实上已经严重弱化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效果。

2.2.2休闲设施问题

许多园林设计者在设计中未能重视休闲设施的实用性,也没有对基础设施进行设计创新,导致整体景观效果差强人意,缺少协调性,呈现在游人面前时易产生视觉疲劳。例如,设计人员对景观小品未能进行良好设计,无法让游客辨认出该项设计的使用方法,也无法呈现其人文特色、趣味性与独特性。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对风景小品进行整体规划时,应保证其与整体环境相融合,避免显得过于突兀。

3.园林景观施工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为了确保园林景观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设计施工人员应充分认识和尊重植物特性,争取做到所种植物能够一次性成活并达到预期种植效果。通常,最佳的植物种植季节为春季的3月~4月和秋季的9月~10月,其他季节种植植物时应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植物的成活率,降低苗木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材料费用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应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拓宽材料供货渠道,选择与质优价廉、信誉好的供应商合作,严格执行施工预算。施工材料人员则应对清单采购内容进行分析,批量购买的施工材料必须经过多名负责人员共同把关。执业检查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进行检验与核对,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后方能入库,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禁止入场,避免影响整体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景观工程中的机械费用虽然仅占7%左右,但对整个项目却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应按照工程特点选择机械设备,并根据机械的采购成本和持有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及合理选择机械设备的财务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依照施工流程开展作业,做好施工设备的协调工作,保证各项施工工种能够合理配合,以此提升施工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节约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在园林施工期间,施工监督管理人员应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确保整体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障园林景观施工质量。这样既能有效避免施工中的偷工减料行为,又能避免窝工、怠工,还能有效避免返工,强化落实企业施工成本的控制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对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应协同做到全流程管理,应对现有问题寻找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将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匹配融合,借以体现整个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为游人带来良好的视觉游览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在景观效果的构建和维持过程中,设计施工企业除了要做好成本控制、降低施工成本外,还要从维保的便利性、材料的通用性、规格材料的设计合理性等因素入手,为竣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景洲.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12).

[2]陈奕文.风景工程中园路面层硬质铺装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

[3]欧仁锦.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建材,2020(8).

[4]杨勇.关于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