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市城南戈壁荒漠植被探究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博乐市城南 戈壁荒漠植被探究 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董彩环

博乐市高级中学


一、活动背景

本活动充分利用校园附近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阿拉套山南坡、汗吉尕山、库色切克山冲积-洪积扇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由超旱生的小半乔木、灌木和半灌木组成,同时混生有相当数量的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围绕戈壁植被开展知识认知、实践探究、标本制作、活动成果展览四个阶段的活动,通过学生参加团队活动能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个项目提升学生认识家乡戈壁植被的基本知识,训练学生掌握制作标本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学生在深入理解戈壁荒漠植被的同时,探究生命和谐运转的真谛过程,通过戈壁荒漠植被适应自然的种种手段,鼓励学生要适应环境,主动克服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活动目标

1、开发学生个性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和审美情趣,培养爱自然、爱家乡的道德情操。

2、通过对荒漠植被的探究,总结荒漠植被耐旱、耐碱的特点,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访问专家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3、通过标本的收集、制作、展示,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在创意物化方面: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熟练掌握多种操作技能,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形成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的意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活动中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查阅、真理资料,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通过四个阶段的活动让学生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身边的戈壁荒漠植被,深入理解生态环境的奥秘,探究生命和谐运转的真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能对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提出具有一定新意和深度的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时间、对象分析

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21年12月

参与对象:选拔自高一、高二热爱科技同学。高中学生对生物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来源于书本。对校外世界的科学探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书本中的知识已无法满足部分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感性与理性的认识需求。因此此项活动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缺失。

四、活动的组织保障

1、建立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切实保障活动有序、高效开展。

2、以项目负责制和科技竞赛积分制为抓手,激发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育活动效能。

3、学校专门划拨一定经费,作为项目启动资金,招聘项目负责人,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参加活动。通过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的科技实践活动,极大地促动了各个班主任和班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五、活动的实施

此次活动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包括宣传准备认识阶段、实践探究阶段、成果制作展示阶段、评价阶段。

(一)活动宣传准备认识阶段(知识认知阶段)

  1. 2020年10月—12月制定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

  2. 2020年12月—2021年3月资料收集阶段,召开第一次集体会议:介绍活动方案,建立小组,团队按活动组分10组,每组4到5人,并进行第一阶段活动分工,避免资料收集的重复性。2021年1月18日放寒假之前完成2次汇报会,对各小组收集资料汇总、整理、汇报、进行寒假工作安排。汇报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小组负责人通过PPT向全班同学汇报,进行博州地理地貌、荒漠戈壁植被知识普及。通过这个阶段使参与活动学生对博乐市南戈壁荒漠植被的纲目科属种及生存特性有全面的了解,蓄积能量开始3月底的校外活动。

总结第一阶段活动分三个阶段:

1、成员招募、分组。2、小组收集资料汇总整理。3、小组班级汇报。


(二)实践探究阶段

  1. 2021年3月走访我地区植被专家,获取我区戈壁植被更多信息,并从专家那获得更好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方案的完善。

②野外实践活动地点选择在离我校不到500米的南戈壁荒漠。该戈壁荒漠在城郊,方圆数千平方公里,为阿拉套山南坡、汗吉尕山、库色切克山冲积-洪积扇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由超旱生的小半乔木、灌木和半灌木组成,同时混生有相当数量的多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

  1. 2021年3月底至10月底实地探究阶段,每月完成至少3次的实地考察、记录、标本采集工作。此任务分组完成,每次活动两组成员参加,针对个别有自己探究项目的成员需克服困难多参与。全体活动小组需保证每周进行一次项目进展汇报。每次实地考察中采回标本不得少于10个。

(三)成果制作展示阶段2021年10月—12月

①活动记录册、活动采集照片、活动过程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供各组探究撰写论文准备。

②标本墙制作,将每月完成好的标本统一装框,归类,挂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展示墙上,制作成标本墙供全校师生参观。

③论文撰写,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与探究,每小组至少完成一篇论文。全体成员至少完成论文10篇。

  1. 三阶段活动流程图:

6242bdf2d3cc8_html_e18504e2cb106d84.png


六、评价阶段

①通过观察学生行为、访谈过程,以及对学生的记录手册的分析等多种途径,对其解决问题能力、创意物化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②该活动可以从多个侧面考核学生的课题研究、动手制作和成果展示能力。

③通过该活动发现组织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进一步培养,给予更多机会,提升他们的优点,实现更大价值。对其探究活动获得成果进行深入指导,形成优秀学生研究课题。

六、成果呈现方式


成果类型

成果名称

呈现方式

认知类

荒漠植被认知

PPT

小组选取一到三种荒漠植被

学习单

知识冲浪(班级为单位)

荒漠植被认知讲座

技能类

标本制作

成果展示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报告册

摄影展

图片展览

探究类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报告册

荒漠植被探究创新课题

课题成果册

荒漠植被研究小论文

论文及答辩



  1.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可能出现的问题

解决预案

活动时间会与学校临时变动的学习作息时间发生冲突,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

指导老师发挥自己的调剂能力,灵活安排克服困难,保证活动有质量的开展。

部分学生不够认真仔细,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较弱,活动会逐渐变为部分参与者的活动。

指导老师注重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并给以鼓励。尽量保证所有成员坚持到活动的最后,均劳有所获。

因孩子们都属于高中生,多有自己的想法,会大意野外考察纪律性、安全性。

制定活动安全规则,反复强调。制定学生安全承诺书。加强组长的管理意识。

活动经费的不足

活动过程做好预算,获得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活动过程注意节约,自助。


202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