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和艺术化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和艺术化传承

1 林胜威 2 叶文彬

1 永康市威哥工艺品店 2 永康锡雕馆

摘要:关于生产性保护概念的学术讨论主要集中于对工业化、商业化和旅游业的警惕和判断,以及呼吁将传统技能回归到人民的日常需要。然而,现实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传统技艺的艺术传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是对生产性保护理念的补充和发展。以永康铜艺为例在当前的双重传承模式状态可以寻找其之所以转型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艺术化传承之可能。

关键词:永康铜艺;生产性保护; 艺术化传承

前言;

关于生产性保护的方法论集中于如何通过适当的生产经营行为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活语境,并提出了实施生产性保护的具体途径。在一些传统技术类“非遗产”项目的案例中,发现生产性保护往往伴随着遗产功能和价值向艺术审美的转变。虽然也有关于传统技术是否需要创新以及创新手段、尺度和底线的问题,但是这些遗产通过创新走向艺术化传承的现象是直接的,很少正面肯定的。在生产性保护的框架下承认传统艺术化的传承,实际上尊重这种“非遗”项目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关注传统技术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前景,有助于为生产性保护理念开辟新构想。本文以永康铜艺目前的双重传承模式为例,试图说明艺术化传承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和重要倾向。

1.永康传统打铜行业的艰难传承

永康市“五金之都”位于浙江省的中心。它的地形特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长期以来,由于土地的贫瘠,人们不得不依靠手工谋生,由此形成了永康悠久的手工传统,更造就了发达的现代五金产业。永康俗谚“千秧八陌,勿如手艺伴身”,“本事大做生意,本事小做手艺,无本事种田地”,正是这种传统的真实写照。

打铜是永康的主要手工艺品之一,“打铜打铁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的谚语,它生动地展示了永康铜匠和铁匠的进取心和重要性。过去,打铜的分工并不像现在这样详细。在打铜的同时,工匠们还回收废铜,将其熔化成铜水,或铸造成型,或冷却后锻造成铜板和铜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铜冶炼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社会化。铜匠可以直接购买五金厂家生产的规格严格的现成铜棒、铜板,打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近40年来,打铜工艺传统日渐式微,其威胁来自可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对手工日用铜器市 场的冲击;且打铜费时费力、收入微薄,不少铜匠陆续选择转行或赋闲;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人拥有更加多样化的就业方向,更不愿传承打铜的衣钵。总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以仙陵村为代表的永康传统打铜行业在传承上面临着艰难的处境。

2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与艺术化传承之可能

2.1生产性保护辨析的焦点和技艺的艺术化

传承生产性保护理念为传统技艺、传统艺术、传统医药加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思路和途径。《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对生产性保护的定义是:“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围绕这个理念的定义和在“无形遗产”保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生产率保护和“无形遗产”的产业化、商品化、观光化的差异成为学术界议论的焦点。

2.2生产性保护立足商业化过程

当一些传承者积极地与艺术消费市场相互作用,把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推向高雅的艺术品创作和生产时,我们考虑到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从传承者的主位的角度,灵活运用原生态和原真性的理念有必要慷慨地承认这种艺术化传承倾向的合理性。从旁观者的角度当然不干涉传承者的自主选择和行为。 在传统技艺和传统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许多工匠(包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继承人)在一定程度上被认定为不同行业层次的“艺术家和工匠”,这已经属于行业精英和艺术家的范畴,他们的作品往往被视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珍品。在人才培养方面,一些艺术学校或专业技术学校提供工艺美术等主要合作伙伴,培养具有较强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年轻实践者。他们可以尊重传统,同时具有反传统的创作良知。一些专业化、专业化的公司、工作室和研究机构也在探索和研究艺术品味,而不是仅仅关注人们的日常消费,这使得传统艺术行业的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实际上提供了对传统技艺进行艺术传承的可能性,这将是对生产保护理念的整合和发展。 如图

2021年9月 铜雕作品《牛转乾坤》荣获金华市第六届工艺美精品评审铜奖(制作:林胜威 设计:叶文彬)626359c5526db_html_38b226a3641bbfc4.jpg

2.3对艺术化传承的几点认识

2.3.1技艺创新和艺术化传承并不违背“核心传承”原则

传统技法的艺术转化必须与技法的创新相联系。生产性保护强调“核心传承”原则,即保护和传承核心技能和技术的真实性,坚持手工特征,将人的劳动、智慧和创造融入生产和产品中。然而,“原真性”或“真实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中的“真实性”的概念存在争议。由于个体从业者的差异,工艺将有不同的风格和创造,“所有非物质文化问题都必须在与自然、现实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产生、改变和创新,这注定是一个无限的运动。”它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流变性”特征。要将一种工艺转变为高水平的艺术,工艺和技术或多或少会有灵活性、创新和改进。如果传统能力最初所基于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遭到破坏,那么对能力的不变保护可能会损害其对环境的适应性,限制其转化过程和结果,并阻碍其传承和发展。

2.3.2文化根脉的挖掘与守护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文化的生成发展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文化与环境密不可分,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文化特征不同,相互影响、相互激发,传统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传承和发展依赖于土壤“环境和条件将给艺术带来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并从根本上决定它与其他地方类似项目和现代产业的区别。从区域比较的角度来看,铜加工技术并不是永康独有的,但对永康来说,它曾经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存在。它是当地白宫文化和五金文化的象征,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铜艺术的特殊意义。市场上的铜工艺品种类繁多,也有大量复杂华丽、机械化程度高、现代化程度高的产品。我们感觉不到手工艺品的温度,也感觉不到这些工业产品创造出的天才。同时,由于缺乏人文环境的滋养和支撑,缺乏深层次的文化表达。

2.3.3传统技艺生活取向和艺术取向的选择与融合

生产性保护旨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为传承和发展寻找生活水源,这也是学者们在生产性保护问题上达成的共识。人们的日常需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基础。从坚持工艺和基础技术的前提出发,改变创作方式和产品风格,寻求和适应新的艺术和装饰作品的消费需求,在公司、工作室培养专业人才,研究机构和学校是保持铜艺术生命力的必然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生活的改善以及消费者习惯和观点的更新也导致了生活审美观念的推广。日常生活美学和艺术生活美学的两大趋势正在消解生活与艺术的界限。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希望在生活的质量和细节中体验和享受美。传统技艺以其精湛的工匠精神和绿色、自然、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现代设计相结合,生产出具有审美功能和日常实践的工艺和日用品,使其充分融入生活,这不仅是人们审美和实践需求的呼应,但这也是振兴竞争力的正确含义。

结语

传统艺术生活实用的方向性和艺术审美的方向性可以在生产性保护中实现共存或融合,关键在于传承主体如何定位自身,以及如何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结语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传统的永康铜艺的生产和传承难以维持。在传统艺术的生产性保护理念的讨论中,其焦点在于对“非遗”产业化、商品化、观光化的警戒和评价,相关研究也从这个角度评价了生产性保护的得失。总结和提供合理的实践经验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尹锋超,刘小庆. 咸阳市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 武夷学院学报,2017,36(10):61-66.

[2] 王友文. 大同手工铜器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延续之初探[J]. 天工,2016(4):136-137.

[3] 雷杰麟,敖秀鹃. 云南会泽传统斑铜技艺的传承与开发之我见[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8):116-117.

[4] 陈燕琳. 适者生存——云南鹤庆新华村白族银铜手工技艺的生存特征[J]. 装饰,2016(12):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