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土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张建峰

天津国能生活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 300462

要: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较为普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因此成为了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混凝土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诸多环节的操作,各个环节的技术应用情况都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予以高度重视。基于此,文章基于对混凝土施工技术重要性分析,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 提高土木建筑建设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土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土木工程的建设数量与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应用之一,其发挥的重要性也越发明显,对于确保土木建筑的建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木建筑混凝土 施工技术重要性分析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深,土门工程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也越发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技术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较为重要的技术应用,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工程结构、性能及安全水平。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和混凝土材料准备、混凝土制备、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过程密切相关,需要结合施工方案对混凝土施工强度,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精细化控制与有效监督,确保施工工序的衔接紧密。若是混凝土的施工强度达不到土木工程方案设计与使用标准要求,极易出现结构坍塌、损毁等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唯有实现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严格控制,落实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控制,才能保障土木工程建设的较高质量 。由此可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建设工程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意义。

二、土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一)原材料准备

水泥、砂石、骨料掺和剂、水等是混凝土制作的主要原材料,需要按照施工要求以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生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首要环节就是要做好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查与控制,尤其是要确保水泥质量标准,这将会对混凝土的制备与养护起到决定作用。水的质量也需充分满足混凝土施工标准要求,不同的工程施工对于水的质量要求也有所差别,需结合对水的酸碱度含量检测以确定水的使用,不能使用工业废水、污水、海水等制备混凝。

在原材料采购方面需要对经济与质量进行综合考虑,经过多家对比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供应商。水泥在混凝土中作用起到黏附与凝固作用,做好对水泥的质量把关至关重要。对此,需要加强对水泥质量的控制,对材料的出厂标识、三证、型号、性能等进行全面复核,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尤其是要对水泥的生产日期与水泥制定进行仔细核验,不能使用出现硬结的水泥。粗、细骨料的选择也需结合实际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料粒径。

(二)混凝土配比搅拌

在完成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准备之后,则需对其配合比例进行确定和优化。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混合比例得出的混凝土进行试验、适配,确保混凝土在强度、耐久性等方面充分满足施工要求。不同施工内容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强度也有所不同,在选择商品混凝土时需要求厂商严格按照试验合格的配合比,以及正确的投料顺序进行混凝土的生产,确保充分满足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

(三)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成品到进行浇筑之间存在一个运输环节,运输环节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极易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混凝土的运输主要是要对运输时间与运输次数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在最少的运输次数与最短的运输时间内完成混凝土的运输工作,以免混凝土的强度受到影响。因此在选择混凝土厂商时应选择距离施工地较近的混凝土生产厂商,尽可能的降低运输时间导致的混凝土水分离与砂浆流失现象。同时需要采用专业的混凝土运输车辆进行运输,运输途中需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混凝土搅拌,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同时需要确保混凝土运输的连续性,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出现间断而影响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环节,必须要求各个施工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各个要点,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质量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必须先对浇筑模板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模板的干净无杂物,确保模板位置正确无变形无位移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需立即进行纠正,确保模板的较好严密性,避免出现漏浆现象以及浇注变形现象。在浇筑过程中需对浇筑的高度进行控制,以免对模板造成较大的冲击变形影响。对于较为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需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注意振捣棒不宜插入过深,也不能触碰模板。混凝土的浇筑需要确保浇筑过程的连续性,若是实际情况导致间歇时间超过凝结时间则需做好施工缝隙的预留。在底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完成对上层的浇筑施工,并做好施工防水工作,确保较好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在具体的浇筑过程中,我们应当及时对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加以测定,且需以混凝土的供给情况来对导管的拆卸和长度加以确定,从而有效避免桩身出现夹渣、夹泥和蜂窝等问题。另外,如果泥浆过稠也会致使混凝土灌注阻力过大,所以,当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导管堵塞、流动受阻、灌注太满等问题时,只能将导管进行上下活动,但因导管内有大量混凝土,致使其流出时过猛而致使其冲破泥浆最薄弱的部位而快速返上,而将泥浆夹裹在桩内形成夹泥层,所以应当将混凝土面保持垂直顶升的状态,从而避免泥浆和浮浆不会被卷入到混凝土中。

(五)混凝土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结构的养护,同时要求做好相关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养护现场的整洁有序。不同的混凝土施工类型有着不同的养护方法。例如对于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施工养护需确保大于7h,对于使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则需进行14h以上的养护。若是天气较为岩溶则需采用覆盖薄膜、洒水等方法进行混凝土的保湿养护,避免出现混凝土硬结、裂缝等问题。在混凝土的浇筑初期极易出现水泥凝结现象,通过洒水,覆盖保湿等方式能够确保混凝土的水分充足的同时不会出现水泥水化现象。同时需要结合对实际养护情况的观察加大保湿力度,或者延长养护时间,确保混凝土足够的坚硬度与耐用性。需要等到混凝土完全凝固稳定之后才能拆除支撑模板。

三、结束语

综述可知,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较为重要的施工混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土木建筑的建设质量,因此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予以高度重视。混凝土的成分较为复杂,以及其施工环节较多,需要在生产原材料质量、配比,生产过程、运输过程、浇筑过程、养护过程等方面做好技术应用的质量控制,唯有确保各个环节的操作质量达标,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较好效果,保障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信龙. 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20(4):1.

[2]原京禹.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 环球市场, 2020, 000(001):302.

[3]徐胡佩, 罗淳, 熊强,等.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控制[J]. 砖瓦, 2021(1):2.

[4]张志钦.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20(14):2.

[5]李家辉.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 中国住宅设施, 2021(10):2.

[6]李臣森.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 城市住宅, 2021, 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