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探:基于深度学习的实验探究教学——以“牛顿第一定律”活动设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8
/ 4

以评促探:基于深度学习的实验探究教学——以“牛顿第一定律”活动设计为例

陈苍鹏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 浙江 杭州 310012

长期以来,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但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如何培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思考不足。往往是把“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教师的任务通过课堂把知识转移给学生,而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通过刷题与强化训练,把知识记在心中,考试能考出来即可。而是应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构建、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教师、学生、知识三方面紧密的融合起来,这样的学习才是能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重要品质,才是我们所要的教育,才是深度学习。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美国比较早地开展了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我国于2014年着手研究深度学习,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初中物理深度学习作如下理解:深度学习中,学生围绕着挑战性的物理主题开展学习,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活动,开展合作学习与探究活动,形成物理观念,能进行模型建构、迁移应用、归纳演绎、推理论证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在深度学习中起主导作用,设计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物理内容是挑战性的任务,把握其物理的本质与思想方法,学生的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全面参与,形成积极内在的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2

浅层次的学习是以识记、复述知识等为特征,而深度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解释、举例、分析、总结、表达、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要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强调深层次的思考,要综合运用归纳、演绎、解释、推理、迁移等科学方法,还要将已经理解的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检验是否发生深度学习的方法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知识,并能根据实际情景进行调整相关知识,创建模型、建立和其他概念的关联,形成知识网络,深度学习才真正发生。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引入环节创设“小车为什么停下来?”的真实情境,直逼学生前概念“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学生探究“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变化?”这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合作探究,把“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变化”转变为“阻力大小对水平方向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探究,探究的问题就定位为“运动快慢变化”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使实验操作具有可操作性。如图1所示。

Shape1





图1 基于深度学习的实验探究框架

通过评价支架PTA量表引领,开展有序的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推理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再结合史实构建牛顿第一定律,最后利用三个典型的实例运用定律来深入理解定律。

(一)情境真实,诱导学生产生问题

美国21世纪技能委员会委员会在一个报告里指出,能够让学生从一个情境中习得知识应用到其他情景中,深入学习能力主要有三个维度,分别是认知维度、人际交往维度和个人内在的维度。其中,认知维度包括掌握学科的核心内容及批判思维技能,人际交往维度是指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技能个人内在维度。

【活动一】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情境创设与问题的提出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导入环节,采取真实情境的创设。

【情境创设】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基于对生活的观察,物体受到力会运动,不受力则停止运动,于是,他提出物体不受力就不能运动,物体运动必须受到力的作用。进而归纳的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较符合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前概念”,学生凭生活经验判断,学生往往觉得很有道理。

教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手推一下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就由静止变运动;撤去推力,木块停了下来。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正确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教学反思】情境问题化的教学策略,实质是通过“情境—问题—探究—迁移”的学习路径,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根据知识固有的逻辑关系,以及单元的结构特点,教师创建真实情境,设计有针对性、关联性和实效性的科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等有关科学方法,开展有意义的学习。

(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学生在上述情景中遇到困难,学生的思路“断了”,这时候教师予以引导,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给出一个思想方法:如果想要知道一个事物的作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这个“事物”去掉。

学生会想到,如果要研究“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可以去掉“力”来观察物体的运动受到怎样的影响。这时,提供一个实验作为类比支架(图2)。

Shape2




推理真空中能否传声 推理不受阻力能否改变运动状态

图2 类比支架

如真空能否传声,我们很难获取真空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逐渐抽去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弱,然后进行推理,假如空气抽尽,推理铃声就听不到,于是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我们也可以用研究声音传播的方法,采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当没有力作用的时候,研究运动能否持续运动。我们可以把原有的探究进行可操作化的转换(图3):阻力大小(水平摩擦力)对水平方向上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减小快慢的影响。这里的力,我们采取水平阻力,阻力不能消除但可以让阻力逐渐减小,观察物体水平运动状态变化。

625cc51c4bb33_html_3c7eb59db4630451.png

图3 问题本质: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推一下小车并设计问题。学生发现,撤去力滑板没有立即停下来。那么,运动需要力维持吗?小车最后停下来是因为什么呢?因为有阻力,假设阻力没有呢?滑板会怎么运动?讨论到这里,学生已经初步悟到“力不一定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前概念得到初步否定,建立了物体运动不一定需要力维持,滑板停下来是因为阻力的原因。到底“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单凭上述的“推桌子”的活动,还是不能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

针对该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教师设计两个问题进行导学:一是阻力大小如何改变?学生容易想到换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表面。二是物体运动状态怎么观测?运动状态包括方向与运动快慢两个因素,选择哪一个因素为好?学生根据刚才滑板的经验,选择速度变化容易观测,速度减小快慢怎么观察?可以得出通过小车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距离越远,即越慢停下来,即速比较度减小的越慢。

【教学反思】

深度学习的场域,是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学生在小组开展合作时,参与对话沟通,共同思考与协商。学生通过对“力与运动”关系的分析,提出方案与讨论,充分表达自己观点,拓宽思路、掌握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有意义的开放性的真实情境中分析、讨论、质疑,用已有的方法“在真空中能否传播声音”解决新的问题“力是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强调思路方法的构建,尤其是“实验+推理”的思路方法的形成过程,这是以学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

(三)以评促探,促进思维深入解决问题

讨论到此,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已经基本了解,但是对于具体怎样设计实验,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控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呢?如何让阻力逐渐变小呢?让学生开展小组交流。老师请一组自以为已经“会做实验”的同学上台做实验。学生第一次在棉布上推一下小车,撤掉推力后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另一次在木板上推小车,撤掉推力后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教师利用手机拍下视频。反复该实验播放视频,然后请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评价。学生认为,自变量——阻力大小的变化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改变阻力大小,但是,学生认为该同学前后两次的推力无法控制相同,造成小车的初始速度不同,所以用手推小车是不行的。

在此组织小组合作与交流,教师也给予适当的引导,重新设计实验。教师采取提供给学生仪器,如小车,滑板,弹簧,木块,刻度尺,棉布,浴巾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材料的选择,可以用弹簧控制初速度相同,也可以用斜面。充分讨论后,各组合作完成实验设计方案,教师提供PTA评价量表进行评价,PTA量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力与运动实验设计PTA评价量表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学生水平

分值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导师评价

1.自变量

能选择不同材料作为下垫面,获得大小不同的滑动摩擦力。

水平一:达到6个标准

水平二:达到5个标准

水平三:达到4个标准

水平四:达到3个标准

水平五:达到0-2个标准

10

8

6

4

2





2.无关变量

相同斜面、相同小车




3.因变量

小车从相同高度下滑,获得相同的初速度。




4.记录表设计

设计科学合理的表格。




5.可行性

实验具有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6.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




对于学生的实验记录表的设计,可基于课本表格进行改进,作出引导。引导学生把因变量,即速度减小快慢也列入表格,建立一个新的表格(表2)。因为只有在实验中观察速度变化的快慢,才能理解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否则,又是一个及其抽象的概念。

表2 运动与力记录表

表面材料

物体受到的阻力

(填“大、较大、小”)

物体运动的距离

(填“大、较大、小”)

物体速度减小的快慢

(填“快、较快、慢”)

毛巾




棉布




木板




实验设计好后,进行实验,并进行成果展示,以表格展示与实验操作展示,加上口头解释。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出相似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越慢。相反,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距离越近,速度减小越快。

在小组汇报完毕时,引导学生在表1的基础上增加两行,并增加一列“物体的运动方向”(表2)。教师引导学生做如下推理:假设换用玻璃板做实验,阻力更小,物体运动更远,速度减小更慢;进一步推理,假设平面绝对光滑,没有阻力,物体运动距离无限远,速度不减小,即一直运动下去。同时,通过实验还可以发现,物体的运动方向也保持不变的。综合起来看,当物体不受力的时候,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表3 运动与力记录表

表面材料

物体受到的阻力

(填“大、较大、小”)

物体运动的距离

(填“大、较大、小”)

物体速度减小的快慢(填“快、较快、慢”)

物体运动的方向

毛巾

不变

棉布

较大

较大

较快

不变

木板

不变

玻璃板

很小

很大

很慢

不变

光滑平面

没有阻力

无限远

速度不变

不变

至此,我们回顾前面的困惑:“物体不受力,能否继续运动下去”,显然,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假如水平方向不受力,会一直运动下去,也就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学生推翻了自己的前概念,建立了新的认知,收获了理解的喜悦。

【教学反思】

这里大胆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暴露学生的对变量的控制方法与措施,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好小车相同的初速度以及阻力的类型选择。这里教师的“主导”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提高一定的仪器与设备,从仪器中悟出实验应该怎样设计;二是利用PTA量表予以引导。PTA评价量表突出导向性、全面性、合作性、科学性。

(四)实分析,构建定律

科学史的学习,不仅是牛顿第一定律建构过程的重要一环,也帮助学生树立观念:一个定律的得出,不是一位科学家就能获得的,需要大量的科学家一起努力,不断实验与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科学规律往往是众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

在获得结论“当物体不受阻力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后,出示科学史料,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进一步理解并完善“力与运动”的内容。伽利略通过复杂而又严谨的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后来科学家笛卡尔作了补充:运动的物体不受力,除了快慢不变以外,运动方向也不改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位科学家阐释了“当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是不变的。”后来,牛顿继续补充,当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作用的时候,物体仍保持静止,并结合两位前辈的成果,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学反思】对未知世界的学习,应该对概念有更全面地理解。物理学习要进入深度学习,不仅要去理解实验现象所蕴含的意义,还要借助于相关文献中提取意义,并使两者的结合,让概念理解更为全面更为深入,这种理解,不仅仅表面上的知道与了解,更强调一种深层次的思考、整合、内化,是更加复杂和更具综合性的学习结果。围绕着该“力与运动”这一核心概念,从多个角度对其加以表征的,能够提取信息、创建“力与运动”的模型、解决“不是运动的原因”、而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学以致用,迁移应用理解科学实质

为了更加精准地理解定律,需要引导对定律的解读。牛顿第一定律也可以说成是:若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若物体受力,运动状态要改变;反过来,若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则必须有力。总而言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那么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呢?这里我运用课本三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从运动状态的两个方面入手,先受力分析,后分类归纳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最后举例论证。

625cc51c4bb33_html_2870a460d2b7b635.png

图3

针对本节课的难点: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的最好检验方法就是迁移。我选取了若干个学生根深蒂固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判断某个运动状态的物体如果不受力运动状态会如何,如果学生能做出准确判断则说明学生初步理解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本环节的情境分析设置了难度梯度,并配合王者荣耀闯关进阶激励,积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与反思

从本次的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当学生碰到与自己的前概念发生冲突时,学生能非常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交流与实验探究中来,能及时提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见;从课后的思考问题来看,能有效地予以分析与解决,后续的惯性学习也是水到渠成。本次教学主要的经验,“突出重点、注重创新;水平适切,体现差异;梯度发展,指向高阶;操作具体,易于检测”。

总之,为了更为有效,我们采取“以评促探”的理念,开展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从“力是否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实验探究,采取PTA量表与任务单的形成性评价,从如何控制无关变量、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尤其是如何获得相同的“初速度”的实验设计,以及实验表格设计与突破,制定评价标准,开展基于SOLO理论的评价。量表和任务单既提供了实践指导,也是评价的依据,还是实践优化的方向,达到了以评促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永贵,金京生等.以评促探:基于标准的科学探究评价工具设计与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3

[2]李春密.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指南·初中物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6

[3]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

[4]钟启泉,核心素养十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10







1 李春密,马朝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指南·初中物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6):2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