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镇痛分娩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7
/ 2

中医针灸镇痛分娩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潘雪梅

官渡区金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200

[摘要]目的:剖析早期护理干预与中医针灸镇痛分娩的联合应用,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作用。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镇痛分娩及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开展中医针灸镇痛分娩与早期护理干预的联合应用。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为91.67%,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与中医针灸镇痛分娩的协同使用,能帮助产妇缩短产程时间,实现分娩结局的改善,值得临床加以重视和推行使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镇痛;分娩结局;早期护理


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分娩期间的剧烈疼痛,不仅会增加产妇的恐惧、焦虑,还会诱发对母婴不利的系列应激反应,影响分娩结局,增加临床剖宫产率。中医针灸镇痛分娩在缓解分娩疼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对母婴无任何不利影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研究表明[1],中医针灸镇痛分娩与早期护理干预的配合使用,更能从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为产妇营造相对舒适的分娩状态,使其减轻对分娩疼痛的恐惧感,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分娩结局。基于此,本实验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妇为分析对象,进一步研究早期护理协同中医针灸镇痛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实验分析对象为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产妇。基于随机抽签法对以上产妇进行分组,其中60例列入对照组,年龄最大值34岁,最小值22岁,平均(28.12±9.11)岁;孕周区间37~41周,平均(39.05±10.01)周。另60例列入观察组,年龄最大值33岁,最小值23岁,平均(28.09±9.13)岁;孕周区间38~40周,平均(39.09±10.05)周。纳入标准[2]:①均为单胎头位妊娠;②未合并高危妊娠因素;③未存在沟通障碍;④临床资料齐全,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参与。剖析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年龄及孕周等数据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镇痛分娩及护理,安排助产人士全程陪伴,指导产妇采取合适的分娩体位,并进行母胎情况的密切监测。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中医针灸镇痛分娩及早期护理干预的联合应用:①中医针灸镇痛分娩:以三阴交穴、合谷穴及足三里穴为主穴,昆仑穴、至阴穴为次穴,肩井穴为配备用穴;择取毫针对以上穴位进行针刺,得气后进行中等程度的间断刺激,5~10min/1次;手法选择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间为20min。②早期护理干预:一方面,产前采用发放健康手册或播放视频的方式,向产妇及家属进行临产征兆、宫缩及饮食营养等多方面知识的健康宣教,重点普及自然分娩的积极意义及重要性,帮助产妇增强分娩认知,减轻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另一方面,密切与产妇沟通,了解其情绪状态,对出现焦虑、恐惧及紧张等不良情绪的产妇,及时进行情绪舒缓和心理安慰,并告知产妇负性情绪对分娩的不利影响,帮助产妇自主调节自身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引导产妇自主表达情绪及想法,并协同家属给予情感支持与鼓励,进一步帮助产妇树立良好心态,积极待产。同时,在产妇进入产房前,助产士对其进行用力方法、呼吸方式等相关事项的一对一宣教。分娩时,助产士给予全程陪护,采用言语鼓励及肢体触摸等方式给予产妇生产信心,保证分娩顺利。此外,在产后叮嘱产妇及时排尿,根据机体情况适当指导其开展运动锻炼,加快产后恢复速度。向产妇详细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满足胎儿营养所需。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析两组分娩结局,包括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3]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实施x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211.29±35.29)min,第二产程时间为(45.19±10.07)min,均短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x±smin

组别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总产程

对照组

258.34±50.58

63.08±24.34

8.69±1.62

208.74±31.28

观察组

211.29±35.29

45.19±10.07

8.22±1.57

204.19±35.69

t

5.909

5.261

1.614

0.743

P

0.000

0.000

0.109

0.459

2.2 两组分娩结局分析 观察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68.33%),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结局分析n%

组别

自然分娩

阴道助产

剖宫产

对照组

41(68.33)

7(11.67)

12(20.00)

观察组

55(91.67)

1(1.67)

4(6.67)

x2

10.208

4.821

4.615

P

0.001

0.028

0.031


3 讨论

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分娩期间存在的剧烈疼痛,不仅会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也会直接对分娩结局产生影响。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日益注重产妇分娩过程中的舒适性,而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分娩安全的前提下,减轻产妇的分娩痛感,逐渐成为临床重点研究领域[4]。中医针灸镇痛分娩是临床常用的非药物分娩镇痛手段,能充分发挥针刺对机体的整体调整作用,获取理想的镇痛效果。同时,作为一种经济可行、操作简单的分娩镇痛方式,中医针灸镇痛分娩可在产妇清醒的状态中实施,且不会对母婴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在临床中颇受青睐,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产妇及家属所接受和运用。当然,也有其他观点认为,覆盖产前、产时和产后等诸多环节的早期护理干预,也能通过产前的保健与健康教育、产时的陪伴鼓励及产后的细心呵护,为产妇营造良好分娩环境与心理状态,缓解产妇不良情绪的同时,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分娩结局[5-6]。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自然分娩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68.33%),组间差异明显(P<0.05);说明早期护理干预与中医针灸镇痛分娩的联合应用,能帮助产妇树立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并促进产妇分娩结局改善。

综上所述,对产妇开展早期护理干预与中医针灸镇痛分娩的联合使用,能在改善分娩结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值得临床重视推行。

参考文献:

[1]何金花. 中医针灸镇痛分娩对促进分娩进程、改善分娩结局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2):145.

[2]江桂芝. 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2):120-122.

[3] 高忆,王慧霞,翟晓静,等. 电针对初产妇新产程潜伏期和分娩结局影响的临床观察[J]. 广西中医药,2020,43(3):19-21.

[4] 李真,席红霞. 产后抑郁情绪高危产妇的早期筛查方法及护理干预效果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8):99.

[5] 张晓平,刘芳,贺莹.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对胎膜早破孕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1,45(8):1332-1334.

[6]覃锐. 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干预对产妇不良情绪、疼痛程度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2):147-149.

作者简介:潘雪梅1972-汉族,云南昆明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