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和监管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和监管建议

吴颖军

身份证号: 61063019890925****

摘要:危化品企业进行安全监管活动,既密切关系企业及企业职工生命安危和财产安全,又广泛关系整个社会环境稳定安全。随着社会时代的持续发展及进步,危化品企业发展的行业数量迅猛,潜在产能呈高速直线增长,但多数企业的安全监管能力并未达到同步有效提升,难以满足于我国危化品企业安全相关标准化与规范要求。基于此,本文就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监管发展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促进危化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议

引言:为了依法保障目前我国企业可以安全、正常、合法开展的生产管理活动,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向前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应建立危化品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以此在事故发生之前,有效地防范事故,在事故发生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明确分工将事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近年来,与运输危化品车辆相关的安全管理事故时有发生,且该类事故均具有较大突发性、复杂性和潜在危害性,往往会导致机动车燃烧、爆炸、泄漏、中毒等诸多严重后果,造成社会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生态景观破坏、人员重大伤亡后果等一系列潜在的或严重社会问题。为了遏制危化品安全事故,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全面加强危化品安全生产监管。

  1. 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现状分析

沿用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模式,安全标准化管理方式混乱,管理水平偏低。生产危化学品企业受所属行业门类和分布地域的限制。大多数国家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干部和管理一线工人主要来自城乡社会底层,他们接受的技术知识层次和专业技能程度普遍较工作人员低,他们接受、掌握科学方法的学习能力相对偏差。不能全面掌握了解和灵活运用一些科学、系统先进的企业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方法。管理较为粗放,不能基本满足一些国家或现行地方安全技术生产的法律法规的各项要求。危化品企业目前的日常安全和管理人员们大多还只是依靠行业经验知识,协助管理企业日常生产安全管理生产,依靠当地政府有效的安全监督执法来快速发现该企业员工存在严重的隐患问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日常各项管理工作大多只是流于形式,真正做到落实工作的人很少。安全工作检查机制和企业安全培训活动等的安全管理工作模式往往对提高自身管理工作水平却起见不到多实质性意义的推动作用。

应急培训能力储备存在不足,员工极度缺乏职业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和自我应急保护能力由于主观侥幸防范心理上的因素存在,安全风险管理组织负责人领导和部门工作主要人员等对落实相应有效的事故应急处理装备、相关预案制度规定和每年定期一次的风险应急处理演练活动重视得不够,导致相应装备能力不足、制度执行不完善、演练技能不合格。事故灾难发生事故后再盲目组织抢救可能会再次带来事故更多造成的是二次意外伤害。

二、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议

1、提高认识

危化品企业管理者应进一步注重加强其对其事故预防应对机制能力的充分认识。一是危化品企业负责人必须切实确保企业事故风险等级评价机制的主要人员应具备其相应岗位专业水平,能够科学、准确、综合分析、评估危化品企业自身安全经营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各类风险,以及如何对整个工艺过程作业中出现的各类危险性事故全面做出辨识评价与分级。二则是各危化品企业都必须能根据本地实际经营情况,加强了对车辆停运事故期间造成的企业设备设施、车间结构改造、新建旧厂房及变更设备过程发生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的危险源辨识。

2、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第一,完善有关本企业和各项单位安全及文明高效生产管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科学健全规范严密的各项管理运行规章制度和建立规范和健全实行系统完整制度严格要求的车间班组两级安全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目标工作责任制体系都是构成保持本企业系统安全健康持续高效安全规范严谨有序现代化管理及运作有效机制建设的关键制度或根本,因此,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安全及技术与生产管理机构及其专业管理人员本身就已应首先着手进行全面地梳理与收集国内外各项与安全管理与质量生产和管理技术工作等相关现代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认真学习全面系统地识别掌握其中的有关法律法规内容,在有效保证现行法律法规程序允许性衔接的安全基本管理前提下指导监督下,从目前我国生产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角度出发,不断的建立并完善了各类生产安全责任制和岗位生产的相关各项规章制度,梳理各个岗位工作流程,落实完善各类工作岗位各项安全和生产岗位责任制,从这个问题上也可以逐步实现与地方各部门共同履行各项安全与综合应急管理两个主体职责的之间进行无缝和有效地对接,避免了各自的工作和交接的过程工作中的存在事后的杜绝种种违规推诿,保证着当前国家安全应急管理及生产安全监管领域中各项协调衔接配合工作能正常和有序安全高效顺利开展。第二,重视与强化了企业管理和安全保卫与食品生产安全质量人才队伍与自身建设。危化品企业职工的安全实用技术能力培训生产专业范围已涉及了化学产品安全、工艺、设备、电气、仪表以及维修操作等多个专业生产的专业领域,全面并系统全面地全面覆盖企业对一线职工食品安全法、消防、应急、防雷技术与化学防电器安全生产等专业相关专业安全与技能知识内容要求的岗位全员素质培训,重点突出加强操作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了职工专业技能知识素质和现场生产与管理操作实际运用能力。

3、加强科普宣传普及力度,严格上岗培训教育制度

有关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与生产经营基础知识、岗位业务操作安全技能、事故防范应急预案等三个方面环节的全员教育及培训,尤其要结合当地企业的行业特点,有计划针对性科学地合理制订相关危险与化工品操作培训相关内容,从而有提高操作从业人员的化学安全应急防范管理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对安全生产及经营单位一线专业操作安全人员尤其要重视有关安全应急操作培训技能培训。建议企业无论自身是建立新类型企业还是改造老企业,凡是聘用危险化学品生产作业相关人员,都应定期进行岗位专业知识技能知识培训,通过相关考核资格认证,持证登记上岗,并按规定将对其资格作为一项培训制度必须定期下来,未经岗前培训鉴定合格,不得正式上岗和操作。

结语: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仍处于事故频发的发展阶段。为了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管理者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结合实际落实安全措施,减少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刘洪太, 王顺义, 李勇,等. 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与风险防控技术发展概述[J]. 化工管理, 2021(23):2.

[2]姚建, 肖托, 田冬梅.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应对建议[J]. 劳动保护, 2021(7):4.
[3]王晋刚,唐雪娇,付军凤,等.石化企业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分析与建议[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6).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