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1
/ 2

谈谈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技巧

何小龙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下雷镇中心小学 邮编: 532315

【摘要】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其窍门有:启,培养学习兴趣;乘势,促使欲望提升;善嬉戏,推崇快乐学习;创设氛围,激发好学情趣;重生生合作,体现学为主体;巧用多科素材,提升综合能力;让活动丰富多彩,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技巧

随着教育的不断投入,农村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学会计算机的使用,进行简单的word文档处理、excel数据处理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针对我校学生的现状,就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谈谈笔者教学的一些小窍门:

一、启,促成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好奇心

小学生对任何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在进行每个环节的教学时,要让学生都有一个新鲜感,都能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善于创立唤起学生求知欲的导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在教学PPT简单制作时,笔者先因时制作一个卡片,可以教师节送给老师的,可以是妇女节送给妈妈的,可以是儿童节送给自己的等。优美的动画、动听的音乐、跳跃的呈现方式,里面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想说的话,用灵活多样的启发方式,让学生带着想试试、愿意学、乐意做的心情去学习,良好的学习动机一产生,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二、境,促使欲望提升,允许学生出“洋相”

保护他们求知欲望。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往往我们布置学习任务后,他们会自主改变教学意图,根据自己的意向完成相关内容。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爱好,乘势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以欲罢不能的求知欲望,让其自主探索,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教学完画图软件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教学Word的插入图片时,让学生进行诗配画的创作;在低年级教学“金山画王”时,那漂亮的图案使学生感到无比新奇。讲解了如何操作后,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组合成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利用电脑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嬉,推崇快乐学习,促成掌握新技能

小学生除了好奇、好动的主要的特点外,好游戏,也是主要的特点之一,对游戏更是乐此不疲。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嬉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在学生浓厚的爱好中,快乐学习新知识,把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老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得很累,而且很不愿意学,更提不上自觉学习了。所以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时,选用了《金山打字通》这一软件,这种软件可欣赏精彩的画面,聆听优美的乐曲,直观而形象,常常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使用后爱不释手。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的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四、趣,创设教学氛围,诱发学生新奇感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他们好学情趣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显,促进生生合作,体现学生主体性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把自己变成“一位合作伙伴”。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亮出总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生生互动,小组合作,人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自己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疑点和难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六、富,巧用多科素材,学科之间融合

信息技术已普及、运用于各行业,既服务于各行业,也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应是一个整体,一个联系而又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七、动,活动丰富多彩,展示自我效率

教学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常常在学习中,有一种极强的表现欲,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恰好能把学生的表现欲转化成学习热情。譬如,在学习认识键盘时,如何让学生对枯燥的键盘感兴趣,且又能提高学生的输入水平呢?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进行打字练习时在比较谁打得快,我就抓住这一信息,在全班开展打字比赛的活动。我印制了一些表格,上面有时间、速度、准确率的指标,每人一张,全班同时开始,打完后记录自己的成绩,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鼓励成绩差一点的学生迎头赶上。这样使学生不仅仅认识了键盘而且提高了输入速度和准确率。又如,在进行画图教学时,笔者采用展示自我,登台献计的活动,活动后,选出获胜的作品,奖给作品收藏证书,学生当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选上。经过充分准备,认真思考,发挥想象力,每个学生都能把所学的画图知识运用到极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与学生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得出的一些小窍门。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让学生在好奇、愉悦、快乐的情景中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升。不仅是信息技术课,更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根本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童爱华.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巧[J]. 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2017.

[2]姜峰. 一刻钟的奥妙——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巧[J]. 小学时代, 2018(1):1.

[3]戚玲玲. 巧用细节教学 展现课堂魅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细节教学的实践与运用[J]. 中小学电教:综合, 2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