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校本教研之体能研讨——运用“HIIT”提高初中生体能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体育校本教研之体能研讨——运用“ HIIT”提高初中生体能水平

吴开钻 林永暖

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510235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 510310

摘要:体育教师应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明确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以学校原有体育课程为基础,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采取多种措施创新体育教学,开展有效的学校体育校本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为此,笔者以体育校本教研之体能研讨——运用“HIIT”提高初中生体能水平为题,深入对体育校本教研进行研究,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

关键字 体育校本教研 HIIT 初中生体能

引言

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践应用,在实际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加强体育校本教研的研讨,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整体体育素养,并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整体体能。

一、初中体育校本教研所具有的重要内涵

1. 提升体育校本课程的教育能力

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体育教材的空间有限,很多文化要素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如果体育教育者单纯依赖教材,学习内容片面,对中学生的体育教育思考的形成和分化不利。体育教育工作者全面整合体育教育资源,构建符合学校教育特点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进行有效的体育校本教研,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从而提升自身教育能力。

2.创建体育校本特色课程的教研活动

当代中学的体育校本课程结构可以和当地的体育文化特征相结合。教师可以收集有兴趣性和教育功能的大众体育资源,有效地结合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教育,让学生了解民族和大众体育文化的特点,真正感受民族体育的魅力,积极地学习可以实践,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民族体育观念,还可以积极参加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传承,创建体育校本特色课程的教研活动。

3.提高学生的体能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积极运动态度,提高学生的体能,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体育教师积极开展有效的体育校本教研,建立切实可行的体育校本活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认识,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提高初中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以及整体体能。

二、HIIT应用的必要性

1.学生的身体状况差,学习强度不足

在现在信息快速增长的时代,大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电脑手机游戏,以及巨大的学习压力。时间一长,他们将会习惯坐着不动姿势不变。结果会导致身体机能衰退、肺活动减少、体力活动减少,以及肥胖青少年的数量增加。然而,在过去,学校体育的内容是独特的,这导致学生相对失去了改善心血管功能和锻炼各项体能的机会。目前,中学正在进行课程改革。“强化训练间隔”是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训练方法。如果我们抓住这一机会,将其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丰富初中体育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加强常规训练的效果相对较高

周期性高强度训练(HIIT)是指由多个运动项目组成的训练形式,其特点是运动强度高、时间间隔短、运动强度低或完全休息。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在20分钟内达到100%的体力消耗,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机能。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它更科学、更有针对性,在实践中节省时间并更有效。

据相关资料显示,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大影响。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能提高学生对学业的兴趣,让学生摆脱周期性运动带来的厌倦感,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生的200米成绩,从而为中学生体检项目打下基础。

通过对于国内学者对信息技术强化周期性训练方法的借鉴,可得出教学方法对改善学生身体状况和促进学生体育成绩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当下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积极提高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强化的周期性训练,满足要求,采取措施提高中学生的身体机能。

三、HIIT教学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1.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特点

在设计教学负荷时,考虑到个人身体素质和水平的巨大差异,中学生的运动强度通常不是很高。训练强度应定在中等水平,以改善身体状况,而不是对年轻学生造成身体伤害。此外,中学生都是青少年,由于身体发育不足,并不适合进行剧烈的无氧运动和重大器械的锻炼工具。因此,在制定课程时,应特别注意不要因为设计不当而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体育校本教研时务必排除安全隐患并进行安全与保护的教育。

2.教学设计与学生接受能力匹配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学习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学业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繁重,因此,学生很少有运动机会,造成学习新运动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为了中学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必须为学生设计清晰、力所能及、简单有效的体育锻炼项目。

四、案例分析

通过多层次抽样,探讨将周期性高强度训练(HIIT)引入中学生体育课程的可行性。

以我们学校84名自然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包括42名学生HIIT教学小组、42名学生传统教学小组。实验前后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对比研究。

实验前,各组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的指标P值均大于0.05,表明各组的体能水平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实验训练计划如下:

第1-4周课程安排:单个练习以下动作时需要坚持30秒,不同动作之间进行间歇练习时有15秒的间歇时间,每组之间拥有五分钟到十分钟的间歇时间且每节课程建议完成两组练习。(练习动作1.手深蹲、平板支撑、跳绳、仰卧举腿、实心球下砸、波比跳)

第5-8周的课程安排:由练习动作1.实心球深蹲、肘撑变手撑交替、跳绳、仰卧两头起、单侧腿支撑实心球下砸、波比跳组成。以上动作一个动作持续30秒,不同动作之间可间歇10秒时间。两组练习之间间隔5分钟,每节课由两组练习组成。

经过八周的实验训练后,HIIT教学组明显优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

五、结语

综上所述,HIIT学习策略适合现阶段培养中学生的体能,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运用有效的体育校本教研体能的研讨,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需求,较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体能,从而塑造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从而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

参考文献:

[1]侯秀花.“开放性”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王京京,张海峰.高强度间歇训练运动处方健身效果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3):246-254.

[3]徐金成,高璨.关于制定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的思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8,37(04):337-341.

[4]曹甍,全明辉,庄洁.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肥胖儿童身体成分和心血管功能影响的作用相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35):5732-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