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1


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吴顺敏 , 王慧慧,黄莲

解放军第96601医院 外二科病区, 安徽 黄山 245041


【摘要】目的 股骨颈骨折行全髋置换术治疗术前术后护理探讨;方法 本次试验主要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7月22例我院行股骨颈全髋置换术护理观察和术后康复指导等措施;结果 由于手术前完善各项准备,治疗护理稳妥,22例患者恢复关节正常功能均出院;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置换术极为重要,改善了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生活。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康复指导;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骨折后常表现为髋部的疼痛,因疾病导致不能行走和站立受限。骨折后移位比较明显,且其主要作用为杠杆作用,骨折不稳定,常需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成熟,是恢复髋关节功能位的主要办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本组22例,女13例,男9例,平均年龄73岁,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半年随访,均取得较高满意。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护里

由于骨折后病人需卧床休息,导致生活和行动不便,对疾病的知识缺乏和手术及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担忧。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心理安慰等方式,消除患者思想的顾虑,解除恐惧心理,使其放松心情。

2.1.2术前康复指导

术前给予卧床休息和皮牵引,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胸腹式联合进行呼吸和有效排出痰液的咳嗽,预防肺部坠积性炎症发生。给予2小时翻身一次,可使用翻身枕,预防压疮的发生。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纤维营养全面的食物,为术后恢复打下基础。教会患者踝关节和股四头肌收缩的训练,提高患肢肌力和静脉回流。

2.2术后护理

2.2.1 监测生命体征和伤口的护理

术后予低流量吸氧,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发现不适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处理。观察伤口引流管引流是否通畅,防止弯曲,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引流量,及时换药,保持敷料干燥。

2.2.2 体位要求

维持患髋的中立位,并在两腿之间放置“梯形枕”,穿“丁”字鞋,切忌髋关节内收、外旋,防止髋关节脱落[1]

2.3 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锻炼尤为重要,决定患肢的恢复情况,向患者健康宣教,教会患者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运动,锻炼下肢和四头肌的力量,做下肢肌肉按摩[2]。做一定范围的关节伸屈活动,术后1周可坐床边练习髋关节活动后可借助助行器行走。

2.4并发症的预防

2.4.1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是常见并发症,严格按术后体位要求,保持外展中立位,禁止做盘腿弯曲的动作,确保患肢髋关节稳定。

2.4.2感染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伤口潮湿、浸出后及时换药,增加患者的营养,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2.4.3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注意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加强功能锻炼,抗凝药物使用,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


2.5出院指导

骨折切口已拆线,愈合良好,嘱患者继续功能训练,避免患侧卧位,不坐低凳子或低沙发、不可做盘腿和翘二郎腿的动作,不弯腰捡东西,定期复查。

3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项风险性大,技术要求高的手术,所以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专科护理和功能的锻炼尤为重要,术后随访,均能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罗宝凤,熊玉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因素分析与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54-56.

[2]陈志华 .优质护理与功能训练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2015,21:140-142.





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