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课程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一流课程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王茹玉 张治国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摘要:《铁路信号基础》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核心课,本课程全面专业的向学生讲述了铁路信号基础设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学习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计算机联锁控制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关键词:教学、课程研究、一流课程、考核方式

一、研究目标

《铁路信号基础》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核心课,本课程全面专业的向学生讲述了铁路信号基础设备,主要包括继电器、信号机、轨道电路、计轴器、转辙机的结构、原理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学习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计算机联锁控制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这门课本身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们掌握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的检修方法,初步了解一些设计方法,为将来从事轨道信号控制领域工作做好准备。 

近年来,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随着国内高考招生形势的变化,学生生源质量的下滑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入学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条件、学习习惯不尽一致,进入学校后,在学习期间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状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状态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二、研究内容

1.在“思想品德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职业适应快,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指导思想下,确立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2.基于创新性思维方式,借助“问题解决”理论,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建立以“问题链”为主线、通过“问题解决”驱动的课程内容体系。

3.重视解决问题的思想训练,将重复性、机械性劳动交给计算机完成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办法。

4.基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构造开放性立体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5.开展对比试验和实证分析,研究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为铁路信号基础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拟采用方法和特色: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本课程教学以有利于学生领会知识,发展智力能力,掌握技能,形成综合素质作为指导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了任务驱动、认知学徒,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等教学模式,很好的适应了课程特点。

完善的课程教学规范;我们编写了体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本的课程教学大纲和体现“能力本位”的实验教学大纲,并据此选定了辅助性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制定了教学进度计划,提出了试题库、资源库建设的指南,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教学文件体系。

优良的课程建设环境;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学院将本课程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重视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课程教材编写问题;由于我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该课程是校级一流课程同时又是省级一流课程,这些为本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开放的教学内容体系;教材是教与学的基本依据和主要知识资源,最初选用业界公认的优秀教材,同时结合知识发展和技术创新问题,采用更删交替、详略调整等方式;后来又开发了适合行业和我校培养目标的教材。增加了相应的实验教学,同时开放实验室等措施。

本课程教学研究改革创新点:

1.在教学手段上求新、求变、求创新,能够吸引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关注最新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扩大铁路信号的知识面,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积极引进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

3.团队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力求在实现课程目标建设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体现各自特点。

4.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学习答疑和指导。

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通过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确立“立德树人”为根本,在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注重“道钉精神”打造,塑造学生扎根基层、甘于吃苦、交通报国的思想境界。

2.构建服务交通强国战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面向国家高铁和城轨发展需求,基于自动化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突出安全可靠理念、融合通信与控制技术、强化校企协同培养,制订了具有轨道交通特色的培养方案。邀请轨道交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3.构建面向高铁和轨道交通控制的课程体系

通过与轨道交通企业签署订单培养协议,建立校企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校企共同重构课程体系、互补实践平台、融合师资队伍,吸纳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把企业优质资源引入课程体系。开启新工科专业改革,将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与轨道交通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进行深度融合,课程体系中融入大数据技术、“互联网+”等新技术。

4.以双创实践为引领,培育优秀职业素养

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以我校独有的轨道交通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为载体,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打造出“情景设置、感知体验、学做结合” 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5.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促教学质量上水平

鼓励课堂教学中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融合新技术。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聘请的企业专家兼任教师,实施“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职业素养。

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院-系-师-生”四维协同课程质量评价机制

构建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领导评教、全员评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在校院监督、系内协同、教师互听和学生评价四个维度,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管控;设立实践环节检查、督导随机听课、教学质量检查、学生评教、考场巡查、课程小结、成绩分析、试卷检查、毕设复核等9个环节,实现师生动态信息跟踪及网上互动管理。






625f6b849ad35_html_3b7fc539776d64a3.gif

2.“监督-评价-反馈-改进”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修订机制

健全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评价机制,实施质量监督、师生互动、教师自检及教师间互检互助,形成教学全周期的反馈闭环,优化教学方案,不断“持续改进”。通过教学评价、评奖评优等方式,调动教学工作积极性。

3.“校内外互动”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

定期开展培养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与反馈;建立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完成用人单位跟踪调查等,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以及“监督-评价-反馈-改进”的持续改进长效机制。教学工作日益规范,人才培养质量稳定提升,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很多地铁企业将该专业作为选才主专业,杭州地铁授予学校轨道交通类专业“最佳人才培养奖”。



参考文献

  1. 沙泉.《铁路信号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2

  2. 薛荣坤.《铁路信号基础设备》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

作者简介:王茹玉,1987,女 ,陕西 ,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学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Y2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