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韦忠文

身份证号码: 45212319680622****

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进行分析,介绍施工的技术要点,即深坑桩基和支护、预制模板、混凝土、结构转换层、逆向施工以及钢结构施工技术。总结提升高层建筑施工效果的措施,科学控制混凝土的强度、掌握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其建筑自身的高度和建设的深度会直接影响施工时运用的技术。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运用技术要点,提高建筑的质量,为用户打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第一,高层建筑的高度较高,在建筑施工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高度较高,所以许多区域都需要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设备的性能有较高的要求,在施工时要对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把控,保障高层建筑的施工进度。第二,高空作业的数量较多。在作业时需要垂直运输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并且还需要解决水电消耗的问题。在施工时管理人员要进行妥善安排,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在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第三,高层建筑对技术的要求较高。高层建筑主要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建筑的施工要求逐渐向复杂的方面发展,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第四,对防水、装饰以及消防的要求较高。高层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对楼体的防水性能、隔音效果和火灾消防设施以及外墙装饰有更高的考量标准。在建筑施工时要对美观性、实用性和多样性进行考量。第五,对高层基础埋设深度进行把控,明确桩基和地基的深度。在选择施工方案时要树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对工期和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深坑桩基和支护技术

在进行高层建筑深基坑桩基施工的过程中,主要使用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时的预制桩主要以混凝土和钢桩为主。在应用灌注桩进行施工时,要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控,确定具体的成桩方法,完善测量规则,科学设置桩孔,当制作完成孔后要进行认真地检查,科学地运输土料,提高活动面排水的安全性。具体的高层建筑活动设计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选择适宜的沉桩方法。在进行支护施工时,要对建筑施工的地质条件进行考量,提高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根据基坑的软土特性应用内支撑支护、无支撑支护或者重力支护的模式,从而提升基坑的稳定性。同时要对建筑基坑的工程特点以及岩土情况进行考量,并采取科学的措施来提升基坑支护的效果。此外,要对支护的成本进行控制,把裙房与主建筑之间的支撑作为整体的支撑,利用钻孔灌浆设置围栏,确保基坑能顺利地挖掘。

2.2预制模板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结构较为复杂,整个楼体呈现竖向的结构模式。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滑模法或者爬模法进行操作,并且也可以把这两项技术进行结合,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的效率,保障项目工程的质量。但是无论是滑模法还是爬模法,它们的施工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整体性,在施工中需要应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两项方法的技术含量较高,因此要对进行重点管理。在实施高层施工的过程中,应用预制模板施工技术,能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的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在应用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应该以实际的施工情况为基础对混凝土的配比情况进行科学的考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高层建筑施工的最高要求。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时候,要保证材料混合的均匀性,结合混凝土的量决定具体的搅拌方式和搅拌的时间,防止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或者麻面的问题,提高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对操作的流程进行控制,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明确具体的操作要点,确保一次就能浇筑成型。在正式开始浇筑前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明确浇筑现场的基础条件,保障现场的电力资源和水资源都处于充足的状态,并且建立应急预警机制,科学地应对突发事件,避免客观因素对浇筑工作造成影响,提高操作的质量。在实际浇筑的过程中,要明确各个操作流程的基本要点,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性。当桩基灌注压塌的时候,要保证钢筋笼的中心与准钻孔的中心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并且要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从而有序地完成混凝土灌注工作。

2.4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因为高层建筑结构下部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上部分的受力较小,所以在实施布置工作的时候要贯彻下部刚度较大、柱网密集、墙多的特点,随着楼层的逐渐增加墙和柱子开始减少,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为了丰富高层建筑的使用性能,整体的结构需要采用与常规相反的模式进行布置工作,把小空间布置到上部分,把大空间布置到下部分。在上面的区域布置刚度较大的剪力墙,在下面的区域布置刚度较小的框架柱。要想实现这种科学的结构布置模式,就应该在转换层设置在结构转换的楼层。无论使用任何方法的转换模式,具有转换层的剪力墙都是现阶段应用最频繁的结构。现阶段,转换层的位置不断地向上移动,所以应该设计具有转换层的筒体结构,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影响转换层筒体结构的主要因素为转换筒外面的刚度,对这两种转换结构进行分析,要对转换层的高度进行分析,因为高度是影响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转换层的高度越高,上下层之间位移和内力突变的情况就更明显。设计人员要对楼层高度进行限制,增强高层建筑的稳定性。

2.5逆向施工技术

现阶段,高层建筑在施工时往往选择在建筑密集或者城市人口数量较多的区域进行建设,施工场地的面积较为紧凑。因此在正式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应用逆向施工技术,这样就能减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的数量,并且能妥善地保护周围的施工环境,避免对交通和居民的正常出行造成影响。逆向施工主要指同步推进地上和地下施工,减少建设地下室的时间,全面提高施工的效率。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中间支撑杆开始逐渐向上进行浇筑工作,在地下进行连续墙修建工作,确保地下室的内部支撑的刚度大于临时支撑框架的刚度。这样就能科学地规避沉降或基坑变形的情况。

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科学控制混凝土的强度。施工人员要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还要对砂浆的混合比进行把控,保障混凝土的强度符合高层建筑的标准。这样能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完整性,避免楼体出现裂缝,确保在工期内能顺利完成施工。

第二,掌握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的垂直度会直接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时要把设计图纸和网图结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施工方案。施工人员结合方案安置角柱模板,并利用吊线保证高层的垂直高度满足施工的要求。把四角柱的位置设置为基线,增强建筑的平整度。此外可以利用激光锤对高层建筑的垂直度进行探究,最大程度地提升平面的质量。

第三,提升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在正式施工前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宣传和知识培训,引导他们树立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应用技术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高层建设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在施工时要不断地创新技术,采用科学的措施对质量进行控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鞠辰,孙凌锋,富伟琛.高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要点、难点分析[J].中国地名,2020(07):63.

[2]窦长德.高层建筑工程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3):72.

[3]王华钦.高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的要点、难点分析[J].四川水泥,2020(01):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