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3
/ 2


松材线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1 孙延锋 2 辛 虎

1. 51072319760614****

2.51222719731223****

[内容摘要] 松材线虫病是目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传入和定植的风险极大,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重点,希望通过下面的文字能够让大家了解和重视,共同防御松树的“癌症”。松材线虫原产于北美洲,在美国,松材线虫普遍存在,至少在36个州有分布。除在美国本土松树上发现外,松材线虫在大西洋雪松、雪松、香脂冷杉、欧洲落叶松、美洲落叶松、白云杉等针叶树中都有发现。松材线虫在美国分布很广,但美国的土生树种大多数是抗病的,当地传媒天牛传播松材线虫的效率也相对较低,同时有大量的自然天敌存在,因此松材线虫在美国的危害不严重。

松材线虫离开原产地进入亚洲和欧洲后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危害特性,在入侵地具有传播途径多、发病速度快、灾害损失重、治理难度大等特点。

[关键词] 松材线虫;灾害损失;治理难度


松材线虫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案例,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发现以来,30多年已先后扩散蔓延至18个省588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达974万亩,向西已到四川凉山州,向北已扩散到辽宁北部,并已侵入我国多个风景名胜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累计死亡树木数十亿株。

松树,遒劲挺拔,不畏寒暑,四季常青,是文人墨客诵吟的主体,更是当今我国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众多重要生态区、自然保护地的主要树种。目前,我国9亿亩松科植物资源正遭受着一种肉眼看不到、体长约1毫米的有害生物的威胁和危害,这种有害生物就是松材线虫,由其引起的松树病害即为松材线虫病。本应青翠无垠、绿意盎然的松林,一旦被松材线虫病侵袭,就会呈现“红绿相间,状如山火”的画面。殊不知,这“尴尬的色彩”代表着这片松林正濒临死亡。松材线虫病的危害如此严重,如何避免其危害的发生就尤为的关键。

  1. 松材线虫病是什么?

松材线虫病又名松树萎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树毁灭性病害,是目前对我国森林危害最严重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自1982年以来,该病在我国迅速传播扩散,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危害程度逐渐加深。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17省(区、市)、718个县级行政区、5479个乡镇级行政区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疫情发生面积2713.82万亩,病死松树数量1947.03万株,严重威胁我国松林生态系统,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松材线虫是一种植物寄生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

松材线虫病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第二阶段: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见天牛补充营养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及其它甲虫侵害的痕迹。第三阶段: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到天牛及其它甲虫的蛀屑。第四阶段: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此时树体一般有许多次期害虫栖居。

  1. 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人为传播途径有哪些?

调查表明,在人为传播载体中,37.66%是调运染疫松木携带传入,41.56%是随货物包装流通传入,18.18%是实施电网改造工程时大量电缆盘携带传入,2.6%是架设通信设备时光缆盘携带传入。

专家通过对我国最早发现松材线虫5个省的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安徽皖南和浙江岱山居群与南京中山陵居群遗传距离最近。这表明,发生在安徽皖南和浙江岱山等地的松材线虫可能来自南京地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松木制品的调运等人为远距离传播是我国松材线虫蔓延的主要途径之一。

  1. 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有哪些?

松材线虫病具有适生范围广、寄主种类多、传播速度快、感病松树死亡率高、防治困难等特点。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呈现新特点。

感病的松树种类不断增多。松材线虫入侵我国后寄主种类不断增加,专家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松材线虫病自然感病寄主已由松属植物扩大至松科植物。目前,常见寄主包括25种松树,分别为白皮松、海岸松、思茅松、日本黑松、马尾松、火炬松、黄松、湿地松、琉球松、黄山松、华山松、油松、千头赤松、红松、日本赤松、加勒比松、矮松、沙松、长针松、墨西哥白松、云南松、硬枝展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

由人工纯林向针阔混交林扩散。早期松材线虫病仅发生在松树人工纯林,一般不在混交林中发生。后来松材线虫病不但在人工混交林中发生,甚至在次生林中混生的松树上发生。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范围向北方和西南扩散加快。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未来30年松材线虫在我国潜在气候适生区相比当前气候条件呈现范围扩大和向北扩散的变化趋势。几乎所有气候带的绝大多数松林生态系统都有可能被松材线虫侵染。2016年在辽宁省发现疫情,使我国松材线虫病向北直线延伸500多公里,松材线虫病已突破传统适生区,向北扩散蔓延。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面临松材线虫入侵扩张的高风险,北京市和天津市处在包围之中,中温带成为当前防控的前线。

  1. 如何防范松材线虫病入侵

对于尚未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来说,松材线虫病是可“防”的;对于整片松林来讲,松材线虫病是可“控”的。松材线虫病预防的两个关键环节:

一是严格检疫外防输入。严禁从松材线虫疫区调运涉木制品,凡调入境内涉木制品严格按照一车一证的原则申办、携带调出地《植物检疫证书》。运达后,第一时间通知林木检疫站检疫员进行复检,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逃避检疫、弄虚作假、未经检疫擅自从疫区调运苗木,造成疫情扩散或有引发疫情风险的,将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二是坚持春秋季普查和日常巡查。对发现的枯死木开展调查,查找死树病因,及时检测鉴定,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坚持对辖区内所有松树进行普查,重点是电网和通信线路的架设沿线,通信基站、公路、铁路、水电等建设工程施工区域附近,木材集散地周边,景区的松树。监测内容包括枯死松树;针叶呈现红褐色、黄褐色的松树;整株萎蔫、枯死或者部分枝条萎蔫、枯死,但针叶下垂、不脱落的松树;树干部有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的产卵刻槽、侵入孔的松树;树干部松脂渗出少或者无松脂渗出的松树。

  1. 其他防控措施

疫情监测:通过落实护林员疫情监测责任,建立人工地面网格化疫情监测网络,积极引入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技术,对辖区内的松树开展每月一次的日常监测和春秋两季专项调查,及时发现松树异常情况,确保疫情早发现、早除治。

疫木除治:对疫区内的病死(濒死、枯死)松树进行全面伐除,必须先封后伐。在我国大多数松褐天牛一年一代的区域,可选择在冬春季媒介昆虫非羽化期内进行集中伐除。对伐除林地上所有直径1厘米以上的病死松树的枝丫也应全部清理、销毁,同时要对疫木伐桩进行除害处理。

媒介昆虫防治:针对重要生态区的松林或重要古树名木,可辅以采取地面喷施或飞机施药方式进行防治。方法是在媒介昆虫羽化期内,选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缓释型药剂连续多次施药,防治媒介昆虫。也可以有选择性地选取诱捕器诱杀、立式诱木引诱、打孔注药、天敌防治等方式进行防治。

检疫封锁:加强对松科植物及其制品的检疫检查。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后,要及时对疫区采取检疫封锁措施,防止疫木人为流失传播。同时对辖区内涉木单位和个人进行登记监管,定期开展检疫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采伐、运输、经营、加工、利用、使用疫木及其制品的行为。

开展防控宣传,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印发松材线虫病宣传图册,利用各种平台与机会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宣传,普及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和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大众防控意识,大力支持政府组织的病枯死松树清理等防控工作。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