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中制作中折纸教学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01
/ 2

小学美术手中制作中折纸教学的应用研究

王小盼

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说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开设美术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折纸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门类,它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还能培养实践能力。折纸,就是通过对平面状态的纸张进行若干次的折叠,叠出自己想要的图案。也可以,在折纸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接下来,本文针对如何开展折纸教学提出个人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折纸教学;

引言:首先,折纸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的美术教学课程所投入的费用更加的便宜。其次,纸张的获得渠道也较为广泛,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循环利用一些废纸来进行折纸,这样既达到了我们练习动手能力的目的,也实现了低碳环保。所以说,折纸十分适用于小学生的美术课堂中。他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具体能力,也可以为他们带来快乐。这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课程,既让孩子们学到技能,也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在小学美术手工制作中折纸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在我们眼里,一张纸经过若干次的对折,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殊不知,当我们进行一个折纸作品的创作时,要对其整个形态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这就要发挥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了。这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开拓思维,大胆的尝试,在实践中去摸索,这样长此以往的就会大大的培养我们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创造力的培养

折纸看似简单,但是实际上他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创造能力。这就好比一位服装设计师,要进行一件作品的设计的时候就要取决于来自大脑中的灵感。折纸也一样,也要我们有创作的灵感。一个折纸作品的完成,就意味着一个创造完成。学生们的每一次大胆的尝试,都是一次伟大的尝试,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也就是说,创造力就是在不断的时间和探索中产生的。

3、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相比都听说过,心灵手巧这个成语吧,在我们折纸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充分地利用我们的手指,利用手指的灵活性与大脑的能动性相互结合。这样不仅锻炼了手指也丰富了大脑。

4、观察力的培养

在进行一些折纸作品的制作中,我们要善于观察研究这个物体的形状,结构以及一些层次的变化。通过对于事物的细致地观察和研究,然后再用纸来进行折叠。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也是分厂的重要的。

二、小学美术手工制作中折纸教学的具体策略

折纸也是我们一个民间艺术,折纸看似简单、操作方便,但实际上有变化无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剪、折、画等手段来把纸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生动有趣的作品。折纸取材方便,蕴含丰富的知识与技巧,深受人们的喜爱。教师把折纸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彰显折纸艺术的无穷魅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在折纸课上学生们体会到了折纸的乐趣,所以就会对于折纸的兴趣更加浓厚,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折纸的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这一点。学生们通过学习折纸之后,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比之前有着明显的提高,他们自己折出一个见得作品的时候自己也会十分的高兴。

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观察能力

作为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者,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老师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折纸方法,也要时刻的关注学生在折纸过程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要善于发现学生折纸作品的亮点,对其进行鼓励以及进行指导。也要在教授折纸知识的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多去进行自主思考,善于发现一些生活中的好的东西,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折纸作品中去。

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对于事物的观察来发现其特点,根据特点来进行折纸作品的创作。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玫瑰花的折法的时候,老师首先要将最基本的玫瑰花的折法细致地传授给学生们。但是,不光是这样,老师也可以将孩子们带到玫瑰园里,让他们仔细地观察玫瑰花,无论是,形状、花瓣数量、以及玫瑰花各个阶段的变化姿态。这样可以及培养学生们自主观察的能力,让他们自己走进实物,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并且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到折纸作品中去。

2、给予积极的指导,辅助提升学习的质量

在学生进行折纸作品制作时,老师也要随时随地的对于学生进行指导。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优秀的折纸作品,把他们给学生当做模仿样品,让学生根据样品来寻找自己的灵感。对于一些折纸作品不是很满意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老师也要以施教者的角度对于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老师可以在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的情况下,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程度来选择一些相对能让他们受教者更加容易学习的方式。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以及一些现代的多媒体设备来进行对于折纸的辅助教学。将一些折纸作品图片和折纸视频运用多媒体设备放出来。这种做法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折纸的兴趣和热情,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大折纸的学习中去。

3、加强动手能力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每个人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同样这个也完全适用于折纸教学中。因人而异,这也叫要求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来适当的对于学生进行培养。我们也可以在折纸作品中加入一些其他的美术元素,比如绘画。比如,我们学生完成一项优秀的折纸作品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他其中加入一些元素来对于折纸作品进行装饰。比如,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折纸作品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手臂、脚等社会个体器官,是自己的折纸作品变得活灵活现。也可以为折纸作品做一些外在的装饰,可以给他恩这一个小衣服小裤子来进行装饰。

比如,在老师教授学生们折飞机的时候,为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我们可以拿来飞机的模型,让学生根据模型的结构层次来动手者。也可以充分地发挥,科技的强大力量,运用电子多媒体设备将各个类型的飞机图片展现给学生,也可以将他们的3D立体模型图展示给学生们,让他们根据自己所看到的飞机的特点进行复刻。

然后再制作自己的折纸作品的时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交流,将自己的想法逐一地告诉给老师,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折纸兴趣。

4、应用游戏教学模式,增强折纸教学的趣味。

在日常的折纸教学中,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无聊感,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比如,我们可以在课上让同学们进行折纸的角色扮演。我们可以先教他们折一些小动物,然后让他们拿着自己折好的小动物,进行角色扮演。这样既能够,保持学生对于折纸这门课程的兴趣,也能让他们更加的热爱和学习折纸。

结束语:

折纸在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空间想象力等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除此之外,折纸也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也能让小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创作自己的作品,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增加他们的视野。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学工作中,将折纸这门课程融入其中,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来加以重视。要尽量做到,对于学生的作品要进行指导,也要引导我们的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去思考,都去观察一些存在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参考文献:

  1. 肖琼.小学美术手工制作中折纸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华手工,2021(01):27-28.

  2. 丁丹凤.小学美术手工制作中折纸教学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0):57.

  3. 陈珂嘉.小学美术创意手工课教学方式探究——废旧纸材料的拓展与运用[J].考试周刊,2020(69):157-158.

  4. 吴佩佩.小学美术教学中纸材拓展运用的探讨[J].科普童话,2020(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