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论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运用

韩小莲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翻看当前的中学历史教材,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图片都在教材中占据一定篇幅,而找到正确运用这些图片完成教学工作的钥匙,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师的“必修课”。曾经有一段时间,教师对教材中的插图等素材关注不足,殊不知这些看似配合文字的插图在学生学习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即针对当前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做以简单讨论。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图片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图片资源

(一)配合教材的历史图片

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其中作为教学配合的,有诸多历史插图,有些是描述当时情况的地图,有些是配合表达文字内容的图像。当然,中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历史图片也不仅来源于教材,还有历史习题册、地图册中的图片,等等。这类图片通常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而存在。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也有一些历史图片开始出现在文综的历史考试中,作为题目的一部分呈现出来。对于这部分图片,多数时候发挥着语言的作用,用以补充那些文字未尽、难尽之意,且帮助吸引学生注意到某些重要的内容,配合教学工作或是作为某个问题的分析素材。这些图片以更为巧妙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中发挥作用,如将其化静为动,以多媒体动图的形式展现等,或是提醒学生观察发现图片中蕴藏的玄机,如史官笔下的某位皇帝,与平民画家笔下的那位皇帝有哪些差异等,以此完成学习任务。

(二)历史照片资源

王国维先生曾经提出“二重证据法”,至今仍然作为史学研究的重要思路所在,即通过文字记载的史料和挖掘出的实物的对比去了解历史,而历史照片高度还原了某个历史时间段,发挥着与实物异曲同工的作用。照片资源通常带有明显的年代感,也更具真实感,将某段历史以珍贵的影像形式呈现出来,使很多原本在文字中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变得有血有肉。如:我们讲解抗日战争,讲解日本法西斯当年在中国的暴行,讲南京大屠杀、旅顺大屠杀,此时如果直接将彼时记者留下的照片展现出来,人们才知道当年的灾难到底有多么深重。历史照片带有强烈的真实性,尤其是一些史实图片,不具备任何描述性或创造性成分,回归历史真实性,为课堂带来不同的冲击力。

二、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直观印象

图片素材能够将需要表述的内容直观地表达出来,不同于文字的叙述和理解,对于青春期的中学学生而言,直观感性认知依然是他们的主要认知方式,此时以历史图片讲解,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刺激,帮助他们理解和思考历史知识。尽管中学阶段的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直观地视觉冲击,对他们而言依然是较为快速接收知识的方式,尤其是在学业压力大、大量知识输出的阶段,以图片的形式去展现知识点,能够极大地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以学习远古时期的“河姆渡文化”相关内容为例,此时以“刻猪纹陶盆”等河姆渡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实物图片作为展示,能够使学生在观察中自己去发现彼时人们的生活,通过图案等刻画的情况,去揣摩那一阶段文明的进程等,而这些内容往往是文字难以尽述的。借以图片资料,强化学生对文字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印象,形成直观的视觉冲击,将历史素材带入到学生眼前。直观印象对学生的冲击,能够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及思考中,化简学生思维路径,以此指导学生的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图片在历史课堂的穿插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减少历史学习的枯燥感。作为基础性人文学科的历史,有一独特的气质在于“时空感”——对于学生来说,历史事件的内容、时代背景距离现代过于遥远了,很难产生共鸣,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感知。此时,一帧帧图片、一幅幅影像记录,以一种别致的形式划破时空,让他们对那时的历史有更为直观的感知。

(三)为文字内容做以补充

在中学历史学习中,历史图片能够很好地为文字内容做以补充。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中的基础素材,从初中阶段就有历史地图集作为辅助素材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无论是战国诸侯割据,还是明清海关,都有当时的地图为标志,帮助学生清晰地去观察当时的形势。历史地图结合了历史和地理的要素,帮助学生将教材中陌生的地名、错综复杂的关联用地图的形式标注、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去记忆和理解当时的形势。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历史图片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高考一直被认为是中学阶段学习的指挥棒,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个变化——单纯记忆性内容减少,更多地考查学生相对综合的分析、判断能力,也由此历史学习中史料分析的占比增加,对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成为重要环节。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的运用,可以出现在课后的练习和课堂的分析中,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出与史实背景相符的内容。通过历史图片激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一种较高程度的练习,能够化具体为抽象、化直观为抽象,帮助学生去理解及分析。历史图片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建构也具有积极意义。历史所学的内容、历史尝试等,都于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及审美,无论是历史人物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谈,展现出了儒家思想文化,还是通过诸如《清明上河图》等反映出的北宋市井烟火气,或是在文化生活中出现的?

(五)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展开教学,以直观地视觉冲击,也能全面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以2021年建党100周年为例,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建党图片、红色图片被展出,掀起全民“学党史、感党恩”的热潮,当百年党路历程被浓缩为一帧帧图像、一幅幅画面时,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结束语

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借以图片展开教学工作,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够全面激活课堂,指导学生投入历史学习中,以此展开学生的学习和互动,带动当前的教学思路发展及达成对课堂的补充。本文针对中学历史图片在教学中的应用做以简要讨论,以探寻教学工作新路径、新思路,为接下来的教学实践做铺垫。

参考文献

[1] 冯尔康.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历史图片学[J].学术月刊,2006,21(7):89-90.

[2] 黄少锋.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5(5):152.

[3] 马婧媛.浅析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29(10):153-154.

[4] 李建忠.浅谈思维导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6,18(3):43.

[5] 刘希宾.探究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6,2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