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2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护理

陈华 钱小丽

东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临床营养中心 210002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科室2018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为对照组,3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为观察组。两者均予经皮内镜下胃造口肠内营养支持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护理。收集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庭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家庭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前言:神经肌肉疾病、鼻咽部肿脑血管意外患者往往合并吞咽障碍,虽然大多患者胃肠功能正常,但却无法经口进食,其营养的摄入必须长期甚至终生依靠管饲摄入,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经鼻置胃管喂养[1]。然而,留置胃管具有多种缺点,主要包括影响外观,鼻咽部受压引起损伤或不适感甚至出现黏膜缺血坏死,或者由于胃管移位、脱出而导致误吸和肺部感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增加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一开始主要应用于吞咽障碍患者,其以操作简单, 对患者的外观和舒适度影响小,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节省医疗费用等优点,后被广泛应用于应用于脑卒中等各种吞咽障碍患者[2]。有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属于临床常见营养支持手段,而家庭肠内营养是指患者在家庭环境中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其加以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3]。本研究选取本院科室2018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两者均予经皮内镜下胃造口肠内营养支持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科室2018年4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为对照组,3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0~90岁,平均(57.44±4.75)岁。脑缺血脑病8例, 脑肿瘤术后2例,脑外伤后8例, 营养不良9例,神经肌肉病变7例, 鼻咽癌放射性损伤2例, 不全性肠梗阻7例,克罗恩病6例,短肠综合症4例,肠瘘3例,肠系膜动脉压迫3例,帕金森1例,查阅相关资料,按照相关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家属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加试验,本研究已经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者均予经皮内镜下胃造口肠内营养支持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护理。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1)术前宣教;(2)术后导管留置监护;(3)心理辅导。(4)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2)简单的皮肤护理。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肠内营养护理,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1)体位与温度护理:输注时头部抬高15°-30°,环境温度以38~40℃为宜。(2)造口管护理:保持导管通畅,在喂养前后均需冲洗导管,采用温水予以冲洗,定期更换造管口敷料,保持管口,且避免管口过紧或过松引起不适(3)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监测患者胃排空情况,若出现胃潴留情况,可减慢输注速度或完全停止管饲,必要时进行胃动力药物干预。重视管饲各环节的消毒,定期更换营养泵管,避免污染。观察输注过程中有无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1.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其中,若数据是计数资料则以[n(%)]来表示,组间比较分析时应用χ2检验,若数据是计量资料则以(x±s)来表示,统计分析时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结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30

9(30.00)

12(40.00)

9(30.00)

(70.00)

观察组

30

18(60.00)

10(33.33)

2(6.67)

(93.33)

t值





9.742

P值





<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庭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国庆,肖阳春,刘永成,等. ICU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 ( S2) : 52 -53.

2[] 江志伟, 汪志明, 李 宁, 等.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改善吞咽 障碍病人的营养状况[ 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2, 9( 2) : 96-98 .

3[] 邹志英, 黎介寿, 江志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的护理[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7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