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之点赞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家校共育之点赞策略

刘才容

重庆市永川中学校 402160

摘 要:赞美犹如一缕阳光能照亮孩子心灵,丰富孩子的心理营养。点赞是初中生与自我以及他人积极交流的有效策略。本文探讨如何在家校共育中实施点赞策略,引导家长和老师一起携手,教会孩子自我点赞、父母与孩子相互点赞以及孩子与父母共同为亲人、老师、同学和朋友点赞,为孩子的心理赋予满满的正能量,丰富孩子心理营养,增强孩子自信心,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共育 点赞 心理营养 健康成长


一、背景介绍

(一)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1. 家校联手,共担家庭教育使命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规定父母必须承担起子女的教育责任,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与孩子一起创造幸福家庭与和谐社会。家长应该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只有家长们尽职尽责地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才能有效的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更好的助力他们创造幸福人生。

  1. 家校互动,共促孩子健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家长和老师想要把孩子们教育好,则需要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步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让孩子们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为祖国未来建设之栋梁。

家校合力初中生的教育:老师和家长们在培育孩子的思想和行动目标上保持一致,时常换位思考,心平气和沟通,求同存异,将适合初中孩子的教育智慧落到实处,孩子们的成长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点赞充盈孩子心理

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需要物质营养,而心理健康则需要各种心理营养。研究积极心理学的林文采博士提出五大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我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赞美、认同;学习、认知、模范。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必须获取足够的心理营养,才能在人生的关键时期稳步良性发展。

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基本要求、初中生和身边人缺乏充分积极联接的现状,点赞系列活动需要从增加孩子心理营养的角度入手,引导孩子用他们的眼睛发现美,为自我和身边人点赞,从而点亮幸福生活,促进心理健康。在老师的倡导下,孩子和父母互相点赞,家长和孩子亲密交流,发现彼此更多的闪光点,更直接地表达亲人之爱;当孩子们和父母共同点赞身边人时,他们用积极的思维模式去感受身边的美,使得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孩子们的心理营养得到充分的补充,从而更幸福的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 点赞实施策略

(一)父母和孩子互相点赞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认同和赞美,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缕阳光,是孩子们迎接一生风风雨雨的心理营养基石。点赞活动的第一周:班主任们倡导父母们持续、积极、主动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每天在班级微信群给自家孩子留言点赞;教师会在班上分享父母的点赞内容。当每个学生收到来自父母们的赞美时,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最真挚的爱和感恩得以激发。孩子们收到点赞后,心理营养得到了满满的补充,帮助他们在未来人生路上乘风破浪做足准备,加足马力,释放出更强大的正能量! 《新书》云:“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当家长们收到孩子们的点赞便利贴时,就会热泪盈眶,幸福荡漾。父母和孩子之间持续的互动点赞,会让家庭更和谐、更温馨,爱意融融,爱心满满。

(二)孩子和父母为老师点赞,老师回赞学生与家长

老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路人,是他们心理成长的导师。初中的孩子们正值成长的关键期,老师们要尽其所能教孩子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帮助孩子们撑起人生的风帆,踏上生命的征程。点赞活动的第二周:老师要鼓励孩子和家长每天给一位老师写一封点赞信或制作一张感恩卡或图一幅幽默画或发一条开心短信,赞美与感恩老师的艰苦劳动和辛勤付出。学生和家长们给老师的点赞会让老师们忘却工作的疲惫,疏解巨大的压力,从而更加专注、更加愉悦地投入到新的教学工作和生活之中。老师也会适时地为孩子们的每一次成功而给出一个个大拇指或一张张开心脸,当孩子们收到来自老师的肯定与回赞时,初一学生会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正所谓“爱屋及乌”;初二的孩子会在各科难度增加的十字路口沉着冷静、勇往直前;初三的学子会在老师的点赞声中信心倍增、行稳致远。父母们给老师的肯定和点赞,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家长和老师“心相通 共培育”的心意和决心;学生和老师的互赞,能营造校园和谐氛围、搭建幸福师生关系。

(三)学生和父母为朋友点赞,朋友回赞

朋友可以带给孩子温暖、支持和力量,让他们在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结伴同行踏上人生征途。点赞活动的第三周:老师倡导学生和自己的朋友以书信或便利贴的形式互相点赞,孩子那天想要给哪位朋友点赞,他的家长就给那位朋友写点赞便利贴。这一周,学生和朋友互赞会加强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交到更多有趣的朋友,收获更为持久的友谊,会让孩子们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坚定、更从容、更温暖。未来的日子里,当孩子们感到迷茫和心情低落,或者处于困境或人生低谷的时候,朋友的一句安慰话语、一个拥抱动作和一个鼓励眼神,就是孩子急需的暖心抱持,就是他们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就是他们开启幸福人生的心理营养。父母们给孩子的朋友点赞,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与支持,回报父母之心就会更加坚定、更加浓烈。

(四)学生和同学互相点赞,父母为孩子的同学点赞

同学是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陪伴者、同路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们想要拥有良好氛围的学习环境和互帮互助的班集体,就要建立和维护好融洽的同学关系。点赞活动的第四周:班主任老师倡导学生用便利贴互赞同学,父母们通过微信留言给班上同学点赞。这样的点赞会让初一学生更加开心的融入新的班集体,在生疏的环境中迅速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初二的孩子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增强集体观与荣辱感;初三的学子会深知同窗友情珍贵,会倍加珍惜青春时光。在同学的赞美声中,寻真心、觅挚友,为走好未来的人生之路储蓄力量。而来自家长们的点赞,会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社会的美好,成熟其心志,助力其成功。

(五)学生自我点赞

步入青春期,孩子们偶尔会陷入迷茫和产生自我怀疑,自我接纳、认同和肯定,是孩子们内心独立的体现。自我点赞能让孩子们悦纳自我,远离焦虑、抑郁,培养自信,做到自强,塑造健康心理。点赞活动的第五周:班主任老师倡导孩子们开展自我点赞,孩子们的自我认同是自信心的来源,自我肯定是对自己的不断激励,自我点赞是对自己的爱和欣赏,会让自己充满正能量,补足心理养分,开启幸福人生。正如《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

(六)班级点赞树

班主任老师倡导学生持续在“发现美、表达美、点赞美”的活动中,每周寻找“身边的美”(包括语言、行为、情绪、环境以及人、事、物等),并将寻找到的“美”写在便利贴上,贴到设计精美的班级点赞树上。在第六周至期末的班会课上分享“身边的美”时,孩子们就会“眼中有光,心中有爱,脚下有路,向阳而生”。一学期下来,当点赞树上贴满了便利贴的时候,整个班级会涌动正能量,孩子们的幸福感就会存于心间、溢于言表,点赞将伴随孩子们愉快学习和健康成长,而点赞赋予孩子们的心理营养将会助力其幸福一生。

三、小结

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 我们就不能生长。”当赞美之光源源不断的给孩子们注入心理营养后,家长和老师就会无惧孩子们所面临的风雨;在孩子们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当沮丧难过时,他们会忆及过去被赞美的点滴辉煌;当失败惆怅时,他们会重拾自己被赞美过的人生梦想;当成功辉煌时,他们也不会忘记去赞美那些曾经帮助其成功的身边人。

点赞系列活动将积极心理学的赞美思维和行为渗入父母、孩子和老师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孩子、家长和老师会时常记得点赞自我与身边他人,开启积极阳光的生活模式,共同提升家校共育质量。在美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孩子们通过点赞会拥有充足的心理营养,确保心理健康成长,创造幸福美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