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运用与实施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运用与实施要点

王浩

新疆克拉玛依市 834000新疆永升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在油田勘探中,井下作业属于重要技术,通过大修施工技术,有助于处理油田勘探与开采问题,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和讨论大修施工技术。由于我国对油田能源依赖度较高,所以在能源进口交易时,必须加大油田勘探开采力度。

关键词:井下作业;大修技术;实施要点

一、油田井下大修的原因

井下作业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保证油水井正常生产的技术手段。埋藏在地下千米或几千米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宝贵的地下资源。这些石油宝藏,是通过花费相当代价钻凿通地下油层通到地面的岩石通道开采出来的。而油、水井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不停顿地受到油气流的作用,使油井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逐渐老化,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故障,导致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甚至停产。因此,必须对出现问题与故障的油水井进行井下作业,使油水井恢复正常生产。油田开发中,由于油井的开放性,经常出现工具被卡和掉落工具等现象,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甚至造成油井生产中断。因此,坠落物打捞技术是最常用的大修技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和清理井周杂物,预防出现坠落物。当井内出现落物后,由于打捞工作的复杂性,应详细分析油田的实际情况,结合落物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打捞方案,选择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合适的打捞工具,以确保打捞工作的顺利完成。如遇断油管,在确定具体的情况位置后,使用反扣钻杆,对油管碎片进行打捞。油田生产长期磨损,未及时修复和更换,在作业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应及时对套管进行检查和修复。修理的方式是通过及时对有问题的部位和损坏的零件进行检查和处理,对变形的零件进行加固,用液压技术整理好套管的形状,对套管进行修复,保证套管的正常使用,以此来避免采油事故的发生。修复的过程中要根据套管损坏的程度,找出造成问题的关键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措施。

  1. 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的作用

  1. 通过应用大修施工技术,有助于增加经济效益。在当前发展中,该项技术与油田井下专业的适配度较高,能够提升开采效率与质量。比如,开展井下打捞作业时,可以有效清除井下沉淀物,确保井上作业的有效性,同时确保建设工期、此外,优化改进侧井技术,以免破坏井下结构,使油田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

  2. 通过应用大修施工技术,能够增加社会价值。大修技术可以消除勘探、开采作业的不良影响,同时能够对开采技术予以创新。因此,深入研究和开发大修技术,可以维护井下作业安全。基于技术角度出发,注重量化管理优化,以此提升人员专业性与积极性。油田企业也能够对自身战略部署进行调整,全面推动大修施工技术发展。

  3. 恢复产能、挖掘潜能。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由于开采潜能持续下降,因此必须开展大修工作,尽快恢复油井性能,提升产能。通过应用大修施工技术,可以维护油田生产高效性。

  4. 降低油田作业成本。在勘探、开采油井后,油气矿井埋藏深度持续极大,井内掉落物比较多,致使套管严重破损。当发生该类问题后,会加大安全隐患,致使油田开采作业中断,甚至会引发井喷事故。因此,合理应用大修施工技术,可以尽快恢复油井破坏结构,不仅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维护油井生产安全。

  1. 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运用

  1. 落物打捞技术。开展油田大修施工时,常见大修技术为落物打捞技术。然而在打捞工作实践,必须选择适宜的打捞技术,同时掌握技术要点,加强技术应用效果。第一,对井下情况予以分析,落实落物状态,优化设计打捞工具,以此确保下落物打捞效果、比如,破碎油管打捞操作时,应当遵循标准化要求,合理应用反扣钻杆,确保一次成功打捞出落物。从上述分析可知,开展打捞操作时,必须考虑到打捞方案实况,及时打捞出落物。根据不同的落物,所应用的打捞方案也不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打捞方案与措施,高效打捞技术加快修井进度,从而快速恢复油井产能。

  2. 破碎套管修复技术。当油井发生安全事故时,极易出现套管破碎问题,极大影响油田正常开采。因此,为了高效处理套管破碎问题,必须及时开展套管修复处理,合理选择井下修复技术。在油井大修施工中,为了修复好破损套管,应当联合整个套管破损程度,合理选用修复技术。比如,套管破损大于90mm,打开检修通道,在套管破碎区域安装示踪器,同时做好加固处理。通过引导作用,将示踪器引入到破损套管区域。采用此种井下维修方式,能够确保油井运营的安全性。当套管破损程度小于90mm时,则需借助专用防丢鱼套铣鞋,对套管直接更换,施工中,套铣鞋有拔引作用,套铣管有扶正作用,所以施工前要先用套铣鞋对端口上部进行套铣,才能保证套管损坏部位更好的修复。

  3. 侧钻技术。现阶段,多数河南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因此必须深入挖掘老油田开发潜力,以此提升油田开采效果。在大修施工期间,合理应用侧钻技术,可以有效处理和优化油田挖掘问题。在侧钻技术应用期间,由于技术复杂度高,因此需要应用大量仪器设备,比如无磁钻、螺杆钻。优化整合不同钻机仪器设备,可以显著提升应用效果。高度重视钻孔施工不良问题,优化完善设备组合体系,提升侧钻技术水平,使维修成本降到最低,同时可以提升大修施工效率。

四、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实施要点

在石油井的生产过程中,往往由于井下事故等原因,使油水井不能正常生产,特别是发生井下卡钻和井下落物后,将造成油水井的减产或停产,严重时使油水井报废。因此预防井下事故的发生,迅速处理井下事故,是保证油田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1. 分清井下事故类型。油水井大修主要包括井下事故处理、复杂落物打捞、套管修理、侧钻等。油水井大修作业施工复杂,难度大,操作技术要求高,再者,造成井下事故的原因很多,井下事故类型也很多。常发生的井下事故一般分为技术事故,井下卡钻事故和井下落物事故三大类。处理时,须查明事故的性质,弄清事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妥善处理。凡属工艺技术事故,是在工艺过程中发生的,可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预以处理,而井下卡钻事故和井下落物事故,是影响油、水井正常生产的主要井下事故。

  2. 做好井下大修准备工作。清楚的掌握井下事故的现状,弄清是哪一类事故,发生事故的时间、原因,是否进行过处理等。若处理的是井下落物事故,还要弄清落物的形状、大小、性质等。准确的选择处理事故的工具、设备。反复讨论制定施工方案,写出施工设计书。准备好施工用的工具、设备、材料等,进行施工人员的组织、分工等。严格按施工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施工中一定要谨慎,边摸索边干,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的录取工作。

  3. 建立完善的油水源检修质量监控管理体系。认真建立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做好工作考核,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非正常操作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正确的操作;油田开采过程中,要合理调整各种技术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监控体系,及时纠正人员的非正常作业,及时消除作业中的隐患,确保施工作业质量,为防止作业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提高作业效率,作业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质量监控管理标准及时弥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评价工作;及时考察相关人员的责任,以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石油大修技术直接影响采油进展和质量,为了促进油田上游行业的高效发展,我们必须重视油田大修技术的改进,这是提高油田开采作业水平的前提。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弥补方案,更好地促进整个矿区改造作业的顺利实施和提高。同时现有的套管技术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提高套管使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文建.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技术[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15):137-138.

  2. 苏志敏.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25):261-262.

  3. 刘宁.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18):176-177.

  4. 张鑫康.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意义[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09):3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