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

李林

身份证号: 45212819850506****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土建工程建设提供了不容忽视的支持力量,正因如此,各界广泛关注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及其关键工序技术应用情况,然而,现阶段来看,土建工程关键工序施工质量的控制水平还有待提升,所以深入分析土建施工中关键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技术

引言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落实关键工序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控制措施,能够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监管制度,分清控制工序施工质量的主和次,将关键施工工序牢牢抓住,避免受各种因素影响施工质量,达到良好的预控效果。

1土建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借助对土建施工现场的有效管控,能够促使建筑企业得到更好的效益,相应的管理工作能够促使整体的施工进度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并且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对于施工的成本而言会起到一定程度的节约作用,由此促使效益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过去施工经验来看,假如没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控,那么便会给施工方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同时对于施工的有效进行会起到一定的影响。借助对施工现场的持续管控可以促使整体生产进行的更好,由于社会的持续发展,促使科学技术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相应的土建工程作业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进行要求。当前,在建筑企业方面协作化生产已然成为关注的重点,所以如果要达成高效的协作化生产,必须展开合理的管理。应该在企业内部构建出相应的管理机制,且要进行扎实的推行。强化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促使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持续强化,由于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便使得整体的竞争表现的更为激烈,所以建筑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好的竞争力,必须要打造优质工程,符合市场的现实需求。借助工程现场的有效管理能够很好的保障项目的整体质量,所以应该持续性的提升管理工作,如此能够促使建筑方获得更为强大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健康的成长。

2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

2.1严控测量放线质量技术

测量放线在土建施工关键工序中占据重要地位,一些施工人员容易忽视其重要性,所以,为了保证施工技术发挥出最佳效果,必须改变这种错误认识,严格控制测量放线工作,保证测量点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由于控制点发生问题引起设计图纸和现场坐标不一致的情况。此外,工作人员要保证控制点充足,最大限度提升设计坐标和控制点的一致性,按照施工要求严格管理控制点密度。在具体执行时,可从以下方面控制测量放线的施工质量。(1)控制沉降点的设置质量,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依据设计要求和规范确定沉降观测点具体位置与数目,沉降点设置方案由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2)详实记录观测信息,逐点核对观测成果,准确画出荷载、沉降量、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为施工人员及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3)勘测设计单位做好测量交底工作,交接记录包括交点桩、导线桩、水准基点等整理信息,妥善保护测量标志,常见的方式有浇筑水泥墩、砌砖墩等,避免发生桩位丢失情况,加剧费用成本且延误关键工序施工。

2.2深基坑技术

展开土建作业时,应该关注土方工程深基坑的有效把控,为防止基坑塌陷等问题的发生,应该强化相应的防护对策,从而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应该完成好土方工程的储存位置,处理好相应的准备作业,由此为后期工程的规范化进行做好扎实的准备。必须对施工位置展开预处理。在土建施工时,如果想较好的实现整体工程的施工品质,那么则是要确保不同的技术能够较好的实现配合,保持一致。当设施设备入场以后,相关的工程人员则是应该及时的展开检查,且要完成好相应的维护保养。应该对不同工程设施的具体安排有着深层次的掌握。

2.3地基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基础施工技术愈发多样化,注浆处理技术、灌注桩技术、静力压桩技术、预制桩技术都是现阶段建筑基础施工常用的施工技术。不同的基础施工技术,具有不同的应用优势、应用弊端以及条件要求,作为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必须要对这些常见的基础施工技术具有全面、深入地了解,熟知每种技术应用要点,从而确保的基础施工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最大限度保障基础施工的质量。以注浆处理施工技术为例,技术人员必须要明确以下技术控制要点。(1)灌注水泥浆的水灰比通常为1∶2;(2)水泥浆配比必须要符合基础施工设计规范,经检验水泥浆各项参数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后方可开展注浆施工;(3)注浆作业时,必须要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控制注浆速率,以此避免出现灌注空隙;(4)注浆完毕后,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水泥浆硬化后与基坑土体形成完整结构,以此提升建筑基础牢固度,为上部结构提供有力支撑。基坑支护是建筑基础施工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的技术控制项目。目前,我国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主要分为排桩支护和逆作法两种施工技术。在应用排桩支护技术时,应注重混凝土灌注桩支撑结构与基坑土层支撑结构的紧密结合,使之形成强大的支撑合力,从而增强基坑边坡的支护能力。在应用逆作法时,施工人员应在全面了解基坑土质、施工要点的基础上,在基坑周围预留钻孔位置,以减少基坑土体的负荷,提升边坡支护效果。

2.4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当今的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是一种常用且典型的土建施工技术。在通过该技术进行桩基础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桩位做好测试工作,以此来实现桩位的不断完善,让所有桩位都能够与桩基轴线上的定位点做到良好响应,并全面满足水准点设置过程中的其他要求。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测量仪器足够精确,并由专业的测量人员根据施工图纸中的相关标准来进行基准点位置的准确测量。同时,因为很多的内部与外部因素都会对施工现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为后续的施工带来很多的不确定问题,所以在具体施工之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以此来保障测量放线的准确性,避免放线位置误差对后续施工的不利影响。在完成了上述准备工作之后,便可进行护筒的埋设施工,此项施工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桩孔固定,只有确保桩孔固定的科学合理,才可以有效防止地表水进入桩孔中的情况,让塌孔问题得以以有效避免。在完成了桩孔固定和孔壁保护工作之后,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泥浆进行科学配比,以此来保障整体桩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成孔中,旋挖钻机需通过跳挖法进行施工,并做好钻孔清理工作。在钢筋笼安装中,应确保两节钢筋笼上下中心线顺直一致,再顺着桩孔将钢筋笼自然放下。混凝土灌注前,应做好孔底沉渣控制,并控制好孔底周围泥浆的密度、黏度和含砂率。灌浆施工中,一定要让护筒内部的泥浆面比地下水位高出1m的距离,如果水位涨落情况比较明显,则需要将泥浆面控制在水位上方1.5m以上的位置。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要进行严格把控。而确保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科学性与操作规范性,这是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建筑土建施工在混凝土施工、基础施工、钢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通过加强技术要点把控的方式予以有效应对,以此最大限度保障施工质量,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寒军.建筑土建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J].安徽建筑,2021,28(8):64-65.

[2]韦林.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1,7(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