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方法探析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道路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方法探析与思考

张建伟 荆向平 张丙虹

山东光正司法鉴定所 山东省 滨州市 2566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递增,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也居高不下。为科学有效地处理好每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分清事故责任,还原事故发生的真实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探讨了车速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对未来车速鉴定方式的期待。

关键词: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数据采集;鉴定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主要包括肇事机动车行驶安全性鉴定、交通事故死亡人员的法医学鉴定和受伤人员的伤情鉴定、车速鉴定等。车速鉴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物体的运动学原理、动力学原理以及车辆动力学原理。其中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以及动量矩守恒定律使用较多。无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过程多么复杂,动量守恒方法是一种相对“万能”的方法,但对碰撞前后方向角度参数依赖较大。而能量守恒定理的应用,通常需要引入车辆的塑性变形能及在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这些数据的取得,需要相关车型及形态的碰撞(模拟)实验,因此,能量守恒定理在车速鉴定中相对使用较少。车速鉴定首先要获得事故现场的各种基本数据,比如地面车辆轮胎摩擦痕迹、事故现场周边的监控资料、车辆上存储的相关行驶数据和路面摩擦系数等,再依据《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GB/T33195-2016),可计算出事故车辆碰撞时段的车速数据。根据目前鉴定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获得鉴定车速的数据方法可归纳为四种:事故车辆现场碰撞痕迹、事故车辆行驶状态电子数据,事故车辆道路和车载监控视频、事故现场路况。

1基于事故现场车辆碰撞痕迹的车速鉴定方法

发生交通事故时,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和车辆自身构造的特点,事故中的车辆相互碰撞及车辆与人体或其它物体发生碰撞,导致碰撞车辆的车身和内饰会产生各种形态的变化。汽车车身构造和车身表面喷涂的漆色为汽车碰撞留下形变和摩擦痕迹提供充分条件。碰撞过程中,事故车辆和被碰撞的人或其他物体都会留下碰撞接触痕迹,这些遗留在现场的各种痕迹,便为事故需要的车速鉴定和碰撞形态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车辆发生碰撞事故遗留的痕迹往往包括:碰撞凹陷痕迹、碰撞后脱落物在地面的滑痕、车身表面漆色擦痕、路面刹车痕迹、人体受伤痕迹等。交通管理部门采集事故中各种痕迹数据,根据痕迹进行演算,这些痕迹数据采集的越准确,越全面,推出的事故车速越接近事实。通过研究事故痕迹,采集事故现场数据进而鉴定车速,这方面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比较多。总体来说,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车速鉴定方法。但是该方法在应用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基于痕迹形变量的车速计算方法,是利用实车进行碰撞试验而总结出来,再根据动量守恒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变形量与有效碰撞速度得出经验公式,但目前该公式仅适用于部分特定的车型,不具有普遍性,适用范围较窄;在事故现场没有视频监控和人员证明帮助情况,有些交通事故仅仅依靠现场遗留碰撞痕迹往往不能准确判断出事故发生时前后的行驶状态和车身形态;《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GA/T643-2006)[3]虽然给出了各种便于应用的计算公式,但对于有些比较复杂的交通事故,碰撞车速的计算对痕迹的数据采集精确度和现场车辆碰撞角度要求比较高,否则对车速鉴定的结果影响较大。

2基于事故车辆行驶状态电子数据的车速鉴定方法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采集事故车辆车速鉴定的数据,鉴定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跑多个场地获取所需数据。例如,需要在交通管理部门获取事故现场资料和道路监控视频;到事故车辆停放场所量取事故车辆碰撞痕迹;去车辆事故发生地观察路面和周边路况,整个过程耗时耗力,还不一定获得车速鉴定中需要的数据。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增加的车载设备记录汽车行驶信息的电子数据经解读之后,能够可靠、准确地提供车辆肇事前的行驶速度、碰撞时的速度、驾驶员操作正误、车辆行驶状态等信息,极大的减少了交通管理部门和鉴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事故处理更加公平公正,更快化解事故当事人的矛盾,降低鉴定成本。

3基于事故车辆道路和车载监控视频的车速鉴定方法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治安需要,以及道路监控设备安装方便,成本较低,视频内的车辆、人物可以准确分辨,使得道路视频监控技术在我国公共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和驾驶安全需要,绝大部分上路车辆都安装了行车记录仪。道路监控和行车记录仪这些电子信息存储设备可记录车辆行驶状况的数据,这些可直接为已发生的交通事故鉴定提供直接、高精度的信息,帮助鉴定工作人员更公平公正科学的鉴定车速。在摄像头下的交通事故更直接明了展现事故全过程,提供更有力的车速鉴定证据。一方面,事故发生时,车辆碰撞前后的时间、路况、车辆信息过程都能一一展现;另一方面,通过监控视频提供的信息,一般车速鉴定计算的结果比较精确。目前视频记录设备具有技术和设备的多样性,也有一些记录设备还可能在事故过程中损坏,导致电子数据的读取和分析是具有难度的,造成鉴定的成本较高;有些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部分电子数据要和对应的事故车辆匹配,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另外不同厂家生产出的设备良莠不齐,记录存储的电子数据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会影响到数据的精确度,甚至可能导致其失去有效性。受制于道路环境、监控设备成本和车辆碰撞的角度方式多样化的影响,道路事故车辆不可能一直都被摄像设备记录,此时事故车速的数据资料只能依靠后期获得,这就需要利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各种数据采集并加以分析计算。

4基于事故现场路况的车速鉴定方法

路面的附着系数和道路周边环境等因素也影响着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随着路面使用年限加长,路面附着系数随着变化。即使同一辆汽车在一条路面行驶,因路面状态不同(因天气,季节等原因,路面可能干燥也可能附着雨水、冰雪),路面附着系数也在变化。我们知道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刹车距离与路面附着系数有极大关系,如果汽车在相同行驶车速的状态下,路况由雨雪路面变为干燥路面,路面附着系数变大,刹车距离会变短,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鉴定工作人员在获取车速鉴定基本信息后,还有确定事故发生时的路面状况来选取对应的路面附着系数,计算得到车速。

5事故车辆速度鉴定现状和未来展望

现阶段由于各品牌汽车电控系统和安全技术发展迅速,标准不统一;因而其数据来源也是多方面的,例如:行车记录仪、公路车速雷达记录、GPS监控系统、汽车故障诊断系统中的故障诊断模块等,使得电子数据记录及存储的方式各不相同,读取方式和精确度也不尽相同,这不但给事故车辆车速鉴定工作带来困难,同时也会降低车速鉴定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6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新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势必会对道路交通事故鉴定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事故车速鉴定的方法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确,为交通事故处理提供更高质量的鉴定数据,其目的是给车速鉴定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省时的计算方式,最终更好地还原事故发生时的状态、公平的划分事故责任、减少道路事故发生和维护交通道路安全。同时,这也带来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GB/T33195-2016.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速度鉴定[S].

[2]姜鹤.浅析道路交通事故车速鉴定中“典型公式”的应用[J].时代汽车,2018(06):41-42.

[3]GA/T643-2006.典型交通事故形态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S].

[4]张焱发,黄志才.动静态因素下路面摩擦系数试验研究[J].中外公路,2013,33(05):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