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维护中的优化措施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2
/ 2

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维护中的优化措施思考

贺丽娟

汉滨区水利局, 陕西 安康 725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优化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维护措施是水利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论文主要分析研究河堤工程的实际存在价值,优化措施在确保河堤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维护中可发挥的作用,以及会对资源利用、洪水和灾害管理以及环境美化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河道堤防;管理;维护;优化措施

引言

河道堤防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在洪水等紧急情况下发挥一定的防洪作用,从而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目前我国河道堤防工程实际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堤防工程质量的提高,也埋下了人们生活的隐患。无法再满足当时河道堤防工程的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灵活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堤防项目的管理和维护,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河堤建设标准开展工作,确保项目管理和维护措施能够得到充分实施,从而为河道堤防项目的高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河道堤防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

1.1管理意识欠缺

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地方群众的配合,共同确保堤防工程安全运行。现阶段部分堤段对应的堤林中,由于群众认识错误,认为堤防河滩地谁开发谁拥有,堤地自行开发种植严重,管理权的回收难度加大。许多国家投资和群众投工的模式,没法实现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另外,地方护堤人员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影响了其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导致管理执行力不能有效提升。对于水利堤防主管部门,由于经济利益关系,在工作开展中出现转让现象,导致堤防工程管理混乱,无法发挥水利堤防的价值。

1.2管养分离的管理体制

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拉开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帷幕,展示了德勤立场中的“管理与维护分离”管理体制。河流管理组织已成为业主管理,选择了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通过市场行为承担维护职能,双方的权利义务由合同规定,从而建立了优化维护的合理高效管理模式。“管理与维护分离”使专业人员能够做专业的事情,管理人员对管理体系和技术应用进行了创新投资。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维修单位平衡了成本、结果和收益。多年的实践证明,管理与维护资产分离的管理体系节约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维护质量,释放了管理生产力。

1.3基础设施不配套

河道堤防管理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机械设备陈旧落后,机械化程度低,不利于堤防管理养护工程的经常化运行。合理规范的办公用房、配套交通工具是堤防工程养护工作的最基础设施。由于大多堤防养护员居住地离工作地较远,堤防长度长,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在路上,间接导致堤防管理工作不能高效运行。因此,堤防管理工作需要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场所、配套交通工具,以此增加堤防管理工作效率。

1.4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河道建设缺乏地域优势,河道水流较快,洪水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加之,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从而对河道堤防工程监督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平时河堤周围会有很多农田,农田会吸引老鼠等啮齿动物,其频繁的地下活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河堤工程潜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河道堤防的管理和维护存在大量的专业问题,因此需要经理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在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维护中应用的具体优化措施

2.1尽快划拨护堤地,确保堤防工程良性运行

加快完成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划界工作,将堤防管理护堤地划拨纳入管理规划中,进一步落实划拨经费,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组建以当地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组成的护堤地划拨机构,以《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为依据,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护堤地划拨,为下一步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打好基础。

2.2现代化技术在河道堤防工程管理、维护的应用

重视现代科技的应用,传统的河道堤防管理、维护运行方式和手段再也不能满足当前的河道堤防管理、维护需要。因此,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将现代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河流管理,例如河道堤防裂缝检测器、安全检测器和卫星定位系统,它们不仅能帮助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河道堤防的实际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河道堤防运行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使技术人员能在第一时间修复它,有效缩短维护时间。此外,在河道堤防项目中潜在的安全风险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科学手段也可以用来对付它们,如病虫害防治方法、石料处理方法和防渗灌溉技术。

2.3执法管理体系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科学定岗定员。根据运行管理事项的具体标准和操作规程,对一线岗位进行工作量测算,按照“因事定岗”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可以一人多岗,也可以一岗多人),制订“岗位—事项—人员”对应表,做到事项到岗、责任到人。加强工程运管人员业务培训。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做到专业熟悉、标准熟知、操作熟练。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员,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完善与沿河各镇办联网的水政监察执法管理网络体系和护河员群管队伍,形成上下联动、专管群管相结合的管理组织体系。

2.4完善河道堤防检查方式

在实际的河道堤防检查中,有三种常用的方法:例行检查、抽样检查和长期检查。随着现代化技术在河道堤防工程中的不断运用,传统的检验方法需要改进。三种检验方法的相关系统相结合,可以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河道堤防检验工作管理方法,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能得到有效提高,保证河道堤防的整体质量。在例行检查工作中,检查时间一般集中在洪水发生前后,而在这两个时期,更有可能发生洪水,可能对河道堤防工程造成某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因此,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结合现代技术检查河道堤防这一段的关键位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河道堤防破损程度的检查,并适当等待。

2.5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

为提高堤防管理工作效率,需要建设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平台,强化在线监管,做到数据入库、适时监控、管理留痕,实现水利堤防工程运行管理事项的信息化、流程化。目前,汉滨区境内已实现部分河道、堤防状况远程监控。下一步需要充分利用无人飞机、遥感、GPS等设备检测系统,提高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更好应对极端天气状况的信息发布。

三、未来河道堤防养护管理模式的探索

EPC+O(设计、采购、施工和维护一体化)是指业主选择一名专业的一般承包商,负责协调、组织和开展建设项目的所有研究、设计、采购和施工,并承担维护职能,以确保项目交付后的正常运行。PPP模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公私合营制度”,其中社会资本承担规划、建设、使用和维护结构的具体工作,通过政府付款或用户付款获得适当回报,从而在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结束语

加强堤防管理正常运行,提高工程综合效益,促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是河道堤防管理的根本任务。为做好汉滨区河道堤防工程的运行管理,就要用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导河道堤防工程管理,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能力,保障河道堤防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发挥,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长林,董保忠.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及维修养护措施[J].山东水利,2019(10):24-25.

[2]肖军海.河道堤防工程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19,16(23):195-196.

[3]裴建业.河道堤防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9(06):188.

[4]刘丽珺.分析河道堤防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7):193-194.

[5]谢春华.现代化技术应用到河道堤防工程的管理及维护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