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意义及发展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1
/ 2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意义及发展对策分析

贾莹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都深受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广中新技术、新机具相继投入到实际生产作业中,一改传统农业受季节、人力资源限制等常见问题,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效率不仅大幅提高,同时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结合农机化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情况,总结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对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旨在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对策分析

引言: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可以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益方面占据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新型农机的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机械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无疑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新设备与新农技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精确化、绿色化的发展途径,简化了农业生产的诸多工序,极大程度上节约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农户收入的大幅增加,在新时代的全新发展局势下,各个地区应该加大对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体受益于科技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打下基础。

  1.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重要意义

  1. 促使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作业过于依赖人力投入,而人力成本的投入无疑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成本,同时劳动力的缺失也影响了农业生产活动,这也就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以先进的生产理念为指导,将先进信息技术融入到实际生产活动中,以农业机械替代人力劳动可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以及农业生产总量。作为一种新技术,其对生产模式的影响是不断深化并且需要循序渐进的,目前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现状出现了技术应用方面的困境,在实际生产的应用中,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效度不够,在生产活动中新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的最终效果。新型农业机具的广泛推广无疑推动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同时使农业生产效率有了显著提高,同时农机化新技术还能有效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促使我国农业向着机械化、现代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政府在出台的惠农政策、扶持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提高了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要想进一步推进机械化发展进度,就需要加大推广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体意识到引进新技术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

  1. 农机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措施

  1. 创新传统的推广模式

现有的推广模式存在一些不符合现实需求的局限性问题,无法满足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要求,需要当地政府针对实际生产情况实行有关措施做出整改与完善。许多地区在推广新技术新农机的时候,主要采用指令推广模式,这类推广模式要求推广成果达到制定目标,实际推广过程中,这一推广模式将重点放在了农产品产量的提升上,不够灵活变通,同时没有将当地农户的经济能力纳入考虑范畴,导致推广的最终成效不佳,并且未能在实际生产作业中充分体现出农机化新技术与新农机的应用成效与技术优势,不能合理分配和利用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在全新的推广模式中应该注重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通过走访等方式调查清楚农民购买农机的意愿以及他们的经济实力,制定合理的推广计划,多为农民的利益考虑。

  1. 实现农机技术推广模式的信息化

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各行各业都做出了生产到经营模式上的重大改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建设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出现的重要内容,构建完善的农机推广信息化网络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基层农机推广的发展现状继续全新有效的推广措施来解决困境,有关部门应该以乡镇、街道为推广核心,增加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园区、推广培训基地等设施的数量,构建出推广范围广的网络化推广模式。新型技术与新农机的引进由具体单位负责,并与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当地农业生产企业建立联系,共同合作构建出完善的信息化网络推广体系,保持农机需求信息的实时更新,提高农机推广部门、需求企业与需求农户间的联系效率,确保推广工作最终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并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改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理念。

  1. 加强农机化新技术人才的培养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起步较晚,受各项因素的影响,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仍然比不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在实际落实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受限于农民自身素质水平不足,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一些农户对新技术的使用积极性不高,并且不具备相关的维护修理知识,不能充分发挥出农机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效。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并填补行业发展产生的人才缺口,应该在培养农机化技术人员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地方政府应该设立独立的培训部门,加强农机化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出相关政策补贴来吸引技术人才下乡,并且对农民实行相关的技术培养。在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合理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实际应用情况,丰富培训内容,对技术型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以相关的激励机制来增强技术人才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技术人员能积极投入到农机技术的学习和推广工作当中。

  1.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大范围投入与使用,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新技术新机具带来的生产优势,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与新农机的推广工作,这对我国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政府与推广部门应该迎合市场需求以及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技术,使推广工作规范化、高效化,以促使农业现代化产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建议[J].中国设备工程,2020(11):206-207.

[2]韦月柳.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意义及对策[J].南方农机,2021,52(02):39-40.

[3]谢宗旺.试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发展[J].新农业,2021(13):72-73.

[4]苑铁成.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意义及发展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