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心理学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服装心理学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与启示

刘润周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从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服装可以被视为交流互动的载体。服装心理学的作用越发突出,被用来解读各种信息,人们所寄予服装的功能也逐渐增多,服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御寒保暖工具,服装可以是人们社会地位的代表,现代服装在表现当代人的审美价值的同时,也在追求社会的认同,服装能够传递穿着者的内心感受,服装心理学中的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提出可以印证这些观点。

关键词;服装设计 马斯洛需求理论 社会认同 服装心理

  1. 马斯洛需求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在1954年出版的《人的动机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可以分成五个层次。

第一层需求:即维持人自身生存能力与基本条件的需求——生理需求。比如衣食住行,吃饱穿暖等问题,当这些问题得不到基本的保障时,人类正常的生活就会发生问题。因此,基本的生理需求是必须得到满足的,也是推动更高需求的基本前提。

第二需求:即安全需求——需要保障人的自身安全,使人满族安全感的需要,当满足安全感的需求之后,同时也就不会在激励人们向下一个需求推进了

第三需求:即社交需求——人们需要一个社交圈子,希望得到一种归属感,成为社交群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社会的关爱与照顾。

第四需求:即尊重需求——人们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尊敬 ,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有着稳定的社会地位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个人能力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求的满足可以使人树立自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需求:即自我实现需求——这也是最高的需求层次,也是金字塔的最顶端,是实现个人理想抱负,个人价值目标的最高体现。是印证自我能力的最高标准,发展内心的潜力,使个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成为自己理想中所期待的价值目标。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提出,从一定程度上放映了人类的心理活动和客观规律。并由低级到高级的相互转化,马斯洛从人的需求目的出发,并逐步分析出人的行为导向,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指出了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过渡的深刻含义。符合了需求理论层次的客观规律发展。因此,需求理论对服装设计师适用于不同人群的服装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马斯洛需求理论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服饰能作为表达人类情感的重要载体,鲜明的穿着可以表达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因此,以下从五个需求方面来分析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人类要得到基本的生存条件,就必须要摄取,人类的需求影响着人类的行为,一个基本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服装仅仅是作为遮蔽身体的工具,当人的某一个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后,才会满足更高一级的需求,因此,满足服装的基本遮蔽身体的功能产品是最低的需求市场,所以人们仅仅只需要一件保暖御寒的衣物即可。

如果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就会进行更高一级的需求,表现出一个可以使人产生安全感的载体,希望得到稳定的安全感,在用料服饰的穿着上会给人以安全的信心。产生稳定,充满安全感的情绪,如果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人产生威胁感和恐惧感,随着需求层次的进一步升级,服装的功能也从简简单单的御寒功能发展成为了一种保护自身需要的物质载体。同时在起到安全作用的同时,也会成为一种装饰品,不仅仅在于“用”,同时也在于“看”。服装消费市场只需要满足对有安全需要的客户的需求即可,因为这类消费者只关注该服装产品的安全功能,比如滑雪服、登山服、抢险服等等。这些都是出于“安全因素”所能被消费者所接受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发达,人们不在仅仅为了简单的吃饱穿暖和衣着蔽体,人们有着更多的选择自主权和多样的消费观。有着特定的购买能力和消费原则,现代服装的自由搭配与个性化与我们的个体行为关系更加紧密了,人们的穿着目的更加偏向于礼节和仪态的表现,一以及保护性与装饰性,而表达礼仪与装饰为目的的服装与现代时尚流行元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生活节奏步伐的加快,服装对人类心理节奏、个性化的心理作用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无论何时,人们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如果一个人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得到满足的同时,就会产生爱、情感和归属感的需求,即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在服饰上的体现主要包括在学校里,学生有特定的代表自身身份的校服。在企业中有专门的企业制服,在晚宴上,有与之相搭配的晚礼服,在家庭生活中,在睡觉之前有专门的睡衣,这种时候服饰体现了一个人在某种特定场合与大家共处的社交活动。希望与同伴或者同一群体的人群产生共同的情感,或者归属于同一群体的身份认同,成为其中一份子,这就是服饰所产生的社交需求。因此,服装公司也开始产生并制作这一功能需求的服装,是使消费者得到认同并产生消费,推出特色定制的晚礼服、职业装、西装等不同的款式设计,使消费者在提升自己形象的同时,更能被社交团体中的成员所认可。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以及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求,希望个人能力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并同时希望能够展示自己。服饰在有这类需求的群体中可以表现为能够使之穿着出去吸引人的眼球,并能够设计出使消费者增加自信心的衣服。一个穿着高档品牌的成功人士,他已经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些需求并不能激发他对高档时装的兴趣,他对高档时装的兴趣可能来自于他自身的身份和地位。比如穿着固定的礼仪服装就要符合其特定的场合,在阿拉伯国家出席宴会就要头戴黑纱,身着黑袍。所以,每个地区的服饰传统大有不同,以身着不同的服装表示对不同风俗民族文化的尊重,这就是服装的尊重需求。所以服装企业要满足不同需求层次人群的需求市场,因为追求尊重需求的客户人群更加注重品牌形象以及品牌给他们带来的光环效应。

在当今多变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加快已经成为了影响服饰变化的重要因素,服饰也一度成为了区分社会地位与社会阶级的标志,服饰可以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展现,通过穿着服饰,可以分析出其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生活品味,民族认同、审美趣味等。所以服饰是一种可视的交流语言方式,透过服饰可以观察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它可以告诉我们穿着者是哪类人群,哪种性格特征,当前面的需求全部满足后,就会进入最高级别的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表现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希望得到肯定,以最高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马斯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服装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自我实现需求永远处于最高地位,这在服装中同样的以体现,比如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由低到高依次递增,消费能力会逐渐增强,他们更会追求一些高奢品牌或私人定制的服装来实现自我价值。正如一些国内服装分析专家分析的那样,虽然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消费水平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是,只要我们优秀的设计师不断的虚心学习,并能融合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中华民族的发展特点和优良传统,仔细研究并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准确捕捉消费者的消费情绪和思想波动,在服装行业加以运用和发展,相信在未来必定能够造就出辉煌的服装产业和具有东方特色的高级服装定制产业,到那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求就近在咫尺了。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物质的丰富提升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物质追求,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服装已经从一开始仅仅作为御寒蔽体的作用转化为自我实现的功能,人们更加体会和关心服饰给他们带来的精神需求,更在意他们的生活质量品质和情感上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 赵平.服装心理学概论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

  3. 诺曼.设计心理学 中信出版社 2010

作者简介:

刘润周(1996.5—),男,汉族,籍贯:辽宁省葫芦岛市,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传统服饰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