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服务探索与实践——以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3

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服务探索与实践——以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为例

曾韦蜻

西安医学院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本文对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服务进行介绍,针对该创意空间当前创客少服务少的现状,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专业馆员力量、扩展活动类型、完善服务体系,重构组织结构、与智库型图书馆结合,开拓全新发展视角的改进建议,推进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服务

随着创新创业的持续发展,国内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的建设已从物理空间的改造、硬件设备的补充逐渐向深层服务转化。本文以福州大学图书馆为例,全面展示该图书馆创意空间服务现状,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服务提供实践参考。

1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简介

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位于旗山校区图书馆北楼二层,总面积约888m²,创意空间集多元化与信息化于一体,立体阅读区、多功能影视空间、3D打印展示区、头脑风暴室、同声传译室、微课堂等区域以及配套160台kindle电子阅览器、球形太空舱立体环绕试听椅、多媒体制作设备等设施,延伸福州大学图书馆服务,促进信息分享共通,为广大师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驱动下,图书馆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空间变资源变与服务变的三大转变。福州大学图书馆正努力把创意空间改造成为“信息共享空间,知识传播空间,智慧服务空间和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空间”,为福州大学建设创业型东南强校做出贡献。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以“团队培养,项目孵化,学习软件,推广资源”为目的,使图书馆的使命从传统的借书还书,提升转变为“面向读者的信息资源保障服务、面向问题解决方案的知识服务、面向创新创业人才培训的服务”发展。

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中的乐高墙提供给同学们一片创意的空间,让大家能够尽情的在墙上展现自己无穷的创意;头脑风暴室支持开展团队项目,进行小型研讨和针对小范围受众的项目展示和分布。室内配有研讨桌、网络接口、一个可移动显示屏、两个挂墙显示屏屏幕、智能白板,该头脑风暴室面向全校师生预约;立体阅读区内不仅配有160部kindle电子阅读器,6个球形太空舱立体环绕试听椅,同时还设置了包括18台高配置计算机的数字阅读区及S型环绕阅读书架阅览区。该立体阅读区实现了电子阅读,立体阅读,智慧阅读三位一体,是集动态,静态于一体的综合多功能阅读区。立体阅读区环境清静雅致,信息共享畅通,为广大的师生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多功能配置一整套齐全的多媒体影音设备,可提供师生开展各类中小型团体项目:如小型沙龙讨论、小型发布会、3D影视展播、多媒体共享课程等,该空间也可面向全校师生预约;3D打印技术是利用持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3D打印展示区向读者展示的是专业级3D打印机,配套有PLA塑料耗材,旨在让师生体验3D打印技术,研发相关软件及打印成品。该区域还配套相应的书籍,帮助师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还有其他区域:如音响设备控制及操作间、无人机展示区、同声传译室、拍照区、茶歇区、VR区等。

2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服务现状

从2017年6月18号揭牌以来,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紧密结合图书馆文献资源、馆员力量开展各项活动,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如2017年5月12日有2017级车辆二班策划的无人机航拍福大团立项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对当代新型无人机有新的认识与深入了解,提高学生对无人机的兴趣并深入引导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探索,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向导。另一方面提高该无人机公司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吸引我校学术往公司发展;2018年世界杯期间,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举行世界杯直播活动,不仅扩大了足球世界杯在校园内的影响力,并且为广大足球球迷提供一个沟通的平台,助力足球文化的传扬,更能在进展的学习生活中给学生增添一些快乐,营造一种浓郁的世界杯足球氛围。此外,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定期举行诸多活动:如每周三晚上图书评鉴、周四晚上英语角、周五晚上电影放映、真人图书馆、不定时无人机展示和创新视频讲座等。

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虽揭牌四年来开展的活动丰富多样,但多数内容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相似,关于大学生创客创新创业活动较少,尚未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创客知识服务体系。与国内其他图书馆创客空间相似,福州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主要以讲座、图书推荐等形式为大学生创客提供知识服务,并且提供阅读设备、阅读空间,以及可以探讨、交流、分享的空间。此外,福州大学图书馆创客空间更侧重专利分析为大学生创客提供知识服务,福州大学图书馆创客馆员入驻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园区内从事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团队提供基于公开文献信息的行业调查、竞品分析,以及基于专利文献的相关技术方案检索、分析等服务,实现较好效果

[1]

对照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服务模型[2],首先,当前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活动类型较少,且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度不高,需进一步丰富;其次,存在资源浪费情况,如创新创业类书籍不多且流通量甚低、3D打印机、无人机等设备利用率低,这些均反映出该创意空间宣传力度不够;再次,福州大学图书馆未将学科服务、专利查新等服务融入创意空间;最后,该创意空间在知识学习环节仅仅提供了学习空间,知识资料支撑不够,知识传授、知识解惑、知识反馈都没有相应的服务,尚未建立个人知识服务模式、团队知识服务模式、基于知识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以及知识管理服务模式,这些方面都需要后期进一步完善。

3知识服务改进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

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揭牌时间较短,虽有日常来往图书馆的大学生前往创意空间参观学习,但对于有独立研究室/实验室的研究生来说知名度并不高。且因为图书馆自习室考研学子占多数,因此其他学生把创意空间当做了自习室的外延,较少利用空间内的创新设备。针对当前知名度低空间设备使用率低的现状,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应加强在全校学生中的宣传推广,使更多学生知道创意空间、了解空间设备;开展更多活动,让更多学生融入到创意空间中来,为空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普及双创知识,提高在校大学生创客的双创素养,使大学生创客在创新创业中清楚自身的出发点和目的,能意识到自身存在服务需求有利于创客及时发现创新创业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3.2增加专业馆员力量

创新创业的推广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创意空间也需通过增加专业创新创业馆员来补充师资力量,为创意空间知识服务的知识学习、知识传授、知识解惑以及知识反馈四个环节提供知识支撑。首先,创意空间可出资对现有馆员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活动,前往国内开业时间久经验丰富的创客空间参观学习;其次,创意空间可与高校内其他类型创客空间进行合作,进行优势资源互补,空间内的人力资源相互学习探讨;最后,创意空间可针对创客需求邀请校内相关专业领域教授专家前来对创客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指导,也可外聘外界专业人员以补充空间馆员力量。

3.3扩展活动类型

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之前主要以利用空间预约、英语角、图书评鉴等活动为主,现在仍处在不断开发新服务产品状态中,以“创意+培训”为定位的创意空间,通过持续扩展活动类型,开拓大学生创客视野,使其创意不断完善提高,使创意空间逐渐向创新创业靠拢。首先,定期举办创意大赛,让全校的学生创客在空间内的创意墙展示自己的创意;其次,开放头脑风暴室,定期开展创意沙龙,以供创客之间探讨、激发创意;再次,招募校内热爱无人机的学生,来空间学习无人机的理论知识,馆员指导操作无人机;最后,成立3D打印兴趣小组,邀请专业人员定期教授培训,如达尔豪斯大学图书馆购置新一代Maker BotReplica-

tor 2型3D打印机设备,在图书馆官网宣传3D打印基础知识和原理,向校内大学生开放网上预约3D打印服务,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创意实践需求。除此之外,开办36打印技术培训班,推广普及3D打印技术,配置专业老师教导大学生规范使用创客空间的先进设备[3]

3.4完善服务体系,重构组织结构

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揭牌时间尚短,众多服务尚未涉及。一方面,创意空间需充分利用福州大学图书馆资源,按本文所设计创客空间知识服务体系尽快完善空间服务,将知识服务作为福州大学图书馆创意空间的“核心”竞争力,主动创造和发展市场,为大学生创客提供知识服务。另一方面,重组组织机构,构建不同于层级结构的,支持知识服务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如基于团队结构、蛛网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动态组织和虚拟组织的知识型学习型机构形态,除此之外,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根据学生和环境评价、基于变化、基于培育知识资本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知识服务提供基础运行条件、为知识服务人才提供基本成长环境[4]。此外,还可以通过为大学生创客提供更多资金、设备、场所等方面的支持,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对大学生创客进行技术指导,完善创新创业空间环境。制定保密机制,为有保密需求的创客或创客团队提供独立空间,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确保其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3.5与智库型图书馆结合,开拓全新发展视角

创客空间的兴起发展已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国内外众多创客空间也已从物理空间的构建转向了服务模式的摸索。同时,亦需寻找新的发展视角方能不被荒废。智库、图书馆与创客空间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图书馆服务和功能的转型。这个转型不仅可为创客们提供活动空间、最新技术、知识服务等更有力的支撑,也将推动全社会创新意识的培养。高校创客空间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用户知识需求模型的设计内容包括以下个功能:(1)收集用户的需求,例如让用户填写需求问卷表等;(2)对收集的用户需求进行整理,建设用户需求信息库;(3)信息库中的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信息应能呼应、相通

[5]

参考文献

[1]曾韦蜻.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定位与服务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2):33-38.

[2]曾韦蜻,刘敏榕,陈振标.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知识服务模型研究[J].情报探索,2021(09):117-122.

[3]MOOREFIELD-LANG H M. Makers in the library:case studies of 3D printers and maker spaces in library settings[J].Library Hi Tech,2014(4):583-593.

[4]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5]庞莉,赵豪迈.供给改革思路下智库型图书馆与创客空间结合的知识极化机理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8,38(6):16-23.

作者简介:曾韦蜻(1993—),女,汉族,陕西宝鸡,硕士,西安医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