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离辐射环境影响与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医用电离辐射环境影响与评价

刘琎松,何春林,张瑜、彭俊、王江漫

湖北赛德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医院电离辐射是医院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诊疗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当前医院电离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相对还较为滞后。本文在明确电离辐射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辐射评价的关键标准和防控措施,以此为改善医院电离辐射运行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电离辐射;环境影响


辐射一般分为致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X、γ射线与其它可以导致物质电离并产生离子对的带电或非带电粒子射线属于致电离辐射,简称电离辐射,而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电离辐射则被称为医用电离辐射。,在国际卫生组织相关文件中,电离辐射属于一类致癌物清单类型,会引起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及消化系统的病理改变,使人类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针对不同电离辐射特性做好安全、环境方面的影响评价,明确项目关注的要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能为提升医院整体放射诊疗管理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1、医院电离辐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电离辐射在医学中的应用日渐广泛,逐步发展为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与介入放射学等医学分支学科。目前,通常将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产生的电离辐射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技术简称为放射诊疗。放射诊疗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造成一定危害。据相关研究显示,电离辐射会引起明显的放射病,使接触者的器官和系统产生病变,在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照射,会造成急性放射病(简称“ARS”),死亡率较高;而较长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持续照射,会引起慢性放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对造血、免疫和神经系统的影响。在当前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医用电离辐射建设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对相应的环境影响和评价管理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做好医用电离辐射相关的管理工作,是确保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2、医院电离辐射的环境影响因素

2.1 放射性液体废物

在医院诊疗体系中,放射性液体废物是分布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明显的电离辐射源,在核医学放射诊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液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患者的生活用水、排泄物及医疗器械的清洗用水等。若放射性废液未严格依规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会导致放射性核素不断沉积在人体内,进而带来相应的危害[1]。当前医院放射性废液处理体系中,已经形成涵盖化学沉淀、蒸发浓缩、离子交换、吸附、膜处理、超声波清洗及各种工艺相组合的处理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连续衰变法。不同处理方法在成本和操作工艺要求上有所差异,但效果都能够达到处理规范要求,在进行排放时,需严格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以下简称《标准》)规定。

2.2 放射性废气

在合成放射性药物时,会在操作环节产生具有放射性的气溶胶,其虽然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但在特殊情形下,也会对部分公众群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合成放射性药物的过程,应当在密闭通风橱内进行,放射性废气最终经活性炭过滤后再排放至大气中。

2.3 放射性固体废物

放射性固体废物也是较为常见的电离辐射源,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放射性药物制取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放射性的残留物;二是常规作业及药物分装放射性同位素时所用的器具;三是靶膜和剥离膜。当前医药卫生管理体系中,是以省级管理为单位,采用衰变法将固体废物集中收集至铅废物桶内进行封存处理。对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的环评,首先是考查放射性固体废物与其他一般固体废物是否进行严格区分,其次是考查相应的分类处理措施是否达到环保考评标准要求。对于达到《标准》附录A中达到豁免标准的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则可以依照一般固体废弃物要求进行处理。

3、医院电离辐射评价内容

3.1 照射限值评价标准

照射限值的评价标准依据《标准》附录B的相关规定,在连续5年工作中,评价范围要求岗位工作人员职业照射水平年平均有效剂量数据,在不做任何追溯性评价条件下,不得超过20mSv,其中任何一年有效剂量不得超过50mSv。年龄为16~18岁的徒工及学生,职业照射年有效剂量需控制在6mSv以下。相关的公众群体关键人群组成员,照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得超过年有效剂量1mSv[2]。对于剂量限值的临时变更,还应当确保临时变更期限和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同时,在出现电离辐射项目会对公众产生持续性照射时,应当将年剂量约束值控制在年有效剂量的10%~30%之间。

3.2 辐射工作场所区分标准

依照《标准》相关条款内容,辐射工作场所应当区分为监督区和控制区两种形式,以确保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都能够得以有效控制。对于非密封源的工作场所,应当依照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大小,进行甲、乙、丙三个等级分级。

3.3 表面污染控制水平

表面污染控制水平评价是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进行评价时,需要做好工作服、手套、工作鞋、工作台、设备、墙壁、地面、手、皮肤、内衣、工作袜等相关场所或用品的表面污染水平检测,确保放射性物质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4、医院电离辐射防控措施

4.1 技术性措施

技术性措施是电离辐射污染防治的基本措施,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对射线装置和核素产生的辐射采取安全屏蔽防护措施,严格依照规范要求进行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配备完善的个人防护设备、铅板、核素存储罐、报警仪等工作必须品,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对应的防护处理。二是应当严格区分放射性废液与其他污水废水的处理要求,利用专用衰变池将废液处理10个半衰期,确保放射性参数达标后,才能够排入公用污水管网进行后续处理,以确保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水平[3]。三是在放射性机房及相应的位置,设置专用过滤处理系统、废气排放装置和抽风排气设施,确保废气处理达标后,才能够进行排放处理。四是对放射性固体废物,应当在专用房间进行10个半衰期处理后,再作为一般性医疗废物处理,对于放射性核素和存储设备等,还应当交由供应商处理,避免由于自行处置带来的危害。

4.2辐射安全文化建设

单纯依靠技术性措施,虽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正常情况下电离辐射带来的危害,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存在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可能对辐射安全管理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在整体上做好辐射安全管理,还需要依托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完善的辐射安全教育体系。当前多数医院都是采用三级管控制度,在具体落实中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管理层面应当提升思想层面的认识高度,将安全文化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以安全物态建设为基本支撑,以安全行为建设和管理建设为基本实现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具有特色的辐射安全文化体系。

5、结束语

医院电离辐射环境影响和评价对医院整体运行管理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所有工作人员而言,都应当从思想层面提升电离辐射管理重要性,严格遵循管理制度要求,深入坚持操作规范要求,以此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各项体系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晓恒,王桂花,秦欢.某医院CT室辐射环境监测及评价探讨[J].科技视界,2016(23):348+401.

[2]罗惠超.医院电离辐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06):117-118+147.

[3]辛超,杨永钦.医用回旋加速器电离辐射环境影响分析[J].神州,2013(08):46-47.