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护理模式对大肠癌术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4C护理模式对大肠癌术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

李兰 曹慧 王观丽 韦丽娇 余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 探讨4C护理模式对大肠癌术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行预防性肠造口104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2例。常规组出院后予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出院后予4C护理模式。分别于出院后2周、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社会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社会影响量表得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4C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大肠癌术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健康行为、生理、心理等主要问题,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大肠癌;预防性肠造口;4C护理模式;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外科手术是大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特殊解剖位置、个体差异和肿瘤生物学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可达10-20% [1]。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有可能面临着二次手术的风险,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针对存在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患者,往往需要行预防性回肠或横结肠造口[2] ,预防性肠造口虽伴随患者的时间短暂,但肠造口是将排泄物的出口由原肛门移至腹部,改变原来的排便方式,导致患者身体、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均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病耻感3。目前延续护理主要以出院随访为主,缺乏个性化护理,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4C护理模式紧紧围绕患者术后的具体问题,执行具有合作性(cooperativeness)、协调性(coordination)、全面性(comprehensive) 和延续性(continuous) 的护理服务4,但将该模式运用至大肠癌术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文献不多,本研究讨论4C护理模式对大肠癌术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1至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行预防性肠造口的104例大肠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对干预内容知情同意,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2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结肠镜、病理活检诊断为大肠癌,行肠癌根治术+预防性肠造口的患者;②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③首次接受大肠癌手术治疗;④年龄在16~80岁;⑥能够使用微信或微博、公众号等工具。

排除标准:①意识不清或精神疾病;②合并有严重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疾病患者;③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出院前予常规指导,每1~3个月返院复查一次,分别于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电话随访一次,随访期间予心理干预措施,督促其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1.3.2 观察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4C护理模式。(1)成立4C护理模式小组,负责护理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成员由医护团队组成,包括2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3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主要负责治疗护理,讲解4C护理模式的工作流程、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等。(2)具体内容,根据4C模式原则,从合作性、协调性、全面性和延续性入手。①全面性,通过查阅文献、头脑风暴等方法,制定干预记录表。记录表分三部分:a. 回访的问题,包括问题名称、问题修饰语和症状;b. 护理干预,包括干预方法和具体措施;c.结果评价,问题评估部分中所提出的问题,采用5分法从认知、行为、心理方面进行。上述记录表经专家咨询、预实验完善后,运用至观察组出院前问题评估。问题得分≤3分即认为患者存在相关问题,据此建立个体档案。②合作性,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通过电话、微信等平台持续追踪。③协调性,患者遇到造口问题,与当地就近的医护人员进行协调对接,并提供技能支持。④延续性,详细制定延续性护理计划。涉及内容包括衣、食、住、行及造口用品的购买等,协助其关注就医公众号;造口治疗师、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护理计划,记录随访问题以及上次问题的改善情况、未解决的问题,根据护理改善情况,动态调整延续护理措施并追踪记录。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出院2周、1个、3个及6个月测评社会影响量表得分,统计患者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xˉ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社会影响量表得分变化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影响各得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表2:两组之间社会影响量表对比(分, xˉ± s)

组别

例数

社会排

斥感

社会歧

视感

自身羞

耻感

自身隔

离感

观察组

52

12.38±3.12

7.89±2.36

8.67±2.12

11.34±3.45

常规组

52

15.34±3.22

9.67±3.33

10.23±4.34

16.78±3.33

t

-

6.66

6.12

3.54

4.65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常规组共2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0例刺激性皮炎、3例机械性损伤、3例皮肤粘膜分离、1例粘膜肉芽肿、3例脱垂;观察组共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刺激性皮炎,2例机械性损伤,1例脱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两组之间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组别

例数

刺激性皮炎

机械性损伤

皮肤粘膜分离

粘膜肉

芽肿

造口

脱垂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52

2

2

0

0

1

9.62

常规组

52

10

3

3

1

3

38.46

χ2

-

-

-

-

-

-

7.789

P

-

-

-

-

-

-

0.004


3 讨论

本研究4C护理模式有助于肠造口患者克服心理社会等相关问题,表现为出院后2周、3个及6个月时,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影响状况及精神健康状况、社交方面问题的认知、行为得分均高于常规组。4C护理模式紧紧围绕问题的认知、行为及心理,制定全面干预措施,如:角色改变问题,能借助微信或微博等平台,向专业医护人员倾述及有效的健康咨询;社交障碍的问题,通过定期举办造口联谊会,邀请有良好沟通交流能力且丰富经验的造口人分享个人心得等;同时肠造口患者及家属之间有面对面相互沟通、互分享的机会;心理改变方面问题,嘱家属予足够的心理支持。经上述个体化干预方案,患者能够有效克服负面心理,接受造口事实,适应新的生活方式5

4C护理模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鼓励积极主动参与造口的护理,增强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肠造口并发症,节省过节医疗资源的消耗,因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综上所述,4C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大肠癌术预防性肠造口患者健康行为、生理、心理等问题,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术后尽快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8, 21(1):92-106.

[2] MRAK K, URANITSCH S, PEDROSS F, et al. perting ileosto⁃my versus no persion after low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cancer: aprospective,randomized,multicenter trial[J]. Surgery,2016, 159(4): 1129-1139.

[3] 康莉, 郝楠.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 护理研究, 2017, 31(28): 3527-3530.

[4] 郑夏玲. 早期宫颈癌术后4C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24): 3500-3503.

[5]仲艳,陈苏红,李敏,沈燕.直肠癌回肠造口关闭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处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05):45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