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

王瑛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摘要: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升级,不仅需要教师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观点,还需要在课堂上不断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基于学生自身的条件和要求,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并由此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本文将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展开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初中数学学科已经不仅是一门学校的主科,其教育意义对于初中生而言至关重要。作业与课堂也是一对孪生姐妹,学生需要通过作业的过程去复习和巩固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而教师则需要通过作业完成的质量去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从而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中进行调整和优化。因此,本文将对当前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含义与重要性

学生,需要通过作业的过程去完善自己,巩固知识,因此,科学有效的数学作业,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初中数学作业也是如此,教师需要对初中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课本知识点也应该进行深度解读,并且将其转变为趣味化的方式呈现到学生面前,包括作业设计也是如此,教师只要让作业包含趣味性,对于初中生而言,很难对作业产生排斥和厌恶,与此同时,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也被有效激发出来。另外,教师还需要对作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善,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去领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最终让学生产生足够的自主性,对数学知识进行渴求。

二、传统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数学学科的知识点比较松散和抽象,特别是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由小学向初中进行转变的过程是痛苦的,初中生的年龄段又正好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因为不良的情绪导致叛逆的行为,因此,如果学生每天都需要对数学知识进行大量的刷题练习,就极易陷入抵触的情绪之中,并且,教师如果并未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就会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心理“畸形”状态下产生对数学学科的抵触。再者,传统的数学作业并不具备多元性的特点,往往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比较陈旧呆板的形式,学生对同类型的习题进行反复的练习,很容易丧失灵活性,甚至对数学知识点也不会进行自我思考,因此,这样的传统作业对于学生的兴趣是很难激发的,也是传统作业最大的弊端。最后,数学作业的设计也需要不断优化内容,因为题海战术的传统作业会让学生大量地重复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不具备足够的针对性,而整个班级的学生都会使用同样的作业内容,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加剧,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毫无益处。

三、提高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途径

第一,作业的数量适度,应该循序渐进。初中生原本就需要承担较为繁重的课业压力,不同的学科都需要学生不断吸收和巩固,因此,学生如果在数学学科占用大量的时间,其他学科的薄弱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步呈现,并且,长时间的其他学科薄弱也会反过来对数学学科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合理的数学作业数量对于初中生而言,并非是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不重视,而是更好的训练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达到“做一题,同一类”的作业目的;第二,作业的分层模式,注重其灵活性。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对作业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自己层次应该掌握的内容和知识,才是当前数学教育最应该革新的部分,因为数学的学习其本质是一种思维的养成,如果学生都统一“吃大锅饭”,就很难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激发;第三,尊重学生的特性,保持其趣味性。初中生虽然很多学生已经是半大的“成年人”,但其心理状态还不能与成年人匹敌,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依然对趣味性的食物充满好奇。教师需要尊重初中生的这个特征,对作业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并使用更丰富多彩的方式去呈现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去解决问题。另外,教师需要注意一点,对于每一天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和评估,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正确,避免出现偏差,从而更有效地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此同时,教师对每一名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切不可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就区别对待学习成绩薄弱的学生,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是有潜力的,即使在初期可能会比较薄弱,但经过努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可能达成较高的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切不可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对某一个层次的设计进行敷衍,认真思考、勇于改革,不断完善自身,最终获得作业设计的最佳方法,让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学习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想要让学生在作业设计中拥有更多的趣味和兴趣,教师就需要以学生作为自己考虑的基础,并使用合理的数量和科学的内容去设计学生的课后作业,生活化和交流式等的作业设计都会让学生得到传统作业中无法获取的快乐。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教师的耐心和专业中不断提升,并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和学习的欲望,最终发掘出自身潜力,成长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薛铁莲.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案例[N]. 发展导报,2019-03-22(019). 

  [2]代祥云.巧用前置性作业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12):92. 

  [3]蔡可胜.初中数学教学中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143-144. 

  [4]陈发煊.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差异化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60. 

  [5]厉承霞.初中数学拓展性作业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