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项目化、活页式教材开发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职业院校项目化、活页式教材开发与 研究

蒋建文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350

摘要: 本文参照国务院2019 年 2 月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 20 条”)明确提出实施“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要求。针对教材改革作为“三教”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展开思考与研究,探索出新形势下的适合职业教育的活页式、工作式新形态教材的内容、特色及实用性,使教材正意义上实现活学活用。

关键字:新形态教材、职业教育、活页式及工作手册、教材改革

新形态活页教材,是这几年新兴类型的教材,那么什么是新形态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教材,新在哪里,具体有什么特色呢。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双高校、特色专业的发展,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为中心,国家大力发展推行教材开发、创新。

2019年7月份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以国家文件为依据,重点从以下3方面体现“新”的理念。1.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每本教材都必须有课程思政,确定我们的培养对象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奉献祖国、要服务社会、要成就人生。2.“1+X”证书,《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六条提出的“1+X”证书,编教材时是书证融通,以教材为核心和体现;课程建设时是课证融通,要体现在课程制定、课程标准上。这两种都是正确的。同时要与学习成果有所关联,已学习成果为导向,设计学习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设计学习成果,并给每一个学习成果设计一个学分。3.职教改革方案第三条提到的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教材也要对应着改革创新,要潜移默化,从课程出发贯彻到每门课程,只有这样才是适合职业教育的新型活页教材的体现。

活页式教材不仅是活页装订还要考虑教材结构设计要素。主要内容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收获、记录一些内容;教师授课中发现一些新的技术要求、需要更改的内容记录给学生;还可以按模块化的教材分开发放给学生,可以学一部分给学生发一部分,这样学生从心理上学习压力小;职业教育的教材必须源于企业,按照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就是一种教材,不是两种。要把微课、信息化教材,融入教材中,打造为教材配套的新媒体融入式教材,打破原先的错误思想,不能以微课、视频数量越多越好,要以资源质量、资源合理化设计为依据来评价教材内容。综上所述,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编写,要从这三个方面相互配合,才能打造出新形式的教材。

配套数字化学习资源。教学资源包括学习资源和老师交的资源两部分。重点是对学生的学习资源很重要。老师的资源是次要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只是口号要真正的落地,必须在教材设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根据学生结构的特点,编写教材的内容、语言表达的方式要有改变。我们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能盲目的大把抓,要抓住学生知识点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不善于大量计算和书本上知识的学习特点为依据,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为契机为突破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传授给学生。教材里面的所有教学内容,要源于企业,要进行企业调研,不能照搬企业的原内容,要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教材内容。所以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老师要把企业的生产实例进行解剖和消化,将知识点进行分解,以模块式、项目式让学生开展学习,这样不仅便于学生学习,同时将学习难度下降,有一些难懂的复杂的知识点可以经过老师的手消化和打磨后形成适合于学生的学习内容。

学习领域(学习场)与学习情境:学习领域(Lernfelder)是德语中“学习”和“场地”的组合词。近期,专家们认为还是翻译成学习场更适合。姜大源教授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定义了,学习领域是指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它是按照职业任务设置与职业行动过程取向的,它包括实现学习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通常一个学习领域要包含至少3个,最好是5-7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由学习的成形和学习情境构成。

工作六要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作组织、工作产品这六大方面。具体的操作步骤为:1.基于5-7个企业调研的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凝练。2.确定通用、提升水平的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参照系(六大要素)。3.设计规范化的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过程)。在行动导向学习组织实施过程中,通常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六个过程。任务下达-学习目标-去掉熟悉、掌握这样的动词,就是学生要学会什么知识和技能。

三教改革之中教师、教材、教法三者之间要遵循一定逻辑关系不能混淆概念。教法是改革的路径,教师和教材改革最终要通过教法实施来实现教法,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推动课堂革命、智慧教学。教材是课程内容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载体,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中心,是三教改革的关键。首先要把教师的教学思想意识做新的转变,如果思想理念不改变,那没有办法实现新的教材教学改革,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老师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教材已经成为三教改革中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正如吴岩司长所说,我们的教材改革,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那么这三者之间是怎样的一个关系,三者间教学目的是相同的,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以成果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有的教学改革最终是一中心两主线,学生永远是核心。1.在教材改革的编写过程中,要实现教三教改革的教学目的,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撑。2.教材与教法之间,教材的体例结构之间等等。

目前职业教育的教材存在的问题:1.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不适应。很多教材缺乏职业性,产业、技术严重滞后,脱离行业企业,缺乏及时性,内容脱离岗位,缺乏实践性,老师讲的到了企业用不上,已经过时了,淘汰了。2.育人功能不充分。学生不愿意依赖保存我们的教材,比如:技术技能类的教材过多依赖技术,忽略了学生心智、素质、精神的培养,单纯的把学生单做机器人,没有调动学生的内驱力。3.主体服务型不突出。以往的教材站在老师的角度较多,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知识太难了,学生学不懂,不能与学情相结合,教材形式不灵活。 4.与专业、课程改革不同步。以往的教材更注重传输,形式内容与现在的多媒体、融媒体不贴切。

教材改革发展滞后于专业建设的发展,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定义,什么是活页教材,什么是工作手册式,那么它的活主要体现在哪里。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从2019年开始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2021年4月召开的职教大会给出了职业教育的定位。1.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这里十分值得深思,什么事面向市场,我们的国家是以市场为调节的,建设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要和社会、人才市场、行业企业的发展相衔接的就业教育,要让学生在社会立足,职业教育必须要满足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生越能接近市场,越能实现产教结合,学校的发展越广阔。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应对市场的变化,不能再用一本教材一教到底,严重脱节社会。2.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能力体系,不仅包括技能,知识和态度的本位教育。我们的教育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做到产教结合,必须推出新型教材、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的新型教材。要注重实质,职业教育的实质。习总书记在职教大会批示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类型教育的优势,类型教育的提出,释放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释放了大量的能量。3.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培养能和市场接轨的跨界能力,学校和企业的界域要打通,工作和学习的界域也要打通。老师首先要跨界,教育部一直提倡双师素质,既能提供理论教学,又能实现动手能力,还要把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实践经验。4.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面向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面向农民工、下岗工人、退役军人的人人接受教育,让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机会。

一本好的教材,不是永久不变的是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职业教育中要不断地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和认知,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可以轻松学,随时学,终身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A].2019-01-24.

[2]王云凤.“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教材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5).

[3]黄涛.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软件开发类活页式教材设计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

课题名称:职业院校项目化、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实训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