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返流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返流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陈军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李渡中心卫生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即GERD(胃食管返流病)。该病具体是指人体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向食管反流所致的烧心等症状,可导致患者气道、咽喉以及反流性食管炎损伤。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均为HP(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研究指出,GERD的发病可能与HP感染有一定关联。本文主要综述HP与GERD的关系。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食管返流病;关系;进展

GERD是临床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之一,可引起患者食管邻近组织损害,包括咽喉、口腔以及气道等,使其表现出慢性咳嗽、哮喘、牙蚀症、咽喉炎、声嘶等食管外表现。目前我国GERD的发病率超过10%,且中年、老年群体为该病的主要发生群体,对患者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较大,必须积极的为患者对症治疗。临床治疗GERD,应本着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积极治愈食管炎,做好并发症防治,避免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为基本原则。临床有关HP与GERD的关系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GERD治疗中需要积极根除HP,也有学者不认可该观点,不建议根除HP。基于此,下文重点就HP与GERD的关系进行综述。

  1. HPGERD中的感染情况
    有学者系统性的综述了有关Hp感染率的文章,指出在GERD与对照组患者的Hp感染率占比为38.2%以及49.5%。另有许多研究指出,食管损伤可伴随患者Hp感染率的下降而加重。因此,有专家认为,Hp或许能够保护患者食管,且可将其病情进展延缓。另有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提到,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可能并不受单纯Hp感染的影响,而慢性胃体炎能够大幅降低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另外,在相关报道中提到,受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较前有明显改善,年轻人的身高、体重有明显改变,而人类身高越高,胃酸分泌量以及GERD的发生风险也可能越高。此外,Hp在高酸环境下难以定殖、生存,因此这也能够合理解释对照组Hp感染率高于GERD患者这一结果。

2、根除HPGERD的发生情况

最早的研究报道中指出,内镜证实无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Hp阳性患者成功根除Hp后,相较Hp未根除者,其GERD发生率显著提高。也有研究对胃溃疡、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患者共286例实施Hp根除治疗,同时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所得数据显示成功根除者以及未根除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几率分别为18%以及0.3%。但也有大量研究结果与此研究结果相反,有学者为Hp阳性患者25例根除Hp后,发现患者根除Hp前、根除Hp后的食管酸反流发生率差异并不显著。

3HPGERD的发生及治疗影响

3.1 HPGERD的发生影响

可引起GERD的机制较多,理论上而言,Hp可能经作用于胃内酸度以及LES(下食管括约肌)对GERD的发生产生影响,但目前临床并未在实践中证实这一理论。GERD的主要发生机制之一即TLESR(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次数多以及LES张力明显减弱[1]。但经过更深层次的进一步研究后,发现TLESR频率、Hp感染之间并无相关性。临床已证实胃内酸度可对Hp产生影响。在为胃酸过低者行Hp根除后,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的胃酸分泌,也有部分患者胃酸分泌与正常水平基本不再出现明显的差别,这可在一定程度促进其发生GERD。当然,Hp虽然能够引发胃炎,但这并不能够完全反应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Hp后的GERD发病情况,但由于Hp可以分解尿素生成氨,氨可中和胃酸,提升人体胃pH值,进一步将胃内容物反流对人食管的腐蚀减轻。因此,根除Hp后,中和氨的作用消失,则可能提升胃食管反流率[2]。在动物试验中,氨能够阻止反流性食管炎的进展已被证实,GERD的发生可能与根除Hp后氨浓度降低具有一定关联。

3.2 HPGERD的治疗影响

一般情况下,若Hp具有保护食管的作用,那么在治疗条件相同的情况下,GERD合并Hp感染者取得的治疗效果可能更好,目前已有部分研究证实了这一理论。有学者为经内镜证实的Ⅲ级反流性食管炎以及S-MⅡ患者共846例进行多中心双盲研究,患者均接受40mg泮托拉唑qd治疗,结果发现1个月内阳性Hp以及阴性Hp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6.6%、76.3%;2个月内阳性、阴性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6.4%、91.8%,阴性Hp患者的症状缓解率较阳性患者更低。有学者为内镜下确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共227例应用40mg泮托拉唑qd治疗半年,结果Hp阳性患者在治疗第2个月时的胃灼热临床症状较Hp阴性患者有更明显的缓解;在治疗半年时,Hp阳性组复发率10.2%明显低于阴性组25.9%。相反,在部分研究中并无与该研究相同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GERD患者的治疗并不会受Hp感染影响。有学者为Hp阳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25例实施根除治疗,结果24h内,患者根除治疗前后的pH<4时间百分率变化并不明显,症状改善与酸暴露时间的改变并无关联,提示根除Hp并不会影响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胃食管反流情况。上述试验结果之所以不同,可能与药物用量、病例选择有关,这也提示在GERD的发病中Hp并未起到关键性作用。


4、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并无确切的有关GERD与Hp关系的结论,但Hp可能起到保护患者食管的作用,尽管目前还未完全明确Hp的具体保护机制。由于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关系均较密切,且在国际上被定为致癌因子(第I类),但GERD阳性患者是否需要接受Hp根除治疗还需待定并做进一步考察和研究后才能给出最终结论[3]

参考文献

[1]李玉龙,吕勇焕,方欢欢.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表达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8):2264-2266.

[2]廖远泉,王玲玲,郭喜,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实验研究应重视的问题——与“幽门螺杆菌经呼吸道传播的设想”研究者的商榷[J].医学争鸣,2019,10(06):18-21.

[3]张茜茜,冷雪芹.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及幽门螺杆菌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3):94-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