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安全护理

/ 2

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安全护理

闵立霞 洪黎霞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在全麻苏醒期的安全护理,使高龄患者安全度过苏醒期。方法 通过对79例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护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护士要充分了解高龄患者麻醉复苏期的特点,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预见性地做好呼吸道、循环、保温、躁动、苏醒延迟等方面的护理。结果 79例高龄患者均安全渡过苏醒期返回病房。结论 对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实施良好护理,能缩短麻醉复苏室驻留时间,避免苏醒期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高龄患者 苏醒期 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高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者也日益增多。全身麻醉是药物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 肌肉注射使人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呈现神志消失、痛觉缺失和(或)伴反射抑制、肌肉松弛等表现。 该抑制状态是一个可逆、可调整的过程, 可帮助手术顺利开展[1]。高龄患者各种重要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及对手术等应激的反应敏感,这就使高龄患者在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护理要求更加严格〔2〕。加强对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复的护理,减少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复苏期。本文就本院PACU 2021年1月至21年8月收治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PACU 共收治全身麻醉术后80岁以上高龄患者79例,其中男44例,女35例,年龄80-95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I 级5例(占6.3%);II级39例(占49.3%);Ⅲ级35例(占44.3%)。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律失常。麻醉方式均为经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范围主要包括普外科、骨科、泌尿科、耳鼻喉科、胸心外科、妇产科及甲乳外科。所有患者均是拔出气管导管后送至PACU进行生命体征监护。有2例发生呼吸抑制,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7例躁动,10例低体温,15高血压,1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经观察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均安全渡过苏醒期,复苏室驻留时间45min至1.5h后安返病房。

2 护理

2.1 建立麻醉复苏高龄患者护理流程 对全科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高龄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及处理、麻醉护理的新概念、专科理论和操作以及高龄患者心理等。对各项操作流程进行完善并优化,制定针对性护理应急预案。

2.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 患者转入PACU后,立即面罩吸氧,监护生命体征。认真执行床旁交接制度,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每5分钟准确记录1次,动态观察评估患者复苏情况做好护理记录。Steward评分≥4分)汇报麻醉医生,经评估病情后将患者护送回病房。

2.3呼吸系统的监护和护理 高龄患者入恢复室后立即面罩吸氧,氧流量5~7L/min,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及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0%应积极查找原因并作相应处理。高龄患者呼吸系统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多发生在入室后30min以内,高龄患者的代谢清除减慢,麻醉后各种麻醉药易残余导致咽部组织松弛,容易发生舌根后坠引起咽部梗阻3〕。本组有6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立即托起下颌,并视具体情况采用呼吸球囊辅助呼吸,置入口咽通气道,清除口腔、咽喉部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经上述处理后改善。

2.4 保温护理 相关研究发现,50%以上的外科全麻手术患者可发生低体温,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其发生率可显著升高[4]。提前将苏醒室的室温调节至 24~26℃,湿度控制在50%~60%,患者入复苏室后,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做好患者的保暖措施,并用毛巾将患者的暴露部位覆盖,采用加热器对输注液体进行适当的加热,必要时应用变温式温毯机对患者进行保温,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本组病例中有10例患者入室就发生低体温,经积极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肢体温暖。

2.5 躁动护理 高龄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发生躁动的风险更大、危害更加严重。出现躁动之后,会引起非计划拔除手术置管、动静脉穿刺导管及血压升高,心率过快,甚至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5]。应视情况予以约束带有效约束和固定,积极查找原因对症处理。针对尿管刺激引起的躁动,充分患者沟通,将尿管刺激症状告知患者,避免非计划拔管事件。对于疼痛引起的中度躁动,及时镇痛之后再予以镇静剂,保证用药剂量合理,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2.6环系统的监护和护理 由于高龄患者年龄大,常合并有心脑肺等多种疾病,麻醉药品代谢能力差,术后各种管路、寒战及疼痛等刺激,患者极易发生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并发症。如果血压大于180/100 mmHg应积极查找原因对症处理。本组高血压患者15例使用乌拉地尔12.5~25 mg静脉推注后控制血压。

2 2.7心理护理 患者在PACU期间,因环境陌生,周围人群不熟悉而产生焦虑心理。应主动关心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向患者讲解手术已结束,现在身处PACU,告知患者当前是麻醉复苏状态,手术后置管和尿管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但这都是正常正常正常现象,使高龄患者能安全、舒适地渡过麻醉复苏期。

3 小结 高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长,苏醒期极易出现低氧血症、躁动、低体温、高血压等并发症。PACU护士应该全面掌握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特点,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处理恢复期并发症,保证患者术后安全、平稳、舒适地度过苏醒期。


参考文献

  1. 郭珺璐, 郭珺玲. 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 (23): 4325 - 4328.

[2] 庞 勇.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全麻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拔管期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 :6496-6498.

[3] 罗 恒,田华.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安全护理[J].重庆医学2016;31(45) :4462-4464.

[4] 李娟, 韩宇, 潘浩, 等. 围手术期低体温控制对术后 PACU 出室时间影响的研究[ J].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0, 4 (5 ): 297 - 300.

[5] 金 宇 .PDCA 循环管理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拔管依从性的影响 [J].中国医学创新 ,2018,15(33):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