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利用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利用综述

邓延颖

南宁市古今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人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防灾避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地球环境的持续恶化及社会的复杂变迁,各类灾害愈演愈烈,灾害治理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各国不断提高对防灾、应急避难等议题的重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类高频、大破坏力灾害事件的影响,政府、社会和学界对应急避难工作一直十分重视。此外,安全视角下的可持续街区理念认为应急避难场所构成了应急状态下的城市“街区”,是可持续街区的安全能力表征并提供了构建动力。基于此,对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利用综述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公园绿地;防灾公园

引言

为了提高市中心停车绿地的应急功能,还建议增加应急场所停车绿地的基础设施,如安装应急景观和定期维护应急场所。市中心的避难场所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设计师和相关政府人员共同努力,确保避难场所生活中的市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国内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应用实践

中国大陆地域辽阔,灾害种类繁多且频发,应急避难实践经验丰富,政策也一直在跟进,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2003年,应急管理体系简易,高度集权,单一部门应对单一灾害;第二阶段为2003年,“非典”事件推动中国始建一案三制现代应急管理体系,该体系历经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2013年雅安大地震,受到了反复检验。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2003年,也是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竣备年,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正式建成,其公园绿地承载了10种应急避难功能,光应急疏散区便多达39个。随后短短几年内,北京市新增了28处应急避难场所,为全国范例。成都、厦门、天津、南京、南宁、邢台、松原、威海、长春、营口等10余个城市也积极筹划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的中国应急管理部将全国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纳入统一体系,有利于全国各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的统筹规划和监管。

2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缓冲区法分析了三大避难场所和交通线路的资源。缓冲区分析是主要工具之一,可分为三种类型:点、线和面积。它主要用于识别特定地理对象的邻近性或影响,并确定其周围的特定带宽。伴随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缓冲分析在旅游相关资源、医疗设施和城市酒店等地理事物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然后使用不同半径下不同避难场所的缓冲区面积和重叠率计算分析空间格局。最后,结合避难场所的空间特点和城市发展需要,优化避难场所。

3利用提升措施

3.1防灾与救灾功能

相关研究基本集中在1995—2010年,当时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工作还刚刚起步,急需基础功能的列举及明晰各功能的用途。相关学者对阪神大地震等典型灾害事件进行灾后思考,并基于不同的避难行为类别总结避险行为特征从而提炼基础防灾救灾功能——重建和复兴的据点、阻隔传染病菌、战争避难地、减缓泥石流等,为未来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提供最基础的功能支撑。近年来,时代背景发生了诸多变革,如安全视角下可持续街区理念的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新时代对于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提出了更多功能需求,如弱势群体就地避难、安全教育、宠物专类场地等,然而该领域暂时缺乏及时的更新迭代及突破性进展。

3.2优化策略

根据各区收容所的资源分配和空间分布特点,结合各区的人口密度、土地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需求,并考虑到后来对收容所的规划需求和影响因素,广州市采用区际分化战略分为四个战略区:改造和改良区、补充和现代化区、配套建设区和集中配置区,以完善收容所的空间系统。

3.3应急供水系统可更加完善,更新排水系统

避难场所只设置一处紧急供水和供电设施是不符合建设中的实际需要的,避难场所生活区的排水系统也特别重要。每100人应至少设一个水龙头,每250人应至少设一处饮水处,保证饮用水3升/人·天。生活饮用水水质应达到GB 5749-2006规定的要求。公园内可利用现有自来水供水系统,平时可用于公园浇灌花草、打扫卫生等,紧急情况下可弥补饮用水、生活用水的不足。紧急情况下还可由供水车和园外运送进来的成品瓶装饮用水应急;在公园近各棚宿区的合适地点,可钻1-2口水井取水。公园可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经改造后形成应急排水系统。

3.4灾害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

平时交通高峰流量较大,灾害发生时很容易削弱各级道路交通的疏散能力。因此,应加强市中心的交通承载能力,注重与城市交通组织的联系,以社区道路为紧急救援通道,以省县道路为紧急疏散通道,按照“小道路密集道路”的概念加密分支网络,建设绿色、密集、舒适的城市交通系统;加强城市道路系统之间的交通联系,在市中心建设开放综合交通联系网,形成半径疏散管网,使道路网密度不少于8公里/平方公里,确保在一小时内控制居民进入避难场所的时间,顺利开展急救等应急措施,连接救护车中心和避难场所。我们应该加大规划力度,消除瓶颈。从“智能城市”的理念出发,推进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编织安全安全网,强化缓慢的交通导向设计,提高城市道路容量,将应急疏散功能融入步行范围,提高应急疏散效率,优化交通秩序,提高交通效率。

3.5规划导则及设计策略

2005年至今,随着中国逐渐开始实地规划设计并建造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场所,详细的规划导则及设计策略越发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最初是侧重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与城市绿地的链接关系、防灾绿地的布局原则等零散的切入点,但随着研究的积累,开始构建出系统性且操作性强的的完整公园式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并引入了灾前灾时灾后的时空观。随着学术理论的更新迭代,近年来该领域开始以平灾结合视角、韧性城市视角进行灾后评估,产生了跨界融合的效果。未来将更加注重完善大体系背景且钻研专项研究,尤其是前沿视角的研究。

3.6土地利用

避难场所对建筑用地有严格的要求,建筑费用复盖范围的去除和避难场所的服务能力因国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公园绿化带类型拥有最大的避难场所面积,采用“救灾与可持续储蓄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公园绿化带的自然条件、建设状况和周边环境,而学校和体育场馆舍则拥有复杂的土地许可和高昂的建设成本。中心城区的土地资源稀缺,周边城市地区的土地利用相对宽松,因此今后避难场所的补充区和集中分配区倾向于周边地区。

3.7增加应急消防和防火植物的种植

公园可种植防火植物,设置消防知识宣传栏,或设置展示厅展示火灾面罩、微型消防车等各种灭火设施和物资。其直观目的是让市民学习消防知识,同时这些消防设施也可以供使用,作为紧急消防点。

结束语

一般来说,避难场所的交通状况比较好。70%的避难场所资源分布在主要道路的500米缓冲区内,95%以上位于1500米缓冲区内,很少在缓冲区外。同时总结了人口分布、可到达性、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4个避难场所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最后,从空间分区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四个规划策略分区,即改造和改良分区、附加现代化分区、配套建设分区和集中配置分区,以促进和优化后期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文术.三亚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功能布局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0,42(03):171-174.

[2]王健仪,唐波,黄晓彤,陈妃梦,谢芳霞.公园绿地型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布局与疏散路径——以广州市南区公园为例[J].城乡建设,2019(11):50-53.

[3]任家仪.城市综合公园避震减灾功能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4]鲍小南.北京市城区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

[5]常盈盈.城市避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