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固定正畸矫治青少年患者托槽脱落率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13
/ 2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固定正畸矫治青少年患者托槽脱落率的影响观察

彭鹏

苏州口腔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 目的 研究固定正畸矫治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固定正畸矫治的青少年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口腔科护理,观察组中40例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托槽脱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托槽脱落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固定正畸矫治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托槽脱落率,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固定正畸矫治;青少年;个性化护理;心理


青少年口腔疾病患者在接受牙齿畸形矫治的过程中,需要选用规定的矫治器,由于该类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小,对不适感的耐受力水平普遍较差,产生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可能性较大[1]。并且一部分患者,往往不能够与医生之间进行主动的配合,托槽发生脱落的可能性较大,使治疗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2、3]。本文研究固定正畸矫治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固定正畸矫治的青少年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接受常规口腔科护理,观察组中40例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27例;口腔疾病史1-17个月,平均(5.4±0.8)个月;年龄14-29岁,平均(20.7±3.6)岁;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口腔疾病史1-15个月,平均(5.7±0.6)个月;年龄13-29岁,平均(20.4±3.2)岁。自然指标数据,组间比较P>0.05,可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科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青少年患者在接受口腔矫治的时候,由于对导致牙齿畸形发生的具体原因、牙齿畸形矫治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是十分理想,在治疗前和治疗计划进行期间,往往会有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出现,从而使治疗计划的实施受到不利影响,矫正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因此,广大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牙齿畸形矫正治疗前,需要有针对性的将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讲解,使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牙齿畸形的危害,同时,还需要将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疼痛和不适感,以及具体原因,向患者进行充分说明,使其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2)行为护理:对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全面的知识宣传教育,饮食方面,需要嘱咐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摄入过硬、粘性食物,在饭后要坚持漱口,从而使口腔能够时刻保持清洁状态;说明饮食习惯、口腔卫生、托槽脱落等因素,对矫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强调一旦托槽发生脱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否则治疗时间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告知家属,负责对患者的医嘱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从而帮助建立良好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更好配合治疗。(3)定期随访:在每次复诊之后,护理人员均应与患者定好下次复诊的具体时间,并嘱咐其按时进行复诊;复诊时对患者情况进行详细询问,说明在复诊后,会有疼痛等不适感出现,通常一个星期左右,不适感会逐渐消失。

1.3 观察指标

(1)托槽脱落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对护理服务满意度;(3)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1.4 评价方法

心理状态:以HAMD和HAMA量表评价,包括两方面的7个问题,0-56分,分数高,心理问题重。

满意度:以我院自拟的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60分不满意,≥80分满意,其余基本满意。

1.5 数据处理方法

以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和计量资料进行X2t检验,以[n(%)]和(62568e0553c71_html_6a5fbe5689beb935.gif ±s)表示。

2 结果

2.1 托槽脱落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见表1。

1 托槽脱落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例数(n)

托槽脱落

不良反应

对照组

40

9(22.50)

6(15.00)

治疗组

40

2(5.00)

1(2.50)

X2值


4.47

4.36

P值


<0.05

<0.05


2.2 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比较P<0.05。见表2。

2 满意度[n(%)]

组别

例数(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0

12(30.00)

18(45.00)

10(25.00)

30(75.00)

观察组

40

26(65.00)

11(27.50)

3(7.50)

37(92.5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后,两组HAMA、HAMD,较护理前低,组内比较P0.05。护理前组间比较P0.05,护理后组间比较P0.05。见表3。

3 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分)

HAMA

HAMD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7.94±5.31

13.52±1.64#

28.34±5.19

12.16±2.05#

观察组

28.15±4.72

7.19±1.08*

27.13±5.20

8.43±1.68*

t

1.261

17.429

1.426

14.520

P

>0.05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护理前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认为,年龄在12-18岁之间的青少年患者,接受牙齿畸形矫治的效果往往最为理想,但在青少年时期,患者的心理发展变化速度较快,且表现较为多样,在矫治期间采用个性化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显得尤为重要[4]。在矫治期间通过向患者讲解牙齿畸形、矫正治疗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使患者在治疗和日常生活中配合程度提高,使患者紧张、害怕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治疗期间的配合度,使托槽发生脱落的次数减少[5、6]。本次研究说明,固定正畸矫治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不良反应,降低托槽脱落率,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岳莉,梁晓伟,李阳飞, 等.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45-46.

[2] 郭建斌,邹耿森,郑辉,等. 影响正畸用微螺钉种植体成功率的风险因素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7,51(2):126-129.

[3] 李智.微型种植体支抗控制技术在对替牙期儿童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4):44-45.

[4] 唐敏,陈妍曲,邹道星,等.高精度三维整合牙颌模型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个体化微种植体手术导板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8,25(2):88-91.

[5] 马金骥, 李红哲. 常规矫正与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临床对比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8):33+39.

[6] 鲁光炜,焉钰,何武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静止期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血清IL-2、IL-6、TNF-α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0):1229-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