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5
/ 2


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

李舟

长沙市青少年宫 410000

摘要:田径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是体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在术科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田径运动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田径运动中小学生的运动损伤是广大教师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它轻者影响教学和训练,重者有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必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做好预防工作。运动损伤不仅给身体上带来痛苦,影响其正常学习,还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影响其运动兴趣与积极性。田径运动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学生能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机体一旦受到运动损伤,常要休息很长时间,所以可以根据损伤部位的规律和特点,及时地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合理安排损伤后的恢复性训练的强度和负荷,以及运用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练习方法加速机体功能的恢复。本文试图对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运动损伤的性质特点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掌握损伤的规律,怎样使得运动损伤在田径运动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强化学生自我预防意识,对减少损伤发生率。本文主要研究田径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病特点、规律和原因,并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

关键词:田径运动;损伤;原因;预防

1前言

田径运动教学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田径运动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给训练、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论述田径专业的学生如何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生。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田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田径运动有“运动之母”之称。是其他体育活动的基础。田径运动可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种种原因在田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运动损伤,使学生不能正常地进行练习和锻炼,导致其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下降,也使一些原本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因此退出了体育活动。所以如何预防田径运动损伤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此原因,本文以研究田径运动损伤为主要基点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预防田径运动损伤进行探讨和研究。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索发现。大多数高校对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的研究较多,
1.逻辑分析法

采用逻辑分析法,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统计所得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逻辑分析。

2.教学训练计划安排不当

根据调查显示,田径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教学训练计划安排不当,占18%。一是有些教师由于专业知识不全面,对运动员(或学生)了解不够等原因,训练计划的科学性较差,带有一定的自日性。一是在训练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医疗监督,急于求成,没有循序渐进,一味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训练计划制定不够科学。这样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3.对肌肉、关节、韧带柔韧性、协调性不够

根据调查显示,田径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对肌肉、关节、韧带柔韧性、协调性不够占12%。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有些教师忽视运动员肌肉关节韧带的训练,没有把柔韧性、协调调性提高到应有的重视程度。造成肌肉关节韧带的柔韧性与身体素质和技术的发展不陇调、不同步,动作的幅度、协调性受到影响,当身体素质和能力提高时,动作幅度加大到超过了肌肉关节韧带的活动范围,柔韧性、协调性跟不上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需要,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二)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方法

1.加强田径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平时要注意加强防损伤观念的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训练,注重防伤意识及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减少紧张或松懈情绪。加强心理训练,平时的训练。还要加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令其学习、掌握握必要的自救和与互救方法。经常对运动员进行提高自信心的训练,培养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消除消极的思维方式和焦虑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系统的劳损,人多由于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为了减少这此损伤,教师、教练员应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和各项运动项日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机体性能。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运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具备良好身体素质的练习者才能更好地适应练习的强度和正确掌握运动技术特点。在众多素质中力量素质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力量是基础,速度是灵魂”之说。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的基木,也是身体训练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指标。若运动者的力量素质差,他就不能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和弹跳等方而达到较高的水平。运动员若出现运动损伤,可通过适量的力量练习进行恢复。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运动量,应根据个人各器官功能状况、气候条件和训练水平而定。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根据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准备活动。

4.合理安排教学. 训练和比赛

教练员应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教练员应适当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加强对运动员易伤部位的素质训练,调整好他们的比赛状态,正确指导其参加比赛。

5.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建立和建全医务监督是预防运动员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选拔运动员时应进行详细体检,对不能从事人运动量训练或专项训练的慢性伤病学生,千万不能吸收入队。要防止运动员带病参加比赛,伤病初愈是否恢复训练,也应尊重医生的意见。教练员还应掌握按摩的相关知识和技法,以帮助运动员在发生运动损伤后尽快地恢复。定期对运动员进行检查,以了解运动员的机能变化及损伤状况。认真总结预防伤害的经验,提高对防损伤的认识。要认清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其发生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预防。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田径运动损伤规律、特点及原因的分析,认为学生及老师应将防治运动损伤放在工作日程上来抓,做到有备无患,科学地从事教学和训练,更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1.加强预防运动损伤的教育。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的力量和保护。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注重加强薄弱肌肉、关节、韧带的练习,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田径教学与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2.建议

1.加强预防运动损伤教育。新生入学刚开始,学习体育专业技术课,应树立正确对待运动损伤的思想,增强预防观念,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全面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由于局部负荷过大成了运动损伤的主因素,而训练又是损伤的主要场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强度不相适应。因此训练手段不能采取“单打一”法,更不能为了出成绩而盲目地加大运动量,致使局部器官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而造成损伤。

参考文献

[1]张勇.浅析体能训练对防治田径运动损伤的作用及措施[J].科技信息,2009(17):147-158.

[2] 李志勇,李广文.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标枪运动员肩、肘部损伤的调研[J].德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06):86-88.

[3] 何珂峻,李超红.体育运动中急性腰扭伤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J].颈腰痛杂志,2005,26(03): 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