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梁霜蕾

中外建华诚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区分公司 (身份证号码 :45273119881104****

摘要:时至今日,温饱不再是困扰社会群众的主要问题,自我国实现全面脱贫以来,民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环境愈发重视。而植物造景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方式之一,则要求相关设计人员能够根据当地民族特色,充分调研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从而在充分融合当地文化色彩的基础上,利用植物造景方式,打造出针对性强、艺术性高且符合当地民众审美的风景园林。同时,在保证园林整体设计合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植物造景的优势,提高风景园林的艺术氛围。

关键词:植物造景;风景园林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城市景观建设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这不仅是城市园林设计的机遇,同样也是挑战。在以往设计的园林景观中能够发现景观层次不分明,整体色彩不协调,植物种类单一等问题。由此可见,传统城市园林的设计方法已然不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倾向,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而将花境的概念引入至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丰富园林植物的种类,优化当前园林造景的成效。

1、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重要意义

在中国,园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存在,就像“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庭无石不贵,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一样,古人对于家中的风景有着极其严格的审美。苏州园林有一步一景、移步换景的评价,在《浮生六记》中,沈复和芸娘已经到了尚不能将房间按居住功能分配,却依然在有限的地方制作景观,院子中也有悠然景色。因此,对于安居乐业的中国人来说,保证居住地的舒适是一件很重要、很严谨的大事。而园林也是这样,会随着主人和气候的特点来装点修缮。相关设计人员通过对不同植物的设计搭配方式,充分发挥相关植物的体积、存活率、观赏性角度优势,以此发挥风景园林的观赏艺术价值,确保植物造景能够完美融合于风景园林之中,最终形成植物造景与风景园林的高度统一。另外,相关设计人员可采取一些当地著名的植物作为植物造景原材料,利用特殊植物打造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风景园林,拉近风景园林与广大群众的距离。植物造景能够对整个风景园林起到美化效果,并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设计师可通过改变植物造型,将植物造景运用于风景园林中,提升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

2、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文化品位

园林绿化造景需要符合当地文化特点,能够体现当地的文化。而大多数的园林造景设计较为简单,只为达到绿化目的,而忽视当地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的体现。另外,还有小部分设计追求新颖,以致于忽视文化展示,选择植物或者造景与当地文化不和谐。

2.2配置不合理

一些新修建的园林景观中,园林设计在整体性上有所欠缺,许多植物的种类没有区分和对比,种类单一,疏密程度并没有完全考虑到美学的欣赏,整体层次感较弱,景物重点突出不明显,植物之间的色彩、高低、硬叶林和阔叶林的搭配不够协调。在江南地区硬叶林的设计要注意搭配的合理性,在北方阔叶林和芭蕉难以成活,反而松柏一类比较合适,不同地方园林设计要有地区特色,标识性极强。同时不同植物有着独属于自己的色彩,合理运用植物本身的色彩,可以给人视觉上的刺激,在不同的空间布置彩叶植物,还能营造空间层次感,提升园林欣赏价值和艺术文化氛围。例如可以在文化景物边多培植桃李这样具有季节性的花树,既暗含了“桃李满天下”的意义,也使四季景色分明。而在高速公路两侧的植物景观,常用颜色鲜艳的紫叶小檗、美国红栌与绿色基。

3、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建筑物四周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物四周以花境的方式种植植物,可以有效降低压抑感,让人们的心理状态变好。在建筑物四周栽培植物时,植物的高度限制在建筑物窗台之下。即种植的植物不能超过窗台的高度,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的花境并非给建筑物内的人欣赏,而是给室外的人欣赏,植物过高会影响室内采光。在建筑物四周种植花卉时需要避开颜色过于鲜艳的花卉种类,选择一些看起来较为柔和的花卉,才能达到降低压迫感的目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建筑物的四周都需要设置花境,过于高耸的建筑物四周不需要种植植物,否则会让整个建筑物看起来不协调。

3.2园艺花卉和绿色植物养护

绿化园林是完成低碳环境保护定义的最重要方法,其主要基于绿色植物的碳消化吸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净化空气。根据园林绿化,可以制定一项有效的绿化科学研究总体计划,使各种绿色植物健康生长,并提高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因此,在选择绿色植物时,一般会选择具有高固碳能力的绿色植物,以创造出具有高固碳实际效果的低碳环保型园林绿化。在绿化时,通常都会考虑绿色园林对绿色植物的作用要求,并在不同区域种植必要的绿色植物,以突出绿色园林的关键特性。然而,在倡导低碳概念的过程中,碳固存功能通过在植物组成中融入低碳概念来有效改善整个植物群落,从而专注于不同植物的碳固存能力并形成互补优势,形成一个低碳园林。例如,常绿灌木的固碳能力比落叶乔木强。因此,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合理组成,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增加了固碳能力,使低碳概念得以充分应用

[1]

3.3工程和建筑园林

水在景观园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低碳水景有利于改善景观园林的整体实际效果。随着人们对植物吸水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水培方法。除了积极倡导低碳环保外,在建立水上园林时,不仅要考虑园林景观的清理作用,还必须考虑低碳环保特点。低碳、环保的海洋景观适合所有人的需求,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在水培设计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水培技术设计的主体。低碳环保须渗入水培设计中。一是在选择住所时,室内设计师应考虑使用纯天然的水资源和地貌,确保当地原材料安全,并努力降低能耗。二是在设计园林水景时,整体效果很重要,但是豪华园林景物的实际效果不应过分重视,并且应该避免多余的消耗。三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园林水景中灯光效果和歌曲实际效果,管理单位须对其进行合理操作,以减少用水量,减少能耗。四是合理准备水生植物。一方面,软化整个水培,提高整体观赏效果;另一方面,有效净化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质污染。总而言之,园林设计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设计出更美丽的低碳水景,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2]

结束语

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来说,植物造景是营造园林景观的重要环节。从生态的角度来说,在设计园林时,一定要遵循生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需求来进行设计。要准确把握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征,并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不断创新,和时代需求与项目的需求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相得益彰,又引人注意。设计优秀的园林环境,要求植物造景与园林自身环境的点、线、面三者有机结合,保证美观性,又有实用性。但是植物的自然生态需求是在这一切之上的存在。植物的种类繁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可以做到既“因地制宜”、又“色彩相宜”。选择适合的植物增加园林的设计美感,可提高园林观赏性,增加具有特殊观赏性的造景,例如山石水体提升园林风景的韵律美,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的观赏性需求,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植物造景则可以让整个园林都“活”起来,有了生命的痕迹,这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3]

参考文献:

[1]薛霞.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2020(35):23-24.DOI:10.15904/j.cnki.hnny.2020.35.017.

[2]袁敏.园林植物造景中花境的应用策略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0(12):58-59.

[3]李慧.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渗透[J].现代农业科技,2020(2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