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胃肠外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9
/ 3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胃肠外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魏俊凌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 对案例教学法在胃肠外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选取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中进行学习的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中进行学习的3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的学生实施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中的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对两组中患者的考试成绩情况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当中学生的入科考试平均分对比之后不具有意义(P>0.05);对照组中学生的出科考试分数低于观察组,且观察组中学生的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当中数据进行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对照组当中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当中学生,两组当中数据进行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胃肠外科教学当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自主性以及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字:案例教学法 胃肠外科学 教学 运用

前言

胃肠外科学属于普通外科学当中极为重要的一大组成分布,属于外科学基础学科之一。在医学教育当中,临床见习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从基础理论学习过渡至临床实践的桥梁。胃肠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一直都是外科学教学当中的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在上世纪初期,哈佛大学首次设计了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法主要为将现实当中的真实情境典型化处理,逐渐形成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1]。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首次将案例教学法运用至医学教学当中。案例教学方式能够将某一个病例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描述之后运用到教学当中,实施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课程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该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进行提高,让学生分析、推理以及判断典型病例的方式让其能够对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掌握[2]。近些年来,伴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提升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往所实施的传统化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对现代教学要求进行适应,因此,必须研究出更加适合胃肠外科教学的教学方式。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中进行学习的30名学生以及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中进行学习的30名学生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对案例教学法在胃肠外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的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选取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中进行学习的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中进行学习的3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的学生当中有男性19名,女性11名,年龄在19岁至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49±1.15)岁。观察组的学生当中有男性20名,女性10名,年龄在19岁至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64±1.28)岁。两组中学生的基础性资料实施对比之后无意义(P>0.05),可以进行后续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当中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由教师在教学期间采取多媒体或者幻灯片的方式讲解理论知识,在课后积极督促学生复习和巩固相关的知识。观察组当中的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的教学方式为:采取案例的方式对病例进行引导和阐述,在选择病例期间必须选择切实符合胃肠外科学特点的病理,分析病症的体征表现,对其代表性以及典型性的特点进行判断。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之后,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并且进行初步的诊断。在应用案例期间教师需要在课前实施导入法,将所选择的案例充分结合到课堂教学当中,整理临床当中的经典案例以及真实案例,提出相关问题,用问题的方式对授课内容进行带动,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的针对性进行提高。再次期间,教师需要将案例当中可能使用到的图片、标本以及多媒体资料与病理一同整理并且展示给学生进行学习,保证学生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化理解。在教学期间教学必须针对性点评以及讲述学生所分析的内容,采取多媒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关病例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自主探究疾病的发展情况及具体的临床表现,对疾病的诊断依据以及鉴别方式进行掌握,选择出最为适合的处置方式,最后教师必须及时总结和归纳课堂的教学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中患者的考试成绩情况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在学生完成胃肠外科实习之后七天,依据胃肠外科疾病内的对学生实施考核,授课教师不参与学生的评分,考试总成绩为100分,分数在80分至100分为优秀,分数在60分至79分为合格,分数低于60分为不合格,总合格率为优秀率和合格率相加。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60名学生实施问卷调查,问卷所包含的内容为教学方法、教学态度、课程建议、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问卷调查结果分为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评估层次,总分为10分,分数高于9分为满意,分数在7分至8分之间为一般满意,分数低于6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相加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项研究中数据所实施的处理软件为SPSS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以及检验方法分别是%和x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以及检验方法分别是x±s和t检验,P<0.05代表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别中学生考试成绩对比 两组当中学生的入科考试平均分对比之后不具有意义(P>0.05);对照组中学生的出科考试分数低于观察组,且观察组中学生的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当中数据进行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别中学生考试成绩对比(x±s,分)

组别

例数

入科考试分数

出科考试分数

观察组

30.0

78.14±7.62

83.17±8.58

对照组

30.0

77.69±7.15

77.51±9.87

t

-

0.236

2.370

P

-

0.814

0.021

表2 两组别中学生考试分数合格率对比[例(%)]

组别

例数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总合格率

观察组

30

21(70.00)

8(26.67)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5(50.00)

9(30.00)

6(20.00)

24(80.00)

X2

-

-

-

-

4.043

P

-

-

-

-

0.044

2.2两组别当中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当中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当中学生,两组当中数据进行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两组别当中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30

25(83.33)

5(16.67)

0.0

30(100.00)

对照组

30

13(43.33)

11(36.67)

6(20.00)

24(80.00)

X2

-

-

-

-

6.667

P

-

-

-

-

0.010

3讨论

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方式更加重视知识的规范性、系统性以及完整性,教师采取系统化理论知识的传授方式,将知识内容当中的难点以及重点问题展示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完整化的理论知识体系,但该方式缺较为轻视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积极性以及探索性的培养,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较为缺乏

[3]。胃肠外科学极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具有非常强的专科性,该学科当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为手术操作、病理、生理、手术操作以及生理等等内容,不单单要求学生必须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但是在当前的教学过程当中,因为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教学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实施科学化的教学时间活动,改革传统化教学法,是当前外科学教师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4]。案例教学法是当前较为新型的一种教学方式,近些年来,该教学方式在胃肠外科教学当中的使用范围越发广泛。

在胃肠外科教学当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必须选择适当的病例,需要选择常见病以及多发病患者,同时病例的疾病情况和体征有着较高的代表性以及典型性,案例简单和清晰[5]。在教学期间要求学生需要结合自身所学知识,通过思考做出初步的判断。在运用案例分析法时,主要包含有二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课堂运用,可以采取课前导入法,借助精选病例,整理出临床当中极具代表性的真实案例,提出相关问题,以问题为着手点导入新课当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同时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方式将案例相关的知识直观和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讲授完某一个课堂目标时,采取案例对教学当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设疑,让学生实施分析,对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度进行深化,归纳和总结教学的内容。其二为课后巩固,实施案例作业法,将案例设置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实施案例考核法的方式,将简单的案例转变为题型,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6]。借助上述方式,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临床学习效果,可见,该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认识,对学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进行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7]。在本研究中,选取了3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了3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中患者的考试成绩情况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之后发现,两组当中学生的入科考试平均分对比之后不具有意义(P>0.05);对照组中学生的出科考试分数低于观察组,且观察组中学生的总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当中数据进行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对照组当中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当中学生,两组当中数据进行对比之后有意义(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传统化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法在胃肠外科教学当中的教学效果更高,通过考察学生对所需知识的掌握程度后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度以及接受度均比传统教学方式更高。

总而言之,在胃肠外科教学当中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自主性以及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步宁,张翼,黄蜜蜜. 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外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10-12.

[2]徐华平,王亮,张义胜,张晓峰,王明海,蒋大平,吴鑫.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2):310-312.

[3]李宗林,姚晖,赵正飞,冯立波,周业江. 微信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胃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01):7-9.

[4]唐博,李扬,王振冉. 案例式教学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275-276.

[5]马玉林. 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2):145-146+149.

[6]魏星,陈贵平,傅永清,杜卫东,周剑,顾文扬,朱丰杰. 微信平台辅助案例教学在胃肠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8):32-33.

[7]胡桂,郭一航,林昌伟,李小荣. LBL、CBL及PBL三种教学方法联合在胃肠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