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2

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肖晓红

湖南农业大学医院 湖南省 长沙市 410128

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本院内科护理管理状况选取24名护理工作人员为病患提供服务,对比人性化管理实施一段时间后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以及认知能力的改变状况。结果:在人性化管理实施以后,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认知能力上都有着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管理中进行人性化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人员的认知能力提升,对整体的互利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护理认知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据本院内科护理管理状况选取24名护理工作人员为病患提供服务,该24名护理人员各项基本资料并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方法

①创造工作良好氛围: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情感交流,因此,各科护士长和有关管理人士之间应与一线护士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状况、情感问题等,并多倾听一线护士工作人员的内心想法、反映以及有关护理建议等,并针对有建设性的意见进行探讨和采纳,以增强护士工作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还应当通过意见记录簿等为护士工作人员提供需求的反映途径,以准确了解医护人员工作中和日常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并努力解决员工的要求,以增强护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对医务人员护理时发生不良或过失的情况时,切勿当面指责,要在恰当时间进行合理批评和劝告,以避免因自尊心挫伤反而怠于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定时参加医院的团体活动,以缓解医务人员压力,并增强队伍合作力量。

②定期训练:由科领导召集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并对科内医护工作者开展人性化医护管理训练和专业知识训练,包括突发事件管理、紧急预判、人际沟通、人文关爱等,使医护工作人员能形成个性化医护意识,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医护品质。

③分层管理模式:按护士长、组长和负责护士三层实施护理管理,首先应先确定各级相应岗位人员,由护士长主管进行外内科协作、统筹管理等工作,并对临床应用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实施督导,并协调合作、交流和其他科室间的问题;由组长负责配合护士长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并根据患者病情提出具体护理计划,对负责的护士护理工作进行督导和考评;各负责护士在主任领导安排下,根据病人护理规划进行全部的临床护理业务工作,并仔细做好护士文书录入等。

④强化质量监督:由组长负责监督护理人员的每日护理质量,由护士长负责对上一周护理质量做出总结,并由科室内的全体护理人员共同讨论在本周内各科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讨论具体的解决办法;同时,应定时安排各科医师进行专业培训和考试。

护理培训内容:

①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病人为医护中心,在医护流程中积极主动地和病人做好交流,提升医护服务质量,培育医务人员的负责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

②老人心理护理:在针对年纪大的老人进行护理工作时,必须注意其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因为其老年患者的年纪比较大,所以在进行治疗的流程中会出现沟通障碍的状况,使得患者产生了不安、焦虑的心态,或者会因为沟通问题,和医护工作人员产生矛盾,使得老人在进行检查时会对医护工作人员形成抵触的心理,认为自己的人格在医生中得不到认可,所以医护工作人员应该不厌其烦地为患者加以引导,定期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让患者对医护人员更加信赖,主动协助护理人员的工作,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③护患交流技巧:人性化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便是和病人进行交流,唯有良性的交流才可以形成护患关系融洽的治疗环境,利用交流可以使医护人员清楚地对自己的不足加以认识,提高病人的治疗信心,降低护患争执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在和病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运用语言交流技能,言语运用得当,从病人的视角考虑,切身考虑病人的心里体验,为患者进行人文关爱,以达到个性化护理的终极目的,从而改善病人的护理依从性,使其可以主动地面对护理,使护理工作能够积极地开展。

2结果

在人性化管理实施以后,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认知能力上都有着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详细见表1、表2。

表1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估表

时间 应急预判能力 内科护理价值观 逻辑思维顺序 技能操作熟练程度 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管理前 85.0±4.7 83.5±6.3 82.6±6.7 83.5±9.3 84.8±7.6

管理后 94.4±4.1 95.4±4.7 91.8±7.0 92.8±7.3 94.5±5.2


表2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认知能力评估表

时间 护理模式态度 管理模式概念 管理模式环境 管理模式行为

管理前 86.8±5.6 86.0±4.3 87.5±4.1 86.2±3.4

管理后 94.6±5.0 94.9±5.2 94.5±6.1 94.8±5.2

3讨论

对每个医院而言,人员管理工作是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环节,人员管理工作是指通过医院全方位、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管理工作,使得医院员工更好的开展工作。完成岗位职责,可以减少日常疏忽情况,并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本职工作质量以及医院的整体品质和效率。对医生而言,医护服务质量直接关乎到了医院的总体形象,而医护服务质量又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服务,所以怎样提升护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一直是各大医院所关心的重点。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只是可以根据患者对病情的诊断、病情改变而开展相关的护理管理,但对于病人的饮食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并不会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也根本无法适应当前面临的生活要求。对内科病人来讲,由于其患者病情较长,具有复杂性,且痊愈率较低的状况,所以病人心情也多有波动,而患者病情管理又相对繁杂,所以针对于这部分的病人,就必须要求医务人员具有更高水平的服务能力与素质,方可更有效地平衡病人心态,以保证医护效率与治疗效果。根据内科病人的护理要求,就需要护理人员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即从护理工作人员身心需要上入手,并根据本院内科实际状况,给护理工作人员提供一种健康的工作气氛,并且定期进行护理业务培训,以培养护理工作人员的高质量服务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确定护理工作人员岗位,来提高其护理服务质量。另外,还应当适宜增加奖励制度,目的就是在调动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帮助护理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整体技术水平,以提升内科治疗及整体护理质量水准。

参考文献:

[1] 卢超. 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1(1):147.


[2] 高丽,李文军. 分析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