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强迫症的作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3

帕罗西汀 +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强迫症的作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赵海岩

大庆市第三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强迫症的作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将我院收治强迫症患者60例均分为A(n=30)、B(n=30)两组,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展开研究,两组均接受帕罗西汀治疗,B组添加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即刻记忆与延迟记忆评分均高于A组,Y-BOCS评分、连线测验1与连线测验2用时均低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强迫症可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并积极影响患者认知功能,对其疾病预后质量的改善可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帕罗西汀;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强迫症;认知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roxetine + short-term psychodynamics o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nd its effect on cognitive func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n = 30) and group B (n = 30).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1.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paroxetine, and group B was added with short-term psychodynamic therapy,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mmediate memory and delayed memory scores of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nd the Y-BOCS score, connection test 1 and connection test 2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P0.05). Conclusion paroxetine + short-term psychodynamics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treatment, positively affect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disease prognosis.

[Key words] paroxetine; Short term psychodynamic therapy; obsession; cognitive function

强迫症与遗传和基因问题、生物化学改变、大脑功能及结构的改变等因素相关。病发后患者会出现强迫观念、强迫冲动及强迫行为等临床表现并且影响与降低其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负担。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部分学者指出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最大限度地缓解强迫症表现,部分患者甚至可达到痊愈状态。而我院为了进一步提升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特将帕罗西汀与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的联合疗效展开研究,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将我院收治强迫症患者60例均分为A(n=30)、B(n=30)两组,并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强迫症诊断标准,且排除药敏史,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合并肿瘤类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其中A组男16/女14例,年龄23-52岁,均值(36.49±3.72)岁;病程1-6年,均值(3.09±2.11)年。B组男15/女15例,年龄26-53岁,均值(36.78±3.81)岁;病程1-7年,均值(3.32±2.26)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患者入组后均接受帕罗西汀(生产厂家石家庄龙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13120规格20mg*7*2/治疗,药物口服使用,最初使用时,qd,单次剂量为20mg。后期根据治疗效果及患者耐受调整药物剂量每周可增加10mg。每日最大用药量不得高于60mg。持续用药时间为14周。B组添加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具体包括:(1)治疗初期,该阶段重点为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主要工作由心理治疗师开展,每次时间为5分钟早晚各干预1次,可指导患者进行思维转移法和冥想法练习,以消除自身的负性思维和情绪;同时还需展开健康教育,对患者详细说明强迫症的概念、危害等情况,同时鼓励患者分享自身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并进行相应干预【1】;(2)治疗中期,主要项目为暴露,要求患者完成彼此间面对面的沟通,能够将内在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阐述和分项;同时引导患者能够勇敢地面对强迫观念和焦虑情绪,并鼓励患者阐述自身的问题,然后主动对自身的强迫行为进行改变;(3)治疗后期,带领患者对自身存在的不合理的行为和认知进行回忆和分享,帮助其对行为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帮助负性思维的良好改善,同时借助尝试改变和反应预防等有效措施,能够让患者逐步具备强迫行为控制能力;如果患者不良行为未得到良好改变,需要重复上一个步骤的治疗方案,以强化患者对症状能够有正确及理想的认知。

1.3 指标观察

将以下指标进行对比:(1)Y-BOCS量表评估强迫症状变化情况,25分为重度强迫,16-25分为中度强迫,6-15分为轻度强迫;(2)Y-BOCS量表评分减少80%为显效,减少30-79%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与有效之和的百分比为治疗总有效率;(3)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记忆力与注意力,前者应用WMS(韦氏记忆)量表评估,分数越高记忆力越强;后者采用2个连线测验进行测试,用时越短越好;测试1为顺序连接散乱的数字1-30,测试2为顺序连接散乱的数字与字母交叉(1-A-2-B……)。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Y-BOCS评分

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A组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Y-BOCS评分治疗前无对比价值(P>0.05),治疗后B组评分较A组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Y-BOCS评分[n(%),(625f721f3a837_html_b2324c637e692d5e.gif ±s)]

组别

例数

Y-BOCS评分(分)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前

治疗后

A组

30

24.32±6.34

15.84±3.97

24(80.00)

B组

30

24.21±5.87

8.38±2.31

29(96.67)

x2/t


0.069

8.895

4.043

P


0.944

0.000

0.044

2.2 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

B组患者即刻记忆与延迟记忆评分高于A组,连线测验1与连线测验2用时低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625f721f3a837_html_b2324c637e692d5e.gif ±s)

组别

例数

即刻记忆(分)

延迟记忆(分)

连线测验1(s)

连线测验2(s)

A组

30

5.81±0.96

5.24±0.64

56.84±9.97

93.37±5.23

B组

30

8.67±1.09

7.23±0.83

47.38±7.51

86.66±5.51

t


10.785

10.400

8.539

4.837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目前针对强迫症临床中通常会选择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促进相关症状改善,但是无法实现治愈目的,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会影响患者治疗及用药依从性【2】。而随着临床对疾病研究的深入,部分研究指出强迫症多因为个体对自身安全感存在怀疑,或是主动逃离认为存在威胁的警觉,因此确认心理干预对疾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3】。而本次通过将帕罗西汀+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共同应用到B组强迫症患者中,并以帕罗西汀单一治疗的A组为参照,结果显示: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即刻记忆与延迟记忆评分均高于A组,Y-BOCS评分、连线测验1与连线测验2用时均低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表明,帕罗西汀+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强迫症具有较高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帕罗西汀+短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强迫症可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状态,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故值得在临床中被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艾明亮,周娇娇,陈旭,等. 附加抗抑郁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医刊,2021,56(02):135-137. 
  [2]王博,耿英华. 氟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伴有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1,27(01):67-70,76. 
  [3]王德军. 氟西汀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01):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