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李婷婷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

【设计意图】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本文阐明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教学立根于“一体四面”,故要重视文言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文学韵味,进行古今对译;强调“诵读”,意在玩味。

故而将本课设计理念定为两点:一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二是落实课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设计注重两个关键词:“对话”和“还原”。

【教学目标】

1.积累并掌握重要文言字词,背诵课文,体会文言文之美。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体悟“大同”社会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掌握重要文言字词,体会文言文之美。

【教学难点】

体悟儒家所倡导的“大同社会”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 点拨法 启发式法

学法:朗读法 情感体验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自学资料 PPT课件辅助教学 图文构思 辅助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在PPT上呈现课前引语——


青春不设限,

思维无局限;

愿身心回归语文课堂,

让生命自由对话!

2.全班分两组,一组诵读《桃花源记》;一组朗读《大道之行也》。

3.学生三人合作,图文并茂地展示两文中所勾勒的美好景象。

4.教师结合学生作品和课文内容,引出课前自创的“点睛诗”:

话《礼记》

(冰青)

半部《论语》治天下,博大精深归《礼记》。

大同社会代代承,和谐共生处处家。

二、解读文本

(一)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

(二)试一试:与文字对话——感知美文

※学法:孤读、探读 →知文言味 知文学味 知文化味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文言味:故 是故 之 是谓

3.展示朗读,体会文言句法、文章章法、修辞等。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疑难点,师生合作探究。

5.PPT屏显核心知识点,让学生明确重要字词、句式:

关注文言文之美:

个文言实词: 男有分,女友

(fèn 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归,女子出嫁。)

个通假字:选贤能 (“与”通“举”,选拔。音jǔ)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个文言虚词:

大道行也 故外户不闭 是故谋闭而不兴

个特殊指代词:鳏 寡 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个词类活用:

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其子,使有所终,有所用,有所长 。

(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译为“奉养”“抚养”;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老年人,中年人,小孩)

聚焦“句式之美”:

一个判断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一个倒装句: 货勿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于己藏)

(三)讲一讲:与先贤对话——解读文章

※运用“联读”方式配合读课文:突破难点(领会文言文“所言志,所载道”)

男生——读第1,2句 女生——3,4句 男女生合读——5,6句

※引思:1.为何用这种划分方式读文章?

2.理清文章思路,指导朗读。

(1)全文共5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概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总结全文

(2)教师指导朗读:

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第二层:四组排偶句式,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然后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⑶学生展示范读,其余学生循声低和。

⑷全班齐读课文。

3.探究文章思想内涵,形成背诵思路。

(1)引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明确:根本特征:“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 →→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

“讲信修睦” →→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生探究→教师点拨→明确要点:

①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推及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年龄段的人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理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②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③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板书内容:社会仁爱,亲如一家;幸福生活,安居乐业; 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四)议一议: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探究、明确:文章第三层是总结,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折射出现实社会影子: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五)练一练:与自己对话 ——话今朝

1.请以“我眼中的‘大同社会’”为话题,写一篇小随笔。

要求:80字左右;5分钟内完成。

提示:①可从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 “世外桃源”的相似性来谈。

②可反观古今思考:孔子所倡导的“大同”社会的理想最终实现了吗?

2.自由展示写作成果。

3.师生点评。

(五)记一记:巩固知识点

1.背诵课文; 2.识记课后练习中所选择的《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三、课堂小结

1.《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瑰丽宏伟的社会蓝图。郑玄注云:“同,犹和也,平也。既‘和’且‘平’。”可见,大同社会无阶级压迫,无剥削,人人平等安乐。它一直是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永远追寻的梦想。看今朝,我们实现中国梦,共创锦绣家园!

2.教师寄语——结课圆合诗

青 音

(冰青)

大道之行天下公,同是天涯暖衾鸿。

社会和谐举家平,汇聚英才享国荣。

  1. 作业设计

分析《礼记》中所提及的“大同社会”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异同点。

、板书设计

大道之行也——《礼记》

理想社会:和 平

根本纲领:天下为公 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

基本特征:社会仁爱,亲如一家

幸福生活,安居乐业

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六、教后反思与总结(已形成教学随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