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8
/ 2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措施

林志荣

福建崇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三明市 366100

摘要:当下的城市发展中,为了给人们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各个城市都在原先的交通体系基础上,开展了各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但由于市政道路建设中对路基有着极高的质量要求,为满足这些标准,工程企业在开展施工建设时,应严格做好路基质检,在精准检测的基础上进行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提高市政道路路基的使用性能。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关于市政道路路基质检的内容和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有利于指导市政道路工程建设。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检测;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中,路基施工的难度系数较高,主要是因为在工程现场往往会遇到各种的地基条件,再加上路基在市政道路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要求,为达到路基施工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任何规模、类型的市政道路建设时,除了要开展全方位的路基检测,更需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减少市政道路中路基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未来的市政道路项目实施中,应积极加强路基检测、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

1.市政道路路基质检要点

1.1基坑回填

  部分市政道路工程涉及基坑回填处理环节,为保障路基施工的总体质量,在开展路基检测的过程中,也需做好基坑回填的检测,具体的检测工作中,关键是要开展压实度检测,可采用灌砂法或者核子密度仪法来检测。在开展路基填筑的施工时,应遵循分层填筑的要求,有关检测人员要在台背依据相应的设计规范画出红线,红线间距为20cm,将此作为施工的参考,使得现场施工人员可按照红线来组织分层作业。基坑回填时,可直接使用小夯来完成夯实作业,填筑材料最好选用石渣等透水性材料,石块粒径要符合要求。

1.2路基填筑质检

一些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中,涉及到路基填筑作业,填筑水平直接影响路基稳固,因此,路基质检工作中,同样需开展填筑质检。首先,在清表环节,需以设计图纸的要求为基准,将中线测放出来,安排专人进行现场表土的全面清理,在这一环节的质检过程中,相关质检人员必须要深入到工程现场开展实际的调研与检查,如果现场分布有房屋建筑或者小型建筑物,则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基本的表土清理,在清理工作结束以后,还需安排有关施工人员将土质状况不达标的区域实施换填作业,将现场所分布的不良土质全部挖除后,使用高性能土质或者材料来填筑,质检过程中,应检查现场的不良土质是否全部被挖除干净,填筑作业是否达到了施工要求[2]。其次,在特殊地段的处理方面,一般有着更高的质量要求,质检过程中应根据特殊地段的地质、水文等情况调查,结合调研结果,对此地段的处理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检验,比如,如果特殊地段中采用的是换填工艺,在质检过程中重点要加强压实度、宽度和中线偏差的检测。最后,如果为填方路基,在检验时应重点开展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排水性能的检测。

1.3路基挖方质检

间的重点所在 ,要保证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实效,则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具体入手。

在市政道路的项目实施中,也常常会遇到挖方路基,针对这类型路基条件,在开展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有着极高的质量标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路基路床基本标高、宽度、线形、坡度等各项指标均应与设计图纸要求相一致;排水沟设置位置要正确,如果存在有临时排水点的布设,应也需保持位置的合理性;(3)石方边坡最好保持平顺性和稳定性。在开展路基挖方的质检过程中,要注意对路基表面平整度、密实性的检测,确保曲线圆滑且边线顺直,对边坡坡面加以检查,确保坡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更符合要求,严禁在边沟中的积水现象。

1.4路基压实度质检

任何市政道路工程的实施中,都需开展压实度控制,压实度是反映路基稳定性的直接因素。在关于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面,很多都采用的是灌砂法,如果在检测过程中采用的是这一检测方式,可通过特定粒径且清理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洞内,按照单位重不变原理的规定,在后续的施工作业进行中,严格遵循规范化施工的要求,将集料含水量控制在正常标准内。在开展压实度的检测时,每200m2的压实层要开展4处的压实检测,在具体的压实度检测过程中,要利用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等数据。如果采用的是核子密度仪法,用铁棍凿出一个眼,使得该眼的大小可满足核子密度仪的拉伸杆伸进,在拉伸杆插入眼后,必须严格卡在正数位置,如50、100,按下最大干密度键,输入最大干密度,按取消键、测量键,再保持15s以后读数,也就可得到关于测量对象的干密度、压实度、含水量指标。

2.市政道路路基质量控制方法

2.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对于市政道路的路基施工,为实现质量控制,需从前期的准备工作着手,在充分的施工准备下,给后续的施工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路基施工环节,相关施工人员需根据项目性质、现场地质环境特点,做好施工规划、材料和设备配置、人才调配。针对后续路基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施工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经由应急预案的制定,使得后续施工作业中,即使发生了施工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避免这些问题对路基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2.2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控制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往往涉及了多种的施工材料,材料质量直接影响路基施工效果,特别是在规范化施工作业下,一旦材料质量不达标,可能会因为材料问题而造成路基的质量安全隐患。因此,为提高路基施工质量,也需加强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质控,原材料质量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1)在原材料选择的初期阶段,有关人员要对市场上的各个供货厂商开展资格审查,尽可能选择信誉好、资质足的材料供应厂家,严禁劣质材料的进场和使用[3]。(2)在材料进场和施工过程中,做好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检查材料的各方面性能是否可满足对应的施工标准。(3)材料进场以后,根据材料的性质做好各种材料的分类存放,加强材料存放环境的管理,避免存放管理不到位引起的材料变质。

2.3建立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在开展路基施工的过程中,为保障质量目标的实现,在工程企业内部要不断总结工程经验,制定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并在后续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该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人员,都可以依据路基施工的质量标准,加强路基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在质量保障体系中,应根据总体的施工标准和要求,进行岗位责任的细分与落实,规定每个施工人员在路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责任,以通过责任的全面落实,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保持施工作业的规范化[4]。质量保障体系中应明确规定关于此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的施工工序、施工技术、原材料、工艺标准,使得施工人员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这些规定。

2.4竣工后的质量验收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作业结束以后,同样需开展严格的质量验收,通过质量验收来评估路基施工的质量,在得到了质量检测结果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现场路基的处理,以确保市政道路在投入使用后,路基不会发生任何的问题。路基竣工后的一段时间,组织专人来进行质量检测与维护,一旦发现了相应的施工问题,及时处理。

结束语:

任何的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基施工都是需关注的重点部分,为全面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工程人员应加强路基质检和质量控制,提高路基施工的规范性,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满足相应的施工标准。


参考文献:

[1]黄金.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13):2.

[2]勇胜.浅谈市政道路路基质检[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7):1338.

[3]王芳.试论市政路基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8,44(22):3.

[4]唐杨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大科技,2019,000(01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