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浅谈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0 浅谈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侯天华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大连中车铁龙集装化技术装备研发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要想有效对当前我国的集装箱码头堆场进行自动化改造,工作人员首先要考虑码头生产同时进行改造施工,单机调试以及总体上线联调在这样的改造流程下才能够确保整体码头还能够保证正常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自动化地改造。而在当前改造过程中存在几项重点和难点,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解决才能够真正达到了自动化改造的目的。本文也就侧重于对当前传统集装箱码头堆场自动化改造以及操作工艺革新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

关键词: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未来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一带一路”的实施,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针对集装箱海陆联运而言,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比例较低,集装箱铁路运输的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海铁联运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在铁路运量中所占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也很低,与国外差距较大,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存在很大空间。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目前的发展现状,从基础设施、运营机制、政策支持和信息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存在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加快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的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提供相应参考。

1堆场自动化改造的目的

当前大部分码头上有集装箱以及散货堆场,要想有效开展集装箱码头堆场的自动化改造,首先就要对其改造的目的进行了解和掌握,在当前堆场自动化改造中,其主要改造的目的是对集装箱摆放的堆场进行改造,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先机,在当前的绝大部分码头中,其基本上都面临了转型的机遇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抓住这样的机会来促进自身的技术以及发展能够朝着更良好的方向前进。工作人员需要大力推动集装箱码头操作的一体化以及自动化,同时,在港口的内部还要建立一套完善良好的云数据中心,通过此类云数据的作用和效果能够有效加强码头内部的信息化水平。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类型的云数据以及计算机技术还会不断推出和发展,堆场开展自动化改造也需要紧密联系此类技术地优化和升级,以此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水平。(2)对当前的工艺效益进行突破,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码头基本上都已经到达了自身工艺的瓶颈期,若是无法有效对瓶颈期进行突破,那么也就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的工艺效率和质量。同时,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堆场的集装箱吞吐效率变低以及场内装卸设备的使用率下降,这类情况会带来整体的码头资源不平衡,部分时段或者区域资源紧张但整体资源会出现等工或者闲置状态。要想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就必须对当前的堆场自动化改造进行升级和优化,以此有效突破传统技术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3)当前码头行业中招工难以及用工难的问题,当前大部分的码头中其自身在招聘装卸司机以及轨道吊司机时无法提供更良好的薪资条件,并且整体的劳务用工成本也超过了10%的增长速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码头岗位的竞争力也在迅速降低,那么一线货物装卸岗位的工作人员离职速度也不断的加快。除了此类岗位的人员,其他相关岗位的人员自身也无法在岗位中获得良好的收益以及效益,那么久而久之,此类行业的相关人员只会越来越少,从而导致整体的工作最终都没办法有效开展和进行。

2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集装箱运输主要还局限于小箱型运输。直到90年代后期在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完善的运输机制以及更恰当的时机下,铁路部门和港口部门有机契合,开始了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的运营。直到2000年以后,集装箱海铁联运才得到了较快地发展,但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2.1运量所占比重低

据统计,欧美国家主要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量所占比例为10%-30%。目前,虽然我国集装箱铁路发送量已稳步提升,但在全国铁路总货运发送量中的比率还不到5%;与国外港口集疏运中海铁联运运量占20%的比率相比,我国各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总量占总体联运总量均不到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海铁联运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也说明了我国海铁联运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2货源供求不稳定

我国沿海与内陆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货源方向、品类、运量不一致等特点。港口交叉腹地激烈的货源竞争,使得各个港口纷纷寻求内陆地区的货源。港口到达内地集装箱货源分散,大批量单一目的地货源较少,并且同一地点货源到达不均衡;内地到达港口货源点多面广,地点分散。沿海地区与中西部之间适宜采用铁路运输,但目前受铁路运输能力的影响,使得我国的一些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缺乏稳定性、持久性。

3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未来展望。

3.1引进现代化设施设备,丰富集装箱种类

针对目前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运输过程中,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不高的问题,相关物流运输企业应当加大资金投入,购置新型运输设备以满足其更新换代的现实需求。通过新设备的引进,实现新老设备的交替,比如使用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集装箱跨运车来代替集装箱龙门吊等装卸设备,用灵活高效的机器代替效率低下的人力;对于种类单一的集装箱,也可以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筛选,不仅需要购置符合国际标准的通用集装箱,同时还可以结合市场的特色需求选择其它合适的多式联运专用运输箱,以满足不同运输方式下的运输需求,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货物运输市场。

3.2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互通

我国的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否能顺利推广,关键还是要依赖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是否实现了信息的互通有无。因此,相关物流运输企业均需要尽快完善各运输方式的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透明化与可视化;通过加强各运输站点的联系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自动化信息采集平台,保证物流信息在平台上的快速流通;还需建立与客户关联的客户服务系统与客户端,以保障客户所运输货物的物流信息能及时准确的反馈给客户,满足客户实时查看了解货物物流信息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3.3优化运输站场布局,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要想解决当下仅仅将装卸货物的站场作为集中作业点的现状,有关企业应积极完善对运输站场的布局,扩大集装箱运输的实际吞吐能力;又由于在当地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事业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从而形成相关产业链以实现规模效益。因此,相关物流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运输管理技术与基础设施设备打造专业化的集装箱物流中心,使之成为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现代化铁路集装箱运输办理站,通过对站内设施设备及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强化与提高,进一步促进我国铁路多式联运的运输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在基础设施、运营主体、信息共享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但通过梳理和改进之后,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将会逐步趋于成熟,运输网络的格局也将更加合理,市场必将更加开放与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一带一路”的推进,集装箱多式联运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将成为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我国应抓住这一重要机遇,加快推进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推动我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红,杨前卫.“一带一路”倡议下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策略研究[J].中国储运,2020(11):143-145.

[2]郭健.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路径探讨[J].大陆桥视野,2019(12):57-58.

[3]代润润.发展铁路多式联运实施路径探析[J].上海铁道科技,2018(04):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